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1-15
    纤维材料
    羽绒纤维的形态结构表征
    高晶;于伟东;潘宁
    纺织学报. 2007, (1):  1-4. 
    摘要 ( 1133 )   PDF (191KB) ( 9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羽绒纤维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其独特的分叉结构和表面结构,对具体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表征。比较鹅绒与鸭绒在形态上存在的差别,并与同类的蛋白质纤维———羊毛进行对比,阐述二者结构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性能上的差异。研究弥补了目前国内外对羽绒形态结构细致研究及表征的不足,为更好地认识羽绒形态结构及形态差异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和依据。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耐氧化性
    胡保安;吕晓龙;马世虎;阚彬
    纺织学报. 2007, (1):  5-9. 
    摘要 ( 982 )   PDF (154KB) ( 4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KMnO4作为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将通量、初始泡点压力、破裂压力、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MnO4的安全使用质量浓度应为1 000 mg/L,安全使用温度应为35℃,500 mg/L的盐酸量较为合适。
    木棉絮料的压缩性能测试分析
    楼英;王府梅;刘维
    纺织学报. 2007, (1):  10-13. 
    摘要 ( 1124 )   PDF (126KB) ( 6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传统木棉絮料的强度和持久回弹性,拓宽其应用范围,自主开发了一项专利技术,利用纤维堆砌结构提高絮料强力和回弹性。通过测试对比传统木棉絮料和利用专利技术制造的新型木棉絮料的压缩性能,比较不同化学纤维与木棉混合的新型絮料的差异,发现混入合纤后的木棉絮料尽管初始蓬松度没有纯化纤絮料大,柔软性没有纯木棉絮料好,但是新型木棉/合纤混纤絮料的压缩弹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羊毛拉伸细化加工的试验效果
    王国强;刘洪玲;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07, (1):  14-17. 
    摘要 ( 974 )   PDF (115KB) ( 4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羊毛拉伸细化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细化效果不显著和细化毛纤维性能不稳定问题,利用自行设计的模拟工业化加工设备,对64支国毛进行连续化拉伸细化加工,测试了细化毛纤维的细度、长度、强伸性能等,并与国外细化毛Optim○R的性能进行比较,以检验拉伸细化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细化毛纤维的平均细度下降了16.1%,豪特平均长度和巴布平均长度均提高了26.4%左右,平均强度提高了23.49%,表明该拉伸细化工艺已达到预期的效果;拉伸细化显著降低了纤维的断裂伸长率,纤维的弹性变差。
    羊毛粉体改性PU膜的透湿性能
    钟安华;崔卫刚;徐卫林;彭旭锵;邓春雨
    纺织学报. 2007, (1):  18-21. 
    摘要 ( 955 )   PDF (200KB) ( 3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聚氨酯膜的透湿性,提高聚氨酯合成革的服用性能,用羊毛粉体改性聚氨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湿法成膜制成了PU膜。其中的羊毛粉体是通过化学机械方法自制加工而成,显微镜照射发现羊毛粉体的粒径大小是不均匀的,进一步测试平均粒经为5.46μm。羊毛粉体改性PU膜后透湿性明显改善,且透湿量随羊毛粉体量的增加、透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膜的厚度和羊毛粉体含量对膜的透湿量也产生一定影响,它们之间呈现一定的三维曲面关系。
    纺织工程
    小样纺纱CAD&CAM系统开发
    马崇启;潘庆云
    纺织学报. 2007, (1):  22-24. 
    摘要 ( 980 )   PDF (218KB) ( 4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鉴于传统小样纺纱设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信息管理、自动控制、伺服驱动和变频调速等技术,开发了小样纺纱CAD&CAM系统。CAD系统包括纱线设计模块、纺纱工艺设计模块和报表打印模块,可对常规纱线和竹节纱进行纱线结构参数设计、纺纱工艺流程设计及各道工序的上机工艺参数设计。CAM系统包括小样梳棉机、并条机和细纱机,采用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数字化控制方案和多电机独立传动的控制技术,RS485通讯总线连接着上位机与小样梳棉机、并条机和细纱机,各机器可以在上位机监控状态下运行,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独立运行。
    第一喷嘴结构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
    唐佃花;赵明良;丛森滋;邢明杰;郁崇文
    纺织学报. 2007, (1):  25-27. 
