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8-07-25
    纤维材料
    张力对PET/PTT长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肖红;施楣梧;刘晶
    纺织学报. 2008, (7):  1-5. 
    摘要 ( 994 )   PDF (392KB) ( 4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外加张力对PET/PTT双组分长丝结构、卷曲状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张力的增加,PET/PTT双组分长丝的声速取向因子增加、初始模量增加;卷曲伸长率和收缩率呈一阶指数的形式下降。完全松弛条件下的热湿处理可使PET/PTT双组分长丝得到显著的卷曲,但拉伸初始模量大大降低,适当的小张力有利于兼顾长丝模量和卷曲弹性。
    硼酸改性丝胶聚乙烯醇膜的性能
    王群;齐鲁
    纺织学报. 2008, (7):  6-8. 
    摘要 ( 1127 )   PDF (571KB) ( 6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硼酸加入丝胶/聚乙烯醇的共混水溶液中,通过平板膜法制备薄膜材料。研究硼酸对丝胶/聚乙烯醇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失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硼酸对材料的改性机制和热稳定性。结果发现:硼酸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抗张强度和耐溶失性,硼酸对丝胶蛋白在膜材料中有明显的固定作用,明显改善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当丝胶与聚乙烯醇物质的量比为3∶7,硼酸用量为丝胶与聚乙烯醇总质量的0.4%时,所制备膜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
    纤维素预处理后的结构及溶液流变性能
    孟华;黄关葆;汪少朋
    纺织学报. 2008, (7):  9-12. 
    摘要 ( 631 )   PDF (576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乙二胺处理纤维素,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对纤维素预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表明经乙二胺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了很多。在相同条件下将等量预处理前后的纤维素溶解在NMMO/H2O体系中,结果显示纤维素经过乙二胺预处理后更容易溶解在NMMO/H2O中。对用乙二胺预处理前后的纤维素/NMMO/H2O溶液的稳态和动态流变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纤维素/NMMO/H2O溶液中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纤维素分子缠结网变强,可保持纺丝后纤维的力学性能。
    论文
    聚乙烯醇/淀粉共混纤维氢键作用及热性能
    徐乃库;肖长发
    纺织学报. 2008, (7):  13-16. 
    摘要 ( 644 )   PDF (576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聚乙烯醇/淀粉共混纤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综合热分析仪(TG)对纤维试样两相间的氢键作用及热性能进行研究,并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纤维试样的表面形貌,发现在一定质量配比范围内纤维中两相间具有较强的氢键作用,纤维中两相分子间通过氢键缔合形成了与2种单纯物质分子不同的结构,含不同质量分数淀粉的共混纤维具有不同的耐热性能。
    纤维材料
    再生蚕丝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
    陈忠敏;郝雪菲;吴大洋;饶佳家;邵飞
    纺织学报. 2008, (7):  17-20. 
    摘要 ( 1238 )   PDF (652KB) ( 4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一种高效简便新工艺,用特定的溶剂将家蚕丝素蛋白溶解,透析浓缩后用α-糜蛋白酶酶解,制备了蚕丝丝素蛋白纳米级颗粒,进行了4种不同溶剂溶解的筛选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iBr/CH3OH/H2O溶剂溶解,透析浓缩后用α-糜蛋白酶酶解的整体工艺效果最优。对生成的纳米粒子尺寸用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进行表征,观察到4种混合溶剂溶解得到的丝素蛋白肽颗粒大小在20~50μm之间;再用α-糜蛋白酶酶解后,丝素蛋白肽颗粒的大小降解为80~300 nm。测定了丝蛋白肽粉末的抗菌性,其纳米级颗粒比微米级颗粒具有更优异的抗菌效果。
    纺织工程
    喷气涡流纺纱线细节产生机制分析
    邹专勇;俞建勇;薛文良;程隆棣
    纺织学报. 2008, (7):  21-26. 
