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05-15
    纤维材料
    低熔点PTT的合成
    姚玉元;崔连臣;江长明;吕汪洋;王秀华;黄志超;陈文兴
    纺织学报. 2011, (5):  1-4. 
    摘要 ( 1988 )   PDF (282KB) ( 5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首先在PTT聚合的酯化过程中加入间苯二甲酸制得一系列共聚酯(PTTI),考察了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不同摩尔比对PTTI熔点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结果显示,PTTI的熔点随着间苯二甲酸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是结晶性能变差。为此,在缩聚过程中再加入PEG以改善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制备得到了一种低熔点聚酯PTTI-PEG,并采用DSC、1H-NMR、TG、WAXD对其进行了表征。
    水溶性PBT及超细纤维的研制
    凌荣根;钱建华;孙福;俞传坤
    纺织学报. 2011, (5):  5-9. 
    摘要 ( 1418 )   PDF (490KB) ( 5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合成时, 利用加入其它改性单体进行改性,制备出了易结晶型水溶性PBT(WSPBT) ,该改性聚酯在热水中即可溶解。通过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WSP样品进行结构表征,证实了共聚酯大分子链中存在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酯(SIPE)。热失重分析表明,WSPBT的热稳定性能良好。将WSPBT与常规聚酯(PET)通过复合纺丝的方法制备了海岛型聚酯纤维,该纤维在沸水中溶解45分钟后,测试溶解失重率,并讨论了WSPBT的水溶性能与SIPE的加入量等因素的关系。
    低温等离子体引发聚丙烯薄膜气相接枝丙烯酸
    王月然;王振欣;魏俊富;程春祖;任婉婷;付中玉;李健;聂锦梅
    纺织学报. 2011, (5):  10-15. 
    摘要 ( 1800 )   PDF (872KB) ( 6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PP)薄膜后间接引发丙烯酸在其表面的气相接枝聚合。实验结果表明,15分钟接枝处理即可将聚丙烯酸薄膜的水接触角从97降至32,说明PP薄膜的亲水性大幅度提高。红外光谱证明丙烯酸已接枝在PP薄膜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到接枝后的PP薄膜表面生成了众多1-2m左右的凸起物。10min沸水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气相接枝整理有效地克服了单纯等离子体处理普遍存在的时效性问题。通过摸索接枝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水接触角的影响规律发现,在55℃下反应15min,接枝率和水接触角可分别达到0.45%和32°,确定为较优化的接枝反应参数。这种快速有效的等离子体引发气相接枝法为其在材料表面改性领域中的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基础。
    纤维过滤介质内部三维流场模拟
    李艳艳;付海明;胡玉乐
    纺织学报. 2011, (5):  16-21. 
    摘要 ( 1427 )   PDF (1433KB) ( 3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纤维过滤介质内部结构参数的优化对改善过滤性能至关重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了纤维随机排列、纤维交错排列和纤维对齐排列的纤维过滤介质三维结构。并对其内部的气相流场在不同填充率及过滤速度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三种纤维过滤介质结构的无因次压力损失表达式,模拟结果与文献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过滤器压力损失随过滤风速呈现线性增加;随填充密度呈现非线性增加;三种纤维排列方式,压力损失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纤维交错排列、纤维对齐排列和纤维随机排列。
    常春油麻藤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级分的热裂解动力学
    谢涛
    纺织学报. 2011, (5):  22-28. 
    摘要 ( 1808 )   PDF (440KB) ( 4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以脱脂常春油麻藤纤维为原料、碱性过氧化氢法多级分离得到的四级纤维素和四级半纤维素的热特性。热重分析(TG)确定了四级纤维素和四级半纤维素的起始热分解温度(Tdi)、最大热分解温度(Tdm)和最终热分解温度(Tdf)和残渣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在-50℃~550℃扫描温度范围内,四级纤维素和四级半纤维素的热分解过程依次包括冰晶融化、水分吸热蒸发、吸热熔融、高温热裂解和焦炭的最后热分解共5个阶段, 并确定了它们熔融、裂解吸热峰的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E)和吸热焓。利用多升温速率Kissinger法,分别计算了四级纤维素和四级半纤维素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和反应级数(n)等动力学参数。
    钙基蒙脱土纳米复合腈纶的形态和性能表征
    余天石;俞捷;邱华;葛明桥
    纺织学报. 2011, (5):  29-32. 