    摘要 ( 1025 )   PDF (93KB) ( 5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喷气纺纱机上第一喷嘴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喷射孔角度、喷射孔直径和喷射孔数目,为说明各主要结构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通过试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第一喷嘴各结构参数对喷气纱强力的影响。最终得到的结论是第一喷嘴的结构参数对喷气纱强力有较大影响,当喷射孔角度为42.9°,喷射孔直径为0.4 mm,喷射孔数目为4个时,成纱强力最高。
    无捻纱退维时间的分析
    赵庆福;窦海萍;孙世元;马会英
    纺织学报. 2007, (1):  28-31. 
    摘要 ( 890 )   PDF (93KB) ( 4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捻纱的退维工艺是织制无捻纱织物的关键工艺,退维过程的控制一直是困扰水溶性维纶伴纺与混纺产品开发的难点。为准确测试无捻纱退维的时间,采用纱线强力测试法和称重法对无捻纱的退维时间进行验证测试,2种测试方法基本相符,30 min左右合股纱线上的维纶能够全部溶解,为实际生产中无捻纱织物退维时间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湿阻法测试织物各向异性导湿性能
    张才前.;奚柏君;来侃
    纺织学报. 2007, (1):  31-33. 
    摘要 ( 999 )   PDF (110KB) ( 5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织物润湿后电阻的变化,以金属探针作为传感器,自制了1台织物各向异性导湿性能测试仪,该仪器可同时测试液态水沿织物经向、纬向及45°方向的导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液态水沿织物扩散速率除了与织物品种、组织结构有关外,还和织物厚度、扩散方向等因素有关;液态水沿织物各向扩散位移的平方与扩散时间基本成线性关系。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
    李晓鸿;吴丽莉;程隆棣;俞建勇
    纺织学报. 2007, (1):  34-36. 
    摘要 ( 1222 )   PDF (105KB) ( 5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起毛起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能改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即采用不同比例的低熔点纤维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混纺,对不同比例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低熔点纤维混纺织物进行热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性能及手感测试。通过实验得出,低熔点纤维含量为10%,热处理温度为112℃,热压处理5 min时,混纺织物抗起毛起球的效果最佳且对织物手感影响不大。
    功能性针织物液态水传导性能
    杜燕峰;周立亚;沈为;冯勋伟
    纺织学报. 2007, (1):  37-39. 
    摘要 ( 876 )   PDF (105KB) ( 4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影响针织物液态水传导性能的重要因素除原料外,还有织物结构、线圈密度和面密度等指标。以棉和沟槽型新型合纤作原料,设计编织了几种舒适性双面网眼功能针织物。采用新型仪器MMT对织物的液态水传导性能进行综合测试,得出织物上下表面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及水分传导速率和水分含量差指标,就织物的不同结构及物理指标对液态水传导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双层网眼组织有较好的液态水传导性能,采用网眼均匀分布结构及适中线圈密度的织物水分传导性能优良。
    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计算机仿真
    蒋高明;冯勋伟
    纺织学报. 2007, (1):  40-43. 
    摘要 ( 1518 )   PDF (203KB) ( 5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多梳拉舍尔花边的结构特征,根据花边织物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用样条曲线来模拟线圈结构,并确定了花梳作成圈、衬纬和压纱组织时线圈结构中控制点的数目和位置,建立了花边织物中线圈结构的理论模型。针对实际花边织物中由于纱线张力而引起的线圈结构变形,提出了以线圈根部为变形集中点的线圈偏移理论,并给出了偏移计算公式。运用上述线圈模型和偏移理论,采用VC++.net进行程序设计,实现了对多梳拉舍尔花边织物的直观、快速、准确仿真。
    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增减纱机制
    焦亚男;李嘉禄;付景韫
    纺织学报. 2007, (1):  44-47. 
    摘要 ( 1012 )   PDF (143KB) ( 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单元体角度分析了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织造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机制,讨论了单元数量减少法和单元尺寸缩减法2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工艺、适用性和优缺点。采用数字摄影技术对预制件的表观结构进行了观测;采用拓扑方法对表面和内部减纱点处的纱线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纱线空间交织结构的几何模型。结果表明,采用2种减纱工艺制作的变截面预制件表面均无通透性孔洞缺陷,内部纱线倾斜方向无改变,倾斜角度稍有变化,整体结构不会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制作变截面构件。
    五轴向立体机织物的单元体结构分析
    郝志坚;郭兴峰;陈庆恩
    纺织学报. 2007, (1):  48-50. 