    摘要 ( 1109 )   PDF (733KB) ( 4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数值计算对喷气涡流纺喷嘴内部流场衰减规律进行探讨。讨论加捻腔中纤维的受力情况及涡流作用下的运动状况;建立倒伏在空心锭上的纤维自由端绕空心锭旋转的临界角速度与进入纱尾的纤维头端长度、纤维半径等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以临界角速度作为衡量纤维头端是否被抽拔的依据,解释喷气涡流纺落纤、成纱细节产生的原因。临界角速度随进入纱尾纤维头端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纤维半径越大,临界角速度越小,在同一喷嘴气压下,半径大的纤维纺纱时落纤、成纱细节较多;增加喷嘴气压对成纱强力有利,超过某临界值落纤、成纱细节增加,对成纱质量不利;增加喷嘴内部负压,适当减小前罗拉与空心锭的距离可减少落纤、细节的产生。
    物理细化工艺对黄麻纤维性能的影响
    夏兆鹏.;俞建勇.;刘丽芳.;刘东升.;程隆棣.;刘国忠
    纺织学报. 2008, (7):  27-29. 
    摘要 ( 1253 )   PDF (888KB) ( 3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黄麻化学物理联合精细化工艺过程,为提高黄麻纤维的可纺性,研究不同物理细化路线、工艺参数及细化步骤对黄麻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黄麻纤维的线密度、长度和力学性能指标得出:梳理工艺对黄麻纤维线密度、长度和强力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是黄麻物理精细化过程中控制的关键因素;经过预处理—长麻牵切—梳理工艺得到的黄麻纤维线密度为16.65 dtex,长度为30.16 mm,可用于棉纺工艺流程。
    织物吸湿多分子层模型的模拟
    刘凌杰;杜迎春
    纺织学报. 2008, (7):  30-33. 
    摘要 ( 899 )   PDF (725KB) ( 3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鉴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建立了织物吸湿多分子层模型。采用C++编程,使用鲍威尔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模型中各个参数值,如水分在织物上的吸附层数、材料的吸湿性能,以及材料吸湿后的干基含水率。通过实验,测出不同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干基含水率。比较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发现该模型能较好的与实验数据相吻合。最后比较分析了不同组织结构织物之间吸湿性能的差异。
    纹织CAD中图案的变形算法
    诸葛振荣;董平
    纺织学报. 2008, (7):  34-37. 
    摘要 ( 1066 )   PDF (786KB) ( 3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织物设计的创新性,针对纹织CAD中应用较广的2种图案变形——矩形变扇形和矩形变正多边形,提出了基于比例的扇形变形算法和基于周长的任意正多边形变形算法,并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对前者,根据像素点的相对几何位置,利用双线形插值法和虚拟放大法实现像素点间的对应;对后者,在纹织图案中分别以矩形环和正多边形环作为源图和目标图的映射单位,进行由外向里的映射。结果表明:这2种算法实现的变形效率高,且取得了很好的变形效果。
    基于数学函数的针织物花型设计方法初探
    陈莉;叶介茂
    纺织学报. 2008, (7):  38-40. 
    摘要 ( 969 )   PDF (909KB) ( 3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针织物花型组织的设计能力,对针织物花型的设计方法进行初探。以数学函数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改变函数参数可以自动生成花型。借助STOLL公司的M1花型设计系统模拟织物真实效果,将生成花型的不同颜色区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正面线圈或同种颜色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代替,模拟显示提花织物效果和正反针结构织物效果。研究表明,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丰富产品种类,提高针织花型的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玻纤/涤纶混杂3D整体机织蜂窝结构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祝成炎;王静;张红霞;戴勇
    纺织学报. 2008, (7):  41-44. 
    摘要 ( 1273 )   PDF (912KB) ( 3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玻纤/涤纶混杂纤维复合材料中涤纶含量对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设计了7种混杂纱线,并在改进后的普通织机上织造,同时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成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板材。探讨了多种纤维混杂后纤维体积含量的计算方法,对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冲击后断裂情况及能量吸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入涤纶后复合材料会产生明显的混杂效应,经预测当涤纶含量约为55.69%时,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性能最好,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达到了最优。
    染整与化学品
    乳化剂及其含量对氨基硅组装膜形貌的影响
    王前进;安秋凤;李明涛;杨刚
    纺织学报. 2008, (7):  45-48. 
    摘要 ( 1028 )   PDF (949KB) ( 2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乳化剂及其含量对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组装膜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乳化剂存在时,以微乳液形态组装的氨基硅膜形貌较基于溶剂乙酸乙酯中组装的氨基硅膜形貌粗糙,其原因是乳化剂分子参与了硅膜的形成,并能残留在硅膜表面。研究还发现,导致不同含量乳化剂微乳液组装膜形貌粗糙度不同的机制也不相同。只有控制乳化剂ASO-1的质量分数为40%时,可获得相对平整、光滑的疏水膜,该膜在2μm×2μm扫描范围内均方根粗糙度为0.124 nm,硅膜/水/空气的接触角θ为94.88°。
    无机纳米粒子对浆料的改性作用
    王建坤;张继梅;刘玉梅;熊晓鹏
    纺织学报. 2008, (7):  49-52. 
