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8-03-15
    纤维材料
    静电纺再生丝素/明胶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鲍韡韡;王曙东;张幼珠;尹桂波;吴佳林;施德兵;董智慧;符伟国
    纺织学报. 2008, (3):  1-4. 
    摘要 ( 1058 )   PDF (1060KB) ( 6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质量分数为98%的甲酸为溶剂,将再生丝素与明胶以质量比70∶30进行共混静电纺丝。研究纺丝液质量分数及乙醇处理对纤维膜的结构及力学、溶解性能等的影响;测定不同纺丝液质量分数及不同厚度下纤维膜的孔隙率及孔径;在纤维膜上进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液质量分数的提高或经乙醇处理后,丝素β化程度提高,纤维结晶度增大,溶失率减小,拉伸强度增大;随着纺丝液质量分数的提高,纤维膜的孔隙率减小,孔径增大,厚度增加时,纤维膜的孔隙率及孔径均减小;L929及HUVECs均能够在纳米纤维膜上黏附、生长和增殖。
    复合PET/EVOH吸湿纤维的性能
    李树锋;王瑞;康卫民;黄俊鹏
    纺织学报. 2008, (3):  5-8. 
    摘要 ( 1141 )   PDF (604KB) ( 5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复合PET/EVOH吸湿纤维进行纺丝实验,得到最佳的纺丝工艺参数。通过调整复合PET/EVOH吸湿纤维的皮层和芯层含量,可得到不同皮芯比的复合纤维。对得到的复合纤维进行力学性能和吸湿性能测试后发现:增加皮层PET的含量会使复合纤维的强度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变好;芯层EVOH含量的提高使复合纤维的吸湿性能得到改善;当皮芯比为5∶5时,复合PET/EVOH吸湿纤维的强度为2.53 cN/dtex,实际回潮率为1.6%,其可纺性及综合性能较好,可满足实际生产加工要求。
    椰壳纤维长度分布
    王威;黄故
    纺织学报. 2008, (3):  9-12. 
    摘要 ( 1180 )   PDF (652KB) ( 5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拓展椰壳纤维的开发应用领域,用单根纤维长度测量法测量椰壳纤维的长度,实验表明椰壳纤维的长度范围为8~337 mm;用计算机模拟椰壳纤维的排列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椰壳纤维长度排列分布是连续的,并具有天然纤维长度分布的显著特征;采用分组测量分析法研究椰壳纤维的长度根数分布、长度质量分布、长度线密度分布等情况,计算出椰壳纤维的平均线密度为27.89 tex,线密度范围为18.265~70.442 tex。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非等温结晶过程研究
    董知之;张志英;陈莉;王曙光
    纺织学报. 2008, (3):  13-16. 
    摘要 ( 854 )   PDF (622KB) ( 4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DSC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非等温结晶过程。发现用改进的微分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的活化能与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值拟合误差为0.048,得到的成核参数拟合误差为0.033,二者误差均在1%之内,表明可以用计算机实验的方法获得PET的活化能和成核参数等结晶性能参数。
    纺织工程
    微多孔聚酯短纤维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胡锋;王发明;郑智毓;陆明;周小红
    纺织学报. 2008, (3):  17-20. 
    摘要 ( 1266 )   PDF (673KB) ( 4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微多孔聚酯短纤维织物的湿传递性能,以165 dtex/48 f低弹涤纶网络丝为经纱、14.76 tex×2微多孔聚酯短纤维氨纶包缠纱为纬纱,根据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和有无亲水处理,开发了4种平纹和斜纹织物。比较不同组织结构和有无亲水处理织物的吸湿性能。结果表明:较为稀松的斜纹织物吸湿性要比紧密的平纹织物好;经亲水处理的织物吸湿性能与未经亲水处理的织物相差不大;微多孔聚酯纤维因自身具有较好的液态水传递能力,而无需亲水处理;用初始芯吸速率可表征织物液态水传递能力。
    针织物的定向导湿性能
    许瑞超;陈莉娜;杨文
    纺织学报. 2008, (3):  21-24. 
    摘要 ( 888 )   PDF (721KB) ( 3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不同线密度的新型聚酯纤维coolmax生产了3种双面交织针织面料,使其内外层纤维线密度的差异各不相同。利用液态水管理系统(MMT)对3种织物的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进行测试,根据织物2个表面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来计算和比较织物中液态水的转移情况,得到水的传递方向(从里层到外层)、速率等信息,从而量化表征织物的定向导湿能力。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线密度coolmax聚酯长丝织成的双面针织面料具有明显的定向导湿性能,且随着内外层纤维线密度差异的增大,其定向导湿的速率和能力都显著增强。
    基于NI LabVIEW平台的织物动态热湿测试仪开发
    杨凯;陈益松;张渭源
    纺织学报. 2008, (3):  25-28. 