    摘要 ( 1564 )   PDF (477KB) ( 5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纳米级别的钙基蒙脱土采用紫外光照射后,经过超声波振荡和分散剂分散,通过溶液共混溶解在腈纶纺丝液中,然后经过湿法纺丝得到钙基蒙脱土纳米复合腈纶纤维。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表征了钙基蒙脱土在腈纶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用电子单纱强力仪对不同钙基蒙脱土含量的腈纶纤维的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级别的钙基蒙脱土经过紫外光照射、超声波振荡处理后,可以均匀的分散在腈纶基体中,使腈纶纤维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同时纳米级别的钙基蒙脱土加入量以1wt%为宜。
    纺织工程
    分形理论在羊毛纱线定形中的应用
    欧建文;姚金波;李淑红;梁小平;吴畏
    纺织学报. 2011, (5):  33-37. 
    摘要 ( 1283 )   PDF (394KB) ( 3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毛定形原理十分复杂,目前普遍接受的是从分子微观角度进行解释的化学定形原理,而忽略了纤维集合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定形效果产生的影响。本文运用分形理论,从纤维与纤维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宏观角度对羊毛定形原理进行解析,分别给出了定形原理的分形维数解析和多重分形谱解析。一方面,深入理论分析,可以为生产实践和定形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生产生活中的分形现象也为分形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现实素材。分形的多重分形谱理论更是首次运用于纺织上。
    假捻集聚纺纱方法中基本工艺参数的作用分析
    付江;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11, (5):  38-42. 
    摘要 ( 1623 )   PDF (231KB) ( 4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棉纺环锭细纱的成纱质量,提出并介绍了假捻集聚纺纱方法,并通过纺纱实验研究了采用此种纺纱方法时假捻器转速比、转向以及牵伸形式对纱线条干CV值、毛羽指数、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四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皮圈牵伸系统所纺纱线质量要好于简单罗拉牵伸系统。假捻器的转向选择要根据粗纱的捻向而确定,如果粗纱为“Z”捻,则假捻器应为逆时针转动。假捻器转速比的作用受到其它纺纱参数的影响,当假捻器呈逆时针转动时,最佳转速比约为0.36;而当假捻器呈顺时针转动时,纱线的各项性能随着转速比的增大而有所提高。
    重叠纤维的分离计数算法
    贾立锋
    纺织学报. 2011, (5):  43-49. 
    摘要 ( 1334 )   PDF (624KB) ( 3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用显微镜法测试纤维直径和含量时必须统计纤维根数。目前普遍采用人工计数费时费力,精度不高。为了实现计算机自动计数,除用纤维散布器使纤维尽可能分散为单根纤维外,对个别没有分散开的重叠纤维(三根以下)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分离纤维。本文首先提取纤维集合体边缘,计算边缘各点倾角曲线,并对此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将纤维头端去除而获得纤维纵向边缘,用Hough变换提取纵向边缘的倾角,对提取的纵向边缘进行配对,从而统计出纤维根数和求取纤维直径,实验表明,本方法统计纤维根数精度高,直径测试准确,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苎麻织物复合材料抗光变色及力学性能表征
    陈复明;王戈;程海涛;李贤军;张文福;魏万姝
    纺织学报. 2011, (5):  50-56. 
    摘要 ( 1413 )   PDF (1462KB) ( 4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天然纤维织物复合材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易变色和受到复杂应力问题,对三种树脂基体复合材的抗光变色性能、双轴向载荷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其应变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轴向载荷下水性环氧树脂板和异氰酸酯板表现出正交异性和弹塑性,酚醛树脂板表现出线性和双向同时脆性断裂;双轴向载荷差异与材料正交异性有关;在双向不同时断裂的瞬间,断裂方向的载荷变化对未断裂方向的载荷产生负的影响,影响程度与断裂方向载荷值呈正比关系。在线弹性阶段相同时间、测试面积内,Y方向的载荷和平均应变值较X方向大,且异氰酸酯板和酚醛树脂板的X/Y方向的应变场变化较为平缓,而水性环氧树脂板的应变波动范围较大。酚醛树脂板抗光变色效果较好,经过水煮和碱处理后的异氰酸酯板表观颜色光稳定性增强。
    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
    向天夏;靳向煜;吴海波;何智荣;言宏元
    纺织学报. 2011, (5):  57-62. 