    摘要 ( 950 )   PDF (1029KB) ( 3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减少纯棉高细号纱上浆浆料中PVA的用量,在上浆浆液的常规配方中添加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比例的无机纳米粒子,相应降低PVA的含量,制成纳米改性浆料;测试浆液的黏度、黏附性和浆纱的渗透、被覆效果和浆膜完整率;通过Olmpus BX-51型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常规浆液和纳米浆液,分析无机纳米粒子对浆料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无机纳米粒子可以降低浆液的黏度,增加浆液的黏附性,改善浆纱的渗透和被覆效果,提高浆膜完整率;纳米改性浆液形成明显的网络状蜂巢结构,无机纳米粒子分布在接点处,增加了混合浆料聚合物中各相的混溶效应。
    微波辐射对淀粉上浆性能的影响
    荣瑞萍;徐梨君
    纺织学报. 2008, (7):  53-56. 
    摘要 ( 1291 )   PDF (1011KB) ( 2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玉米淀粉为材料,采用高效、节能、无害的微波辐射加工技术,使淀粉受微波辐射处理后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通过视频显微拍摄的照片明显可见微波辐射使淀粉颗粒形态结构发生了转变;淀粉特性黏度测试结果充分证实了微波辐射引起淀粉大分子高频振动,导致其甙键断裂大分子降解。对微波辐射后的淀粉、原淀粉以及氧化淀粉和酸解淀粉的浆液与浆膜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受微波辐射后的淀粉浆液黏度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微波辐射时间有关;浆液对纤维的黏附性有改善;浆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耐磨性和耐屈曲性、吸湿性各项指标较氧化淀粉和酸解淀粉有所改善或接近。
    酞菁负载纤维素纤维对活性染料的氧化脱色
    徐敏虹;吕汪洋;李楠;姚玉元;陈文兴
    纺织学报. 2008, (7):  57-60. 
    摘要 ( 1304 )   PDF (975KB) ( 5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染料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将钴酞菁负载到纤维素纤维上制备非均相催化剂钴酞菁/纤维素纤维(Co-TDTAPc-F),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该非均相催化剂对6种不同结构活性染料的氧化脱色性能。结果表明:Co-TDTAPc-F对6种染料有一定的富集作用,而Co-TDTAPc-F/H2O2体系能有效地对这6种染料进行氧化脱色,而且反应60 min后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85%,同时发现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磺酸基数量、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均会影响染料的脱色效果。
    针织物染色上染率动力学模型
    汤仪平;金福江
    纺织学报. 2008, (7):  61-63. 
    摘要 ( 1191 )   PDF (992KB) ( 5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21;China
    H2O2/NOBS活化体系在棉织物冷轧堆漂白中的应用
    王振华;邵建中;徐春松;刘今强
    纺织学报. 2008, (7):  64-68. 
    摘要 ( 1056 )   PDF (1011KB) ( 5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漂白法耗时长和耗碱高等问题,研究H2O2/NOBS活化体系在纯棉织物冷轧堆漂白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分析各工艺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探讨其作用原理,开发了整套的应用工艺技术。合适的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浓度30 g/L,NOBS与H2O2物质的量比1∶4,NaOH质量浓度6 g/L,堆置时间6 h。结果表明:该活化漂白工艺在改善漂白织物品质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少耗碱量,缩短冷轧堆时间,具有生态环保和高效节能的优势。
    棉织物基光催化功能材料制备工艺
    徐英莲;黄龙全;傅雅琴;郑东伟
    纺织学报. 2008, (7):  69-72. 
    摘要 ( 943 )   PDF (1035KB) ( 4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性能稳定的无机物整理剂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棉织物进行功能后整理,用以提高棉织物在光催化作用中的光学稳定性以及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吸附性,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以棉织物为载体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功能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1∶1的乙醇/水溶剂配置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体系,纳米粒子的分散效果最好;当分散体系中二氧化钛质量分数为3%时,制备的棉织物在紫外线照射下甲醛的分解效果最佳。
    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测定出口纺织品中邻苯基苯酚
    樊苑牧;贺小雨;俞雪钧;顾晓俊;湛嘉;陈树兵;王时杰
    纺织学报. 2008, (7):  73-75. 