    摘要 ( 870 )   PDF (781KB) ( 4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能客观评价的问题,开发了一台基于NI LabVIEW平台的织物动态热湿测试仪。该仪器是模拟出汗皮肤微气候织物3级系统,通过LabVIEW虚拟仪器程序实时测量待测织物覆盖于模拟出汗皮肤表面时,其内外两面温湿度值的变化情况,对待测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进行评价。实验证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及重复精度。使用该仪器对4种不同纤维织物进行研究,通过对微气候内的温湿度变化曲线及织物内外层温湿度差曲线的分析,对4种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进行评价。
    基于MatLab图像处理技术的线圈长度测量方法
    宋广礼;丁雪荣;黄故
    纺织学报. 2008, (3):  29-33. 
    摘要 ( 1584 )   PDF (840KB) ( 6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针织物线圈长度测量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基于MatLab程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扫描的针织物结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出反映线圈长度的特征点,经过细化等处理后,测量出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二维线圈长度),经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际线圈长度(三维线圈长度)。试验和分析表明,系统所测量并计算出的线圈长度与手工测量的线圈长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达到了所要求的测量精度。
    基于仰视投影的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
    李强;过玉清;纪峰
    纺织学报. 2008, (3):  34-37. 
    摘要 ( 1022 )   PDF (919KB) ( 4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基于仰视投影的织物悬垂性测量方法。采用CCD摄像头采集织物悬垂边缘的仰视投影图像,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边缘检测,得到完整的织物悬垂边缘数据;对因投影关系而产生畸变的数据进行矫正;计算得到表征织物悬垂性的参数指标。采用传统的基于俯视投影的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对织物进行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基于仰视投影的新型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可以避免传统俯视投影测量方法在测量轻、薄、柔软织物时,因皱褶折到支撑盘的边缘内部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磁控溅射制备稀土激活TiO2复合抗菌非织造布
    赵晓燕;王鸿博;高卫东;孟艳玲;顾佳
    纺织学报. 2008, (3):  38-41. 
    摘要 ( 1179 )   PDF (901KB) ( 4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低温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PET基非织造布表面沉积TiO2与稀土Nd的纳米结构复合薄膜,以宽化纳米TiO2的吸收光谱,使其在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实现纺织材料表面的抗菌功能化。利用振荡烧瓶法分别测试了TiO2薄膜、稀土Nd薄膜以及TiO2与稀土Nd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纳米TiO2薄膜中掺杂一定量的稀土Nd可有效提高其抗菌性能。XRD、AFM等测试结果表明,PET非织造布基材上沉积的纳米结构TiO2/Nd复合薄膜为结晶度较好的锐钛矿型TiO2,生长模式是多层生长形式。
    环保型麻地膜的试制
    王朝云;吕江南;欧阳清;易永健;张运雄;唐建文
    纺织学报. 2008, (3):  42-46. 
    摘要 ( 955 )   PDF (933KB) ( 5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非织造布制造工艺与特有的浸渍等后整理工艺相结合,以苎麻、黄麻等麻类纤维为主要试制原料,研究成网方法、固结方法、拒水整理等对环保型麻地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梳理成网与气流成网相结合的成网工艺、使用丙烯酸脂胶乳或醋酸乙烯胶乳为固结剂的化学固结方法,产品表面浸渍有机氟防水剂等组合工艺,试制的麻地膜产品面密度为30~50 g/m2、抗拉强力为629~1 532 N.m、顶破强力为81~203 N、撕破强力为56~82 N、渗透系数为7.79×10-4~1.76×10-3,产品力学性能指标满足使用要求。
    中国古代织锦的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
    周赳;吴文正
    纺织学报. 2008, (3):  47-50. 
    摘要 ( 1104 )   PDF (974KB) ( 6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国古代织锦的发展变革为线索,结合中国古代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的产生、发展及其品种的主要特点,通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织锦的主要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进行梳理,并对表现在古代织锦上的深层次的技术美特征——材质和加工技术,和表面的艺术美特征——纹样和色彩进行分析。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认清中国古代织锦在变迁过程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为现代织锦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
    鲁锦溯源及其艺术特色
    任雪玲;洪凭;屠恒贤
    纺织学报. 2008, (3):  51-55. 