    摘要 ( 1388 )   PDF (764KB) ( 4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无机粉体碳酸钙功能母料和聚丙烯(PP)切片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1600mm窄幅式纺粘非织造实验机上制得PP纺粘非织造布。研究了无机粉体碳酸钙的含量和纤维直径、纤维结构以及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无机粉体碳酸钙含量较小,PP纺粘非织造布的面密度较大时,断裂强力有增加的趋势,当面密度较小时,断裂强力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在小变形下,碳酸钙的加入使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的初始模量有了小幅度的提高,纤维直径有增大的趋势,同时布面柔软性也会随无机粉体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染整与化学品
    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郭腊梅;黄少锋;戴传彪;胡力主
    纺织学报. 2011, (5):  63-66. 
    摘要 ( 1457 )   PDF (185KB) ( 4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浆液对经纱的渗透性能尝试了用纱线沉降法测试和评价,同时研究了浆液粘度、温度、pH值、渗透剂的加入这几个重要因素变化对浆液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纱线沉降法可以表征低粘度浆液的渗透性能,通过加渗透剂可以在粘度不变情况下提高浆液对经纱的渗透性。
    氨基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作用
    李伟;祝志峰
    纺织学报. 2011, (5):  67-70. 
    摘要 ( 1400 )   PDF (126KB) ( 3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浆液黏度、黏度热稳定性、黏附性及浆膜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几种氨基化合物对淀粉浆料的增塑作用。所研究的氨基化合物包括苯胺、乙醇胺、尿素等,通过对比试验来筛选出性价比较高的淀粉浆料增塑剂,探索合理的用量。结果表明:使用增塑剂能改善淀粉浆膜脆硬的属性,提高它的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次数,降低磨耗,但会使淀粉浆膜的断裂强度有所下降。在上述几种增塑剂中,乙醇胺的作用效果最好,其用量推荐为淀粉干重的6%~9%。
    60Co-γ射线及微波辐照双重作用下淀粉的结构表征
    王晓广;吴海燕;汤月华;王霞
    纺织学报. 2011, (5):  71-73. 
    摘要 ( 1100 )   PDF (186KB) ( 3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60Co-γ射线及微波双重辐照制备辐射变性淀粉,测辐射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及溶解度,同玉米原淀粉和H2O2氧化淀粉相比,γ辐射、微波改性亦能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和溶解度,降低粘度;采用丁醇沉降法分别测定其直链、支链淀粉含量,得出支链淀粉的降解率为30.9 %,表明淀粉经γ辐射、微波后以线性的直链淀粉为主体存在,能更好地溶于热水形成真溶液。
    黄麻/棉混纺织物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性能
    王维明;蔡再生;俞建勇
    纺织学报. 2011, (5):  74-79. 
    摘要 ( 1752 )   PDF (308KB) ( 5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改善黄麻/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实现活性染料低盐低碱染色。该文对黄麻/棉混纺织物阳离子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阳离子改性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了最佳改性工艺:Glytac浓度为 40 g/L,氢氧化钠浓度为8 g/L,JFC浓度为 2 g/L,温度为 60 ℃,时间为 45 min,浴比为1︰20。研究结果表明:黄麻/棉混纺织物经Glytac改性后用活性染料染色时,可大大减少电解质和碱的用量,降低染色温度,提高染料利用率、水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而对日晒牢度无显著影响。
    苯甲醇对腈纶纤维阳离子染料染色的作用机制
    杜旭宜;郑今欢;申屠艳艳;娄涛
    纺织学报. 2011, (5):  80-85. 