    摘要 ( 1001 )   PDF (995KB) ( 3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打破欧盟的技术壁垒,应用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测定出口纺织品中的邻苯基苯酚。以甲醇为溶剂,在温度为50℃,压力为10.34 MPa的条件下进行提取,选用HP-5毛细管色谱柱,采用GC-FID测定出口纺织品中邻苯基苯酚的含量。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5μg/g,线性方程为Y=19.891X-0.599 8,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8,线性范围为0.1~1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8%。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方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可满足出口纺织品中邻苯基苯酚检测的要求。
    服装工程
    织物物理模拟与三维服装实时仿真技术
    柳杨.;孙守迁;徐爱国
    纺织学报. 2008, (7):  76-82. 
    摘要 ( 897 )   PDF (1046KB) ( 4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织物物理建模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约束的织物质点弹簧模型。以简单几何实体球和圆柱为例,说明处理织物可变形体与环境对象碰撞的总体策略,结合实体碰撞对物理模拟流程进行总结性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相对于织物的几何复杂度有接近线性的计算效率,因此很适合于实时仿真环境。将上述研究成果集成应用到三维服装仿真环境中,给出了验证实例。
    西装翻驳领倒伏量的确定方法
    李哲
    纺织学报. 2008, (7):  83-86. 
    摘要 ( 1740 )   PDF (1364KB) ( 4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翻驳领的设计主要在于倒伏量的确定。在了解西装翻驳领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倒伏量的确定方法。首先通过实验确定最合适的领松量,在领松量固定的前提下,对于翻折止点位置、翻领宽与领座高之差、叠门宽这3个要素,使用CAD系统分别绘制不同数据的领子,得到不同倒伏量的值。然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到的数据,推导出领子倒伏量的数学模型,使倒伏量的确定有了科学的方法,解决由于倒伏量大小不当而引起的领子不合体、不美观的问题。
    机械与器材
    基于单片机的棉纤维成熟度仪系统
    殷开成;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08, (7):  87-89. 
    摘要 ( 1405 )   PDF (1156KB) ( 3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棉纤维成熟度仪。利用单片机集成度高,功能强,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应用灵活和价格低等特点,以偏振光成熟度检测原理为基础,运用单片机实现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光学电路将棉纤维成熟度以光电信号形式输出,A/D转换通道进行模数转换,完成对成熟度各个参数的计算,与标准值比较并输出相对偏差。根据部分棉花品种的实测结果和经验,给出透射光强与成熟度系数的关系以及相对光强与纤维数量修正系数的关系。
    织机电子送经装置工艺性能的评价方法
    邓南林;卢雨正;王鸿博;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08, (7):  90-94. 
    摘要 ( 1153 )   PDF (1158KB) ( 3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高速无梭织机电子送经装置工艺性能评价方法较少的现象,提出用极差不匀率和贴近度2个指标来评价织机张力的变化程度和张力波动的一致性,进而评价送经装置工艺性能的优劣。利用这2个指标对必佳乐OMNI-190喷气织机和丰田JAT710喷气织机在织造紧度相差较大和织造相似规格织物时各自送经装置的工艺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必佳乐织机在织造不同规格织物时送经装置性能稳定,2种织机在织造相似规格织物时送经装置性能都较优越,没有明显的差异。
    伺服控制电子送经测速压辊的作用分析
    夏风林
    纺织学报. 2008, (7):  95-99. 
    摘要 ( 1173 )   PDF (1161KB) ( 4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编生产中常用的电子送经系统有不带测速压辊的半闭环控制式和带测速压辊的全闭环控制式2种。针对半闭环控制式送经系统的送经精度较差、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从测速压辊的作用上分析这2种送经系统控制原理的差异和送经精度的影响因素,并用实测法得到2种送经系统送经量的偏差率。通过分析认为,全闭环控制式送经系统比半闭环控制式送经系统有着更好的控制精度;同时也证明只要整经工艺合理,控制简捷的半闭环控制式送经系统也能保证良好的送经精度。
    数值分析喷水孔结构对水针断裂长度的影响
    王彩华
    纺织学报. 2008, (7):  100-103. 