    摘要 ( 994 )   PDF (241KB) ( 4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斜向纱的排列方式对五轴向立体机织物的结构和Z向纱密度的影响,获得了2种类型的五轴向立体机织物结构:一种结构稀疏,Z向纱密度小;另一种结构紧密,Z向纱密度大。以紧密结构的五轴向立体织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织物的单元体结构模型,采用解析几何方法,计算了Z向纱的截面形状,根据Wβ/WX、Wβ/WY与cosβ、sinβ的关系,Z向纱的截面形状可呈八边形、六边形和四边形等不同形状。
    异形截面预制件编织的置换分析
    李毓陵;丁辛;胡良剑
    纺织学报. 2007, (1):  51-55. 
    摘要 ( 938 )   PDF (346KB) ( 3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例,应用置换理论分析了矩形三维预制件的编织过程,在将编织循环表达为不相交的轮换的乘积后,建立了各轮换与编织锭子移动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口字截面预制件编织为例,对异形截面三维预制件的编织过程进行了置换表达。从不相交的轮换的积的表达式中,不仅可以得到有关异形截面三维预制件编织锭子移动规律方面的特性,还可判别出方格阵上编织锭子的类别并确定其初始位置,为异形截面三维预制件编织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基础。
    三维整体夹芯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制
    祝成炎;陈俊俊;朱俊萍;谭冬宜;徐国平
    纺织学报. 2007, (1):  56-59. 
    摘要 ( 1014 )   PDF (152KB) ( 6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玻璃纤维在普通二维织机上分别试制经向为V形、X形和蜂窝形3种典型三维整体夹芯织物,利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研制复合材料夹芯板。为使树脂能较好地渗入织物和纤维内部,对灌注用树脂胶液的组成、配制比例以及树脂黏度等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三维空芯结构织物中树脂胶液流动过程及气泡形成原因。该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能有效地排除在成型过程中产生于织物纤维束之间和纤维束内的气泡。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板材保持了夹芯织物原有的孔形结构、形状与较好的力学性能。
    无土栽培用废棉非织造布基质的设计开发
    沈兰萍;尉霞;丁明明
    纺织学报. 2007, (1):  60-62. 
    摘要 ( 1102 )   PDF (102KB) ( 5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无土栽培基质所要求的物理性状为依据,采用棉纺厂落棉,根据Design-Expert软件设计的实验方案,利用非织造布针刺技术,生产了17种非织造布基质。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针刺工艺参数与基质主要物理性状和草坪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实现了基质针刺工艺的最优化。研究表明废弃棉纤维能够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原料,生产的非织造布基质有利于水分的吸收、排放、通气及根系的伸长和结构的稳定。
    染整与化学品
    纳米CaCO3在水中的分散
    葛明桥;梁文玉;李永贵
    纺织学报. 2007, (1):  63-67. 
    摘要 ( 1068 )   PDF (145KB) ( 4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水为分散介质,通过添加分散剂和超声波的作用对纳米CaCO3进行分散。测试分散体系的透光率、zeta电位和体系中纳米CaCO3粒子的粒径以表征分散效果。通过对六偏磷酸钠(SHMP)、多聚磷酸钠(SPP)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3种分散剂的分散效果比较,证明SDBS能提高纳米CaCO3在水中分散性,是一种较合适的分散剂。探讨了分散剂用量、分散体系pH值和超声波作用时间对分散效果的影响。当SDBS用量为0.14%,pH值为8.5,超声波作用时间为5 min时,纳米CaCO3在水中的分散效果较好。
    相变材料的复合及其调温纺织品
    李桦;马晓光;张晓林;夏少白;汤铸先
    纺织学报. 2007, (1):  68-72. 
    摘要 ( 1190 )   PDF (220KB) ( 6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拓宽相变材料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开发具有调温性能的新型智能纺织品,研究了2种相变材料的复合及其热性能,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相比较,筛选出复合物的最佳配比。采用涂层法将复合相变材料用于调温纺织品的研发。详细探讨了涂层量、焙烘温度以及水洗过程等因素对织物调温性能的影响;对处理后织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处理后织物具有较理想的相变温度和较高的相变焓,调温效果良好。
    染色工艺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纵瑞龙;王建明;郝新敏
    纺织学报. 2007, (1):  73-76. 
