摘要: 羽绒种类的纯正与否以及有无异味是影响羽绒品质好坏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准确、快速地鉴定羽绒种类,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一种无损快速鉴别羽绒种类的模型。同时,结合GC-MS技术鉴定分析了不同羽绒浸出物中特征气味成分。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显示4种羽绒种类(鹅毛、鸭毛、鹅绒、鸭绒)的反射率在4000~12000cm-1的变化趋势比较相近,分别在光波段8700~8100cm-1,7500~6000cm-1,5600~6000cm-1等处有明显的波峰,且特征波段的出峰位置大体相同,提示4种羽绒种类的主要成分大致相同。经二阶导数结合矢量归一化法建立的模型,三维得分图显示可区分4种羽绒种类,其准确性、专属性均良好,提示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并可用于羽绒种类鉴别的方法。另外,GC-MS检测结果显示羧酸类化合物和内酯类化合物为羽绒浸出物中的主要成分,这为进一步分析和鉴定羽绒中气味成分及选择相应检测传感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 张陆佳 林兰天 陈春敏 申炎仃 高琮.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纤维拉伸断裂声发射信号识别[J]. 纺织学报, 2018, 39(01): 19-24. |
[2] | 夏凤勤 毋戈 谢昊洋 钟跃崎. 基于人体纵截面特征曲线的体型分类[J]. 纺织学报, 2017, 38(06): 86-91. |
[3] | 李东 万贤福 汪军. 采用傅里叶描述子和支持向量机的服装款式识别方法[J]. 纺织学报, 2017, 38(05): 122-127. |
[4] | 万振凯 贡丽英 万莉. 基于损伤指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评估[J]. 纺织学报, 2017, 38(05): 69-74. |
[5] | 王玲 杨以雄 陈炜. 服装工序相似性标准工时预测[J]. 纺织学报, 2016, 37(11): 114-119. |
[6] | 苟捷 刘建立 高卫东. 应用主成分分析的原棉可纺性指数构建[J]. 纺织学报, 2015, 36(08): 16-21. |
[7] | 金关秀 应伟伟 雷新 从明芳 祝成炎. 纺粘非织造布孔隙形状的定量分析[J]. 纺织学报, 2015, 36(08): 56-61. |
[8] | 夏明 王文玲 张文斌. 人体特征断面形状拟合及围度尺寸预测[J]. 纺织学报, 2014, 35(8): 76-0. |
[9] | 钟智丽 王玉新. 聚丙烯长丝/芳纶包缠纱捻度的优化[J]. 纺织学报, 2014, 35(6): 40-0. |
[10] | 周岚;汤利桥;俞杭芳;邵建中;. 灰色羽绒的漂白技术[J]. 纺织学报, 2011, 32(1): 59-66. |
[11] | 耿艳蕾;崔运花;程隆棣;黄淑韵. 不同结构竹浆纤维纱线性能测试及分类[J]. 纺织学报, 2010, 31(4): 35-38. |
[12] | 吴刚;赵珊红;王华雄;吴俭俭;郭方龙;王力君;谢维斌;宋保国;叶庆富.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羽绒羽毛中的烷基苯酚与聚氧乙烯醚[J]. 纺织学报, 2010, 31(3): 72-77. |
[13] | 刘贵;于伟东.. 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在精毛纺粗纱工序中的应用[J]. 纺织学报, 2008, 29(9): 34-37. |
[14] | 徐松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纺织企业技术改造效果评价[J]. 纺织学报, 2008, 29(7): 128-131. |
[15] | 李艳梅.;张渭源. 基于灰色模型的服装面料缝纫皱缩预测[J]. 纺织学报, 2008, 29(6): 92-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