    摘要 ( 942 )   PDF (1147KB) ( 2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水刺加工工艺要求设计了圆锥圆柱型、流线型、圆柱圆锥型3种喷水孔结构。采用大型流体计算软件(CFD)模拟水流流过喷水孔内部的流体流动通道,在大气中形成动力水针过程,并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喷水孔结构对水针断裂长度的影响。经分析认为圆锥圆柱型喷水孔结构使水针表面易于发散形成水雾,水针断裂长度短;流线型喷水孔结构降低了流体流动通道对水流流动的扰动程度,水针断裂长度有所提高;而圆柱圆锥型喷水孔结构最利于水针保持柱状结构状态,水针断裂长度最长。
    基于LabVIEW的袜品压力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
    王远焕;龙海如
    纺织学报. 2008, (7):  104-107. 
    摘要 ( 1281 )   PDF (1197KB) ( 6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发了一种基于LabVIEW虚拟仪的袜品压力测定系统,探讨不同于服装压力测试的袜品压力测试方法。系统采用轻便、可挠、薄片且灵敏的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高精度调理模块处理前端信号,并借助LabVIEW语言开发了可对仪器进行操作的系统应用软件,包括数据的采集、分析、保存、回放等功能。用此系统测量袜子作用于石膏脚模上不同部位的袜压,并结合理论公式分析这几个部位的袜压分布情况,为考察和评价袜子的舒适性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管理与信息化
    快速匹配算法及其在圆网印花机上的应用
    李鹏;郝矿荣;丁永生.
    纺织学报. 2008, (7):  112-116. 
    摘要 ( 1067 )   PDF (1321KB) ( 3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印花机的对花系统在图像处理过程中需满足实时性要求。结合研究课题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匹配策略的快速匹配算法,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错花图像的位置误差矢量,为以后的闭环控制打下基础。该算法结合了点模式匹配算法及块匹配算法的思想,可分为离线的模板制作和在线的分块匹配2部分。分块匹配策略减少了数据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实验表明,该算法较基于灰度值的全局匹配算法大大提高了匹配速度,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快速匹配算法,不仅可以达到高的精度,而且通过分块处理,提高运算速度,可以满足印花制品在线检测的要求。
    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纺织产业升级的途径
    姜铸;郭伟
    纺织学报. 2008, (7):  117-121. 
    摘要 ( 1133 )   PDF (1234KB) ( 4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纺织产业升级的途径。运用产业升级和价值链相关理论,分析目前中国纺织产业升级存在的5个制约因素,包括纺织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层次地位亟待提升,传统优势地位有所削弱,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传统生产模式需要改造以及市场营销力量薄弱等。提出了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纺织产业应着重向价值链的两端发展,即向上游的原材料开发和下游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等高利润区发展,并通过挖掘传统竞争优势潜力,提升人员素质,变革生产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强化市场力量5种途径,实现纺织产业的升级,使其更好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装产业链理论分析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北京000
    纺织学报. 2008, (7):  122-127. 
    摘要 ( 1453 )   PDF (1288KB) ( 7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产业关联关系和产业关联效应为依据,结合服装产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状况的变化特征,在充分体现服装产业高服务化、高附加值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服装产业链进行构建,勾画服装产业链的新框架图。在此基础上,对构成服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纺织技术研发、面辅料生产、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商贸、辅链环节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各个环节包含的内容、作用、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等,并对服装产业链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纺织企业技术改造效果评价
    徐松杰
    纺织学报. 2008, (7):  128-131. 
    摘要 ( 941 )   PDF (1295KB) ( 4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特点出发,构建纺织企业技术改造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技术改造效果定量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该模型既可用于不同企业之间技术改造效果的评价分析,也可用于某一企业技术改造效果的评价。以河南省棉纺织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科学全面地评价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综合效果,有助于企业提高技术改造的投资决策水平。
    我国省域纺织工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比较
    陶洪;戴昌钧
    纺织学报. 2008, (7):  132-136. 
    摘要 ( 1196 )   PDF (1277KB) ( 3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基于非参数前沿生产面的劳动生产率四重分解方法,分析2002—2006年期间,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人均资本的规模效率变化和资本强度变化对我国各省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表明:从2003年开始我国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且由于技术扩散的作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工业生产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是资本深化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在2004—2006年期间人均资本的规模报酬出现了递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