    摘要 ( 1296 )   PDF (1274KB) ( 6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鲁西南菏泽鄄城和济宁嘉祥的鲁锦进行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对鲁锦历史进行了探究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鲁锦图案。分析研究鲁锦的历史、色彩、图案寓意,认为鲁锦的色彩和纹样都是建立在鲁西南人民对生活的阐释上;探讨鲁锦的现状和发展,认为传承和发展重在保护和研发。
    染整与化学品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接枝蚕丝纤维的结构
    周春晓;陈国强
    纺织学报. 2008, (3):  56-58. 
    摘要 ( 912 )   PDF (1136KB) ( 5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氨基酸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接枝蚕丝纤维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接枝改性前后蚕丝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含氟化合物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已接枝到蚕丝上,且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蚕丝纤维大分子无定形区的酪氨酸(TYR)、精氨酸(ARG)、谷氨酸(GLU)等的反应性基团上,反映出纤维的结晶区未破坏,当接枝率较高时,纤维有一定损伤。
    蚕丝织物辐射接枝丙烯酰胺的改性
    黄晨;王红;许云辉;何银地;张璐
    纺织学报. 2008, (3):  59-62. 
    摘要 ( 968 )   PDF (1125KB) ( 6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对蚕丝织物进行接枝改性。探索辐照剂量、单体质量分数、溶液pH值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分别对接枝后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织物的抗皱性能获得很大的改善,吸湿性变化不大,断裂强力和白度稍有下降。以织物缓弹性回复角为考核指标用正交分析方法得出最佳的抗皱整理工艺:辐照剂量为40 kGy,单体质量分数为30%,溶液pH值为4。最后用红外光谱方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
    染色法测定棉织物上壳聚糖的含量
    朱赛;陈维国;陈海相
    纺织学报. 2008, (3):  63-65. 
    摘要 ( 1058 )   PDF (1092KB) ( 4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毛用活性染料Doractive WN3BR与壳聚糖中氨基反应的特性,对经壳聚糖整理的棉织物进行染色,测定其K/S值,发现K/S值与整理到棉织物上的壳聚糖含量在0~15 mg/g(棉织物)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3)。通过氮元素含量测试,验证壳聚糖含量与经壳聚糖整理的棉织物染色后的K/S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工作曲线,从而建立一种通过测试K/S值来评估纯棉织物中壳聚糖含量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偏差小的特点。
    双氧水/硫脲氧化还原体系下羊毛低温染色机制
    王宗乾;陈维国;汪澜
    纺织学报. 2008, (3):  66-71. 
    摘要 ( 1312 )   PDF (1343KB) ( 4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羊毛织物在双氧水/硫脲体系下的低温染色机制,采用电子顺磁共振谱(ESR)对羊毛纤维、染料进行自由基的检测,采用气相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氧化还原体系产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双氧水/硫脲体系在染液中能激发羊毛纤维和弱酸性染料红B产生自由基,促使纤维表面和染料分子高度活化;同时,双氧水/硫脲体系能持续释酸,维持染液稳定的pH值,促进羊毛纤维的溶胀,从而使弱酸性染料能在低温条件下对羊毛织物有较好的染色性能。
    服装工程
    服装压测试系统的开发
    陈东生;崔立明
    纺织学报. 2008, (3):  72-75. 
    摘要 ( 1077 )   PDF (1482KB) ( 6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测试服装作用于人体的压力,基于微传感器技术,研制适于人体柔性压力测量的感压元件微气囊,开发服装压测试系统,实现服装压数据的多点采集与记录,为服装压力舒适性测试提供了设备支持,为压力舒适性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开发的服装压测试系统,采用气压式测压方式,通过柔性微气囊感压避免了因感压元件厚大而造成测试部位服装压测试条件的改变,符合大多数着装部位的压力测量,并可保证服装压力测试结果的客观性。
    基于改进RBF网络的缝纫平整度模糊辩识系统
    潘永惠;包芳;王士同
    纺织学报. 2008, (3):  76-79. 
    摘要 ( 1152 )   PDF (1571KB) ( 4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缝纫平整度主观评价易受人为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运用FAST系统测量服装面料的力学性能指标,通过主因子法对所测指标进行分析,提取6个主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引入FCM聚类算法对RBF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根据聚类结果确定网络的隐层节点中心和宽度,提出一种缝纫平整度模糊辩识系统。实验表明,系统可以根据中厚型精纺毛型织物的不同结构及力学性能快速准确地给出该织物成衣后的缝纫性能评价指标。
    毛精纺面料的缝纫平整度与缝纫条件的关系
    倪红
    纺织学报. 2008, (3):  80-82. 