    摘要 ( 1161 )   PDF (341KB) ( 4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不同染色工艺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浸染、轧—烘—焙、轧—烘—轧—蒸以及冷轧堆4种染色工艺对活性染料上染亚麻织物时的提升性能、K/S值、牢度以及染透性的影响。3种轧染工艺相比较,用轧—烘—轧—蒸工艺染色后织物的K/S值最大,轧—烘—焙工艺K/S值最小;用轧—烘—焙工艺染色的亚麻织物有明显环染现象,其它染色工艺的染透性良好;不同染色方法对亚麻织物的色牢度影响不大。
    服装与化学品
    基于Stearns-Noechel模型的纤维光谱配色算法
    李戎;宋阳;顾峰
    纺织学报. 2007, (1):  77-80. 
    摘要 ( 1083 )   PDF (119KB) ( 3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有色纤维的配色算法,使用红、黄、蓝3种单色粘胶纤维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得到混色纤维,并对混色纤维的颜色进行了测量。通过对Stearns-Noechel模型的分析应用,结合光谱配色算法,对36个混色粘胶纤维的处方进行了匹配,配色结果显示最大色差为1.03 CIELAB单位,最小色差为0.10 CIELAB单位。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应用于有色纤维的配色。
    染整与化学品
    适用于印染业的远程校色方法
    王小华;王赛坤
    纺织学报. 2007, (1):  81-83. 
    摘要 ( 954 )   PDF (111KB) ( 5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印染业中的计算机配色工艺设计了一种利用测色仪进行颜色校正、实现颜色远程传递的算法。该算法以Pantone标准色卡为参照,对企业和客户端不同测色仪的测试结果进行校正,以解决同一样本在不同测色仪上的色度值误差,使企业和客户对产品的色泽要求最终达到一致,从而将客户的颜色效果传递给企业,方便企业进行计算机配色。实践证明,提出的远程校色方法能够帮助印染企业改进颜色传递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效益。
    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拒水整理与性能测试
    王凌;胡望明
    纺织学报. 2007, (1):  84-86. 
    摘要 ( 1149 )   PDF (96KB) ( 9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含氟防水剂DF-3000对涤纶水刺非织造布进行拒水整理,探讨了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总结了整理工艺,并研究了兼顾色牢度和拒水性能的整理方法。结果表明,当DF-3000质量浓度为8 g/L,焙烘温度为170~175℃,焙烘时间为1 min时,经拒水整理的非织造布拒水等级达到5级,耐水压性能达到16 cm以上。在拒水剂中加入聚乙烯醇(PVA)能使非织造布兼顾拒水性能和色牢度。
    服装工程
    服装及其面料热传递性能的测试与比较
    张云;吴子婴;及二丽;周小红;陈建勇
    纺织学报. 2007, (1):  86-90. 
    摘要 ( 1088 )   PDF (120KB) ( 9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织物模拟的暖体出汗假人能够测试服装的热阻和湿阻,传统平板式织物保暖仪可以测试各种纺织品热传递性能。采用这2种方法,对1组衬衣及其面料的热阻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显示:平板保暖仪与暖体假人均具有较高的试验精确度和重现性,但暖体假人测试得到的服装及其附面层空气热阻与平板式织物保暖仪测试得到的织物及其附面层空气热阻有一定的差异。
    青年男性颈部分类与尺寸规格分析
    黄灿艺;张欣
    纺织学报. 2007, (1):  91-94. 
    摘要 ( 1238 )   PDF (227KB) ( 6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仪对200名在校男大学生进行人体测量,结合服装领型结构设计所需尺寸,提取了青年男性8个颈部相关尺寸,提出相应的分类指标;利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分类指标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把青年男性颈部细分为7个类型,并计算出各类型颈部中间体数值和各部位的分档数值,组成青年男性颈部尺寸的规格系列,该规格系列可为男装领型的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尺寸参考,服务于服装规格制定和成衣生产。
    基于视觉销售的服装品牌延伸性设计
    郑广泽
    纺织学报. 2007, (1):  95-98. 
    摘要 ( 1040 )   PDF (100KB) ( 7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服装推广过程中市场定位、风格定位、服装廓形及风格特征之间区分日益弱化的趋势,指出服装品牌延伸性设计的重要性。从品牌的形象设计展示、产品的形象设计、服务内容设计3方面说明服装品牌延伸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展示元素对服装品牌延伸性设计产生的影响及网络化视觉销售对品牌概念的延伸。说明品牌的外在表征即视觉销售的独特性已经逐渐模糊了品牌内容的区别,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在品牌的符号特性上,在这种前提下品牌的视觉销售策略必然影响到品牌的生存环境。
    服装用天然纤维材料的文化构成
    刘建平;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07, (1):  99-101. 