    摘要 ( 1874 )   PDF (458KB) ( 5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为了降低腈纶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温度,本文以腈纶纱线为研究对象,在85℃无促进剂染色、85℃加苯甲醇染色和常规染色的条件下,选用提纯的阳离子翠蓝X-GB对其进行染色,分别从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探讨苯甲醇对腈纶阳离子染料染色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升高染色温度和加入苯甲醇染色均能提高阳离子翠蓝X-GB对腈纶纤维的平衡吸附量、染色速率常数、扩散系数和活化能;阳离子翠蓝X-GB上染腈纶纤维的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染色温度的升高和苯甲醇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染料的分配系数、标准亲和力及纤维对染料的饱和吸附值。应用苯甲醇能较好地实现腈纶85℃染色,既能有效地提高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量,又能减少高温染色对纤维造成的损伤。
    环保染色载体OE在涤纶常温染色中的作用及应用
    宋慧君;盛杰侦;汤克勇
    纺织学报. 2011, (5):  86-90. 
    摘要 ( 2506 )   PDF (435KB) ( 7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降低涤纶织物染色温度,实现涤纶织物低温节能环保染色,研究了环保载体OE在涤纶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及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载体OE对涤纶纤维具有增塑作用,能有效降低涤纶的染色温度,在98℃染色时,染液中加入载体OE与不加载体相比,染色速率和上染百分率显著提高,载体OE移染性好。染料用量2% (o.m.f) 时,载体OE的最佳用量为6%(o.m.f),最佳染色温度为98℃,最佳保温时间为80min;载体染色与高温高压染色织物色牢度一致,颜色特征相似。
    棉织物的轧-蒸潮态抗皱整理
    王海英;李栋
    纺织学报. 2011, (5):  91-94. 
    摘要 ( 1871 )   PDF (118KB) ( 4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少棉织物传统焙烘抗皱整理中对织物断裂强力和白度造成的损伤,本文对棉织物的轧-蒸潮态抗皱整理方法进行了探索。主要讨论了棉织物潮态抗皱整理过程中的几个因素如聚马来酸浓度、催化剂用量、汽蒸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变化对折皱回复角、织物断裂强力及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时采用潮态整理工艺同普通焙烘工艺相比,前者不仅能取得同焙烘工艺相当的抗皱性能,而且织物的其他性能指标如断裂强力等也明显优于焙烘工艺。
    服装工程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女性肩部研究
    张金花;王宏付
    纺织学报. 2011, (5):  95-97. 
    摘要 ( 1568 )   PDF (106KB) ( 7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肩部作为人体和服装的贴合区,是服装结构设计重要的部位之一,也是服装合体性要求较高的部位。为提高服装肩部的合体性,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得出与肩部相关的部位的尺寸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将肩部相关变量进行归类,根据特征指标的算法,得出每一类的特征部位,确定出肩部的特征部位,即肩宽和右肩倾斜角度。对特征部位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20~24岁青年女性的肩宽、右倾斜角度分布的概率值,即肩宽分布在36.0cm到37.8cm之间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84.75%,右肩倾斜角度分布在22.0°到27.3°之间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79.661%。
    颈部服装压对人体颈动脉窦生理的影响
    吴志明;赵敏;陈星毅
    纺织学报. 2011, (5):  98-102. 
    摘要 ( 1401 )   PDF (341KB) ( 4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人体颈部服装压对心血管生理的影响,选取15名青年女性为实验对象,测量其穿着不同领宽的针织高领衫时的服装压值。通过台阶试验,对人体在静止-运动-静止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进行客观评价,研究认为:服装压与心率、血压存在相关性,各项生理指标在颈部受压超过1.2Kpa时呈明显下降趋势,运动状态受压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穿着状态下,颈部受压对收缩压的影响显著于舒张压,颈部受压过大将影响人体在运动后的血压恢复。
    西服袖窿结构的作用力分析
    陈谦;程军红;庹武
    纺织学报. 2011, (5):  103-106. 