    摘要 ( 1057 )   PDF (1259KB) ( 5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服装企业中缝纫工艺参数的配伍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用L18(61×36)重复试验混合正交表,测试不同缝纫条件下毛精纺面料的缝纫平整度,探讨各缝纫条件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厚型毛精纺面料,缝纫线张力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最大,缝纫线种类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较大,机针号对缝纫平整度有一定的影响,线迹密度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不显著。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的价值底蕴和设计理念
    梁惠娥;奚燕锋
    纺织学报. 2008, (3):  83-86. 
    摘要 ( 1090 )   PDF (1310KB) ( 5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南通蓝印花布独特的生产工艺、图案的构成及寓意,探讨南通蓝印花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具备的民间工艺文化生态学保护价值,指出南通蓝印花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并以此为立足点,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南通蓝印花布从符号设计、组合设计、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延伸,发现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观念的一体性是现代服饰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内涵,二者的融合也为南通蓝印花布在当今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新旧海派服饰风格比较
    张竞琼;方洁
    纺织学报. 2008, (3):  87-91. 
    摘要 ( 1012 )   PDF (1396KB) ( 5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近代和改革开放至今这2个时间范围为界限,以海派服饰的历史沿革与风格特征为依据,将海派服饰细分成旧海派与新海派这2个具有继承关系的组成部分,并分别对其下了定义;在分析旧海派服饰"中西合璧"和"全盘西化"的风格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它是以中国传统服饰和近代西方服饰之间彼此的横向交流为其风格的形成来源;在分析新海派服饰多种时尚并存的风格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它是以国际现代服饰的世界性多元化交流为其风格的形成来源。
    晚清民国时期汉族女裙的西化
    钱欣;万芳
    纺织学报. 2008, (3):  91-96. 
    摘要 ( 1111 )   PDF (1484KB) ( 5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了解清代女裙形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间的部分传世实物,认为在西式女裙取代传统汉族女裙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中西合璧的裙式,而这种独特的裙式可被看作是传统汉族女裙的西化产物。女裙西化的关键是由"围系"到"套穿"的转变。随之而变的还有传统的"裙腰""裙门"等结构。留存至今的此类中西合璧式女裙实物较少,其应用时间及人群可能并不宽泛,但仍不失为近代女裙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机械与器材
    衣架式纺丝模头设计理论研究
    刘玉军;王钧效
    纺织学报. 2008, (3):  97-100. 
    摘要 ( 1145 )   PDF (1408KB) ( 4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衣架式纺丝模头设计主要依靠测绘和经验,当形成系列化时往往设计依据不足。以非牛顿流体在圆管中的全展流动模型和在狭缝流道中的全展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施加沿模头幅宽方向的流量分布均匀、所有流径上的压力降相等和停留时间相等的设计准则,建立模头熔腔的设计理论,确定了衣架式模头受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熔腔设计方法并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提高了熔体分配的均匀性,为衣架式模头的自主创新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新定纤感知器纤度感知理论模型的建立
    胡征宇;俞海峰;陆开阳
    纺织学报. 2008, (3):  101-104. 
    摘要 ( 1008 )   PDF (1455KB) ( 4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在定纤感知器感知机制方面的学术争论问题,借用摩擦学理论,对感知器运动各个过程的摩擦性质进行定性归类。依据摩擦学对固体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的定义,从建立的丝条与感知器接触的宏观模型、微观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原有定纤感知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利用摩擦学的简单黏着理论,重新建立丝条与感知器玻璃片接触的摩擦力公式。公式显示在正常感知情况下同时存在固体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3种摩擦,当纤度直径小于感知器垫片厚度时,与原有定纤感知理论模型一致,认为新理论更适用于目前所用全部类型的自动缫丝机的管理。
    基于ARM和μC/OS-Ⅱ的数码织机控制系统
    谢真;陈宗农
    纺织学报. 2008, (3):  105-109. 
    摘要 ( 1022 )   PDF (1463KB) ( 5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国内数码提花织机控制系统集成度较低的问题,设计了织机和电子提花龙头的联合控制系统——数码织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主从方式,主控制器基于ARM处理器,从控制器基于51单片机,二者通过CAN总线通信。以μC/OS-Ⅱ作为系统软件的实时操作系统,软件采用基于优先级的多任务设计,利用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和通信。实际试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且方便系统升级。
    并条机牵伸罗拉斜齿顶面CBN砂轮磨削加工
    黄大宇;王晓璐
    纺织学报. 2008, (3):  110-112. 