    摘要 ( 926 )   PDF (87KB) ( 3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我国服装材料发展缓慢及服装设计难出惊人之作的重要原因。从天然纤维等具体物质材料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出发,说明服装材料应用与社会文化倾向的关系,探讨服装用纤维材料在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表达内容,描述了服装用纤维材料的文化构成,阐述服装设计与纤维材料文化的必然联系与相互制约性,强调了在设计、生产和选用服装材料时注重其文化内涵以创造时尚的重要性。

    机械与器材
    络筒上蜡装置设计原理与分析
    钱友三;程隆棣;薛文良
    纺织学报. 2007, (1):  102-104. 
    摘要 ( 1117 )   PDF (193KB) ( 4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模型的方法建立络筒过程中纱线通道与上蜡机构的结构模型,运用力学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解,再通过对M1332型络筒机上蜡装置的实验,获得简易络筒上蜡装置的结构最优值、蜡块结构成分的最优值等,为纺纱企业选用性价比最优的上蜡系统提供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的依据。
    虚拟仪器在织物纬斜检测中的应用
    张峰
    纺织学报. 2007, (1):  105-107. 
    摘要 ( 842 )   PDF (110KB) ( 5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微处理器功能的限制,传统的织物纬斜检测装置难以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此采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虚拟仪器技术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使用计算机代替微处理器,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织物纬斜数据,使仪器在实现织物纬斜检测任务的同时,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进一步研究织物纬斜存在的规律。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改进后的纬斜检测装置实现了对纬斜、纬弯的在线检测和处理,可以综合利用测试数据对织物的纬斜规律进行总结。
    基于网络和变频技术的印染机械同步系统
    潘湘高;李晓峰
    纺织学报. 2007, (1):  108-111. 
    摘要 ( 936 )   PDF (112KB) ( 5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印染机械多电机传动中传统同步控制系统松紧架多而造成设施故障率高,使用维护不方便和维修工作量大的情况,论述减少或取消松紧架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采用变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无松紧架和无张力传感器的数字化给定控制多电机同步调速方案,简化了同步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给出了由IPC通过RS-485总线控制变频器调速取代传统直流调速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实例,其运行结果证明该方案是成功有效的。
    电流预测控制在缝纫机控制器中的应用
    张伟;陈丹江;韦鲲;张仲超
    纺织学报. 2007, (1):  112-115. 
    摘要 ( 892 )   PDF (120KB) ( 4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转矩脉动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换相引起的转矩脉动与电机绕组的参数、换相期间的三相反电动势、电机的运行速度及母线直流电压等之间的关系。根据缝纫机控制器的特点,具体分析了缝纫机停机过程的换相转矩脉动情况。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利用重叠换相抑制转矩脉动,并引入电流预测控制技术。最后给出了实验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在换相点附近,相电流得到了良好的补偿,实现了平滑换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综合述评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刘梅红
    纺织学报. 2007, (1):  116-119. 
    摘要 ( 1525 )   PDF (119KB) ( 32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各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技术法,分析了各类技术方法的机制、处理效果及其优缺点。根据印染废水特性,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组合工艺技术,可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以生物技术法为主体,辅以物理化学处理的组合处理工艺已逐渐成为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银离子的释放及敷料的抗菌性能
    秦益民
    纺织学报. 2007, (1):  120-123. 
    摘要 ( 1627 )   PDF (116KB) ( 2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确定不同的含银医用敷料在银的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上的区别,分析了几种含银医用敷料释放银离子的性能。介绍了测试抗菌性能的3种方法,并总结了含银医用敷料的抗菌性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不同的伤口对银离子的释放量有不同的要求。烧伤病人的伤口特别容易受感染,因此在烧伤伤口上使用的含银医用敷料的银离子释放量高,在伤口上可以维持较高浓度的银。在高吸湿性的医用敷料中,细菌和伤口渗出液一起被吸进敷料,从敷料上释放出少量的银离子即可达到抗菌的目的。
    基于批量定制的服装样板数字化设计技术
    杨允出;张渭源;刘莉.
    纺织学报. 2007, (1):  124-128. 
    摘要 ( 9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批量定制服装的角度,总结了2种样板数字化设计技术:基于二维CAD系统的样板定制技术和三维服装模型的二维展平技术,并分析了2种技术实现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其中前者有3种实现方法:基于传统放码方法的个性化样板修改法、基于参数化设计的自动打板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样板设计法;后者的实现方法包括3种:几何展开法、力学展开法和几何展开力学修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