    摘要 ( 1465 )   PDF (256KB) ( 6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服是现代男装最重要的款式品种,袖窿结构部位是服装上衣中最复杂的结构区域之一,袖窿部位在不同的结构条件下成品形态有着较大差异,其结构形态直接影响着成品肩袖部位造型及着装舒适性。为分析男西服袖窿部位的不同结构配置以及在不同配置下的袖窿变形规律,课题研究对男西服袖窿局部实物制作实验、成品测量及数据整理,建立力学模型,理论地探讨袖窿变形所带来的内部应力形式,并计算袖窿负重强度,提出理想配置方案,以达到肩袖部位造型性和着装舒适性的统一,从而为标准化的西服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具有多样化穿着功能的服装结构设计
    张皋鹏
    纺织学报. 2011, (5):  107-111. 
    摘要 ( 1367 )   PDF (732KB) ( 5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当代服装批量化生产与服装消费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古今中外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所形成的服装构造技术的回顾,总结出缠绕、悬挂和围裹三种类型的服装构造原理,并对各种类型的服装构造方法的造型特点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出能够综合三种构造方法优点的服装构造原理,最终以系列服装成品的设计制作,形成具有多样化穿着方式功能的现代服装,达到了结构上的稳定性、外观造型变化的多样性、批量生产的可行性等综合指标,从服装构造技术上为解决服装生产的批量化与服装消费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寻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
    基于实践的中国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教育探索
    滕兆媛
    纺织学报. 2011, (5):  112-117. 
    摘要 ( 1069 )   PDF (1187KB) ( 3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着力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透析服装流行趋势预测在中国高等服装教育中的实践模式。由于该学科不仅涵盖的内容广泛,且影响着服装企业的根本利益,对中国的服装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其教育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极具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从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的定义和特点、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的教育重点以及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的教学实践模式三方面系统地阐述本文的观点,通过这三部分的分析,作者在第四部分总结了服装流行趋势预测在中国高等服装教育中的实践体悟,通过全新的视角、实践的总结以及详实的案例充实并分析出此门新兴学科在目前中国高等服装教育中的崭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的探索模式。
    机械与器材
    粘胶熟成度的自动检测装置
    高艳;艾学忠;白霞;张连嘉
    纺织学报. 2011, (5):  118-120. 
    摘要 ( 1767 )   PDF (268KB) ( 6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 本文以化纤生产中粘胶熟成度的检测方法作为研究对象,以C8051F410 片上系统为核心设计了粘胶熟成度自动检测装置,就检测过程的搅拌电机恒速控制、NH4Cl溶液滴定量的控制与测量、搅拌阻力测量、滴定终点的判断进行了研究,针对同一批粘胶与传统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粘胶熟成度自动检测方法精度高、结果一致性好,对提高化纤生产中粘胶熟成度检测手段的自动化程度意义深远。
    细纱机牵伸机构参数与皮圈间动态正压力的关系
    束永平;矫海静
    纺织学报. 2011, (5):  121-125. 
    摘要 ( 853 )   PDF (674KB) ( 3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脑刺绣机刺布机构结构优化设计
    刘良宝;王新;赵罘;肖科峰
    纺织学报. 2011, (5):  126-129. 
    摘要 ( 1555 )   PDF (318KB) ( 4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为基础,建立刺绣机针杆机构的参数化模型,并对之进行动力学仿真,求出每个设计变量对滑块动能的灵敏度影响,从而从所有设计变量中得出灵敏度最大的两个设计变量。使用ADAMS的优化分析功能,选取动能的幅值为目标函数,求出这两个设计变量的优化值,使得目标函数值最小,这两个设计变量即作为模型的尺寸参数,最终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基于WebService和OPC的纺纱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刘佳;马崇启
    纺织学报. 2011, (5):  130-134. 
    摘要 ( 935 )   PDF (341KB) ( 4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管理与信息化
    服装产业集群效应的内外生演化因素
    顾庆良;张彤
    纺织学报. 2011, (5):  135-140. 
    摘要 ( 803 )   PDF (198KB) ( 3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述评
    棉织物超疏水整理的研究进展
    邢彦军;黄文琦;沈丽;李戎;戴瑾瑾
    纺织学报. 2011, (5):  141-147. 
    摘要 ( 841 )   PDF (535KB) ( 6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防护服性能测评的研究进展
    胡淑蓉;李俊
    纺织学报. 2011, (5):  148-154. 
    摘要 ( 803 )   PDF (590KB) ( 7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