    摘要 ( 939 )   PDF (1416KB) ( 4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罗拉斜齿顶面棕刚玉砂轮磨削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用立方氮化硼(CBN)砂轮代替传统的棕刚玉砂轮进行磨削加工;确定CBN砂轮的构造特性和结构尺寸;设计CBN砂轮金刚滚轮修整装置;并对CBN砂轮修整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使用情况表明:采用CBN砂轮对罗拉斜齿顶面进行磨削加工,其精度和表面质量均有很大的提高,磨削表面无烧伤现象;砂轮的耐用度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是棕刚玉砂轮的50倍以上。
    三圈高地毯簇绒机提花控制系统
    陈广锋;吴春晖;孙以泽;孙菁菁
    纺织学报. 2008, (3):  113-117. 
    摘要 ( 1094 )   PDF (2019KB) ( 4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在毯面上形成花型图案,设计和开发了三圈高地毯簇绒机提花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的伺服电磁离合器相结合的提花装置,利用工控机把工艺人员设计提花织物的花型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控制信息,根据工艺参数设定,控制伺服电机按一定关系实时跟踪主轴转速,通过工控机板卡输出信号到离合器功率驱动板来控制电磁离合器的状态切换,实现送纱量的控制,进而控制每次簇绒过程中的纱线张力,并最终在毯面上形成三圈高地毯图案。
    服装工程
    针织热定形机变频调速同步控制的设计
    刘桂英;周琴;欧阳三泰
    纺织学报. 2008, (3):  118-121. 
    摘要 ( 1148 )   PDF (1408KB) ( 4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针织热定形机的工艺特点和传统的调速机构同步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用CAN总线,通过PLC和Lenze矢量型变频器组控制分布式多台电机的调速系统方案,实现PLC对以变频器为执行单元的传动系统的全数字现场总线控制,实现各传动点的速度链同步控制要求。描述主传动调速系统构成及主要控制功能,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框图。经过设计、调试实现了系统控制目标。
    管理与信息化
    Canny算子在织物防水性能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朱桂英;张瑞林
    纺织学报. 2008, (3):  122-125. 
    摘要 ( 988 )   PDF (1474KB) ( 4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按照湿润织物的特性及相关标准,提出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平台的方法对织物的防水性能进行自动识别。首先对湿润织物进行图像分析,然后采用Canny边缘检测技术,同时把Otsu算法应用到Canny算子中,实现其在织物防水性能自动识别中的自适应性,并在处理速度和参数的选择方面进行改进。其次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后处理,准确地提取织物湿润部分的封闭边缘。
    服装投产规格号型决策
    丁文捷
    纺织学报. 2008, (3):  126-131. 
    摘要 ( 865 )   PDF (1503KB) ( 4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量体数据库、销售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研究服装投产的号型规格配比决策模型和决策方法。运用数据挖掘的K-Means方法处理表征顾客量体体型大小的数据库,引导并简化区域化服装投产号型表的制定;运用SubCluster聚类提炼区域化服装量体数据,成为指导生产的"区域化规格号型表",对人群进行规格号型总体分档,为规模化服装定制生产提供可靠的定制规格表;并由此对销售规格数据库、量体尺寸数据库、库存数据库进行统计与挖掘,提出了投产的号型规格配比决策模型,为"基于三维量体库的服装号型决策系统开发"项目奠定了基础,开发了实用软件工具。
    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RFID应用方案研究
    叶建芳;王正肖;潘晓弘
    纺织学报. 2008, (3):  132-136. 
    摘要 ( 1214 )   PDF (1474KB) ( 5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管理业务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仓库管理存在盘点工作量巨大、库存数量不准确等问题,结合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和非接触识别、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提出在服装企业原材料仓库实施RFID的应用方案。该应用方案由3个部分组成,描述应用系统信息需求的信息方案,说明如何使用标签的方法与过程的标签方案和结合具体业务过程的应用方案。该方案可以给服装企业构建RFID应用系统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综合述评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综述与剖析
    尹玲;张文斌;夏蕾
    纺织学报. 2008, (3):  137-142. 
    摘要 ( 1018 )   PDF (1491KB) ( 7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研究(20世纪30~70年代)、中期研究(20世纪80~90年代)和近期研究(21世纪~至今)。就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分别进行综述,并分析各个阶段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对策。最后,从创新的角度,提出把服装、人体皮肤及软组织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相结合;在考虑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人体和服装之间动态力学接触舒适性的预测系统,最终提出构建综合感觉舒适性预测体系等构想及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