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5-12-15
    科研报告
    二元聚乙二醇体系相变行为的研究
    王玮玲;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05, (6):  1-4. 
    摘要 ( 950 )   PDF (134KB) ( 4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二元聚乙二醇(PEG)体系的等速升降温性能及等温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各温度特征参数及熔融、结晶热作了表征。
    常压等离子体退除PVA浆料机理探讨
    蔡再生;邱夷平;Marian McCord
    纺织学报. 2005, (6):  5-8. 
    摘要 ( 1016 )   PDF (172KB) ( 4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常压等离子体处理进行PVA失重、PVA浆料在水中溶解率的变化、等离子体处理与常规H<sub>2</sub>O<sub>2</sub>退浆比较分析以及PVA薄膜的XPS和FT-IR分析,讨论常压等离子体对PVA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常压等离子体作用使部分PVA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如CO<sub>2</sub>、H<sub>2</sub>O而直接消失在空气中,另一部分PVA大分子被氧化降解成分子链较短的分子,提高了其在水中的溶胀、溶解性。
    含荧光增白剂织物的三波段法配色
    李戎;顾峰;陈东辉
    纺织学报. 2005, (6):  9-12. 
    摘要 ( 853 )   PDF (133KB) ( 3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荧光增白剂的特殊光学性能,使得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织物配色困难。通过分析荧光增白剂的反射率曲线,应用发射区荧光染料的反射率计算公式,研究了荧光增白剂的配色方法,提出了荧光增白剂计算机配色的三波段法———即对荧光增白剂的配色分发射区、激发区和无影响区分别进行。通过20个拼色试样的染色实验和计算,证明本方法适用于荧光增白剂的配色,且方法简便。最大色差为3.94。
    安全气囊织物的透气和力学性能
    王新厚
    纺织学报. 2005, (6):  13-14. 
    摘要 ( 1038 )   PDF (101KB) ( 8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安全气囊织物在0~50 kPa压力范围内的透气和双轴应力-应变性能。结果表明,安全气囊织物的透气率随压差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其双轴应力-应变关系整体上呈现非线性。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织物平整度等级评定
    杨晓波
    纺织学报. 2005, (6):  15-18. 
    摘要 ( 846 )   PDF (120KB) ( 5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述了模糊模式识别算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系统,描述了模糊模式识别的算法流程,最后从Mamdani模糊模型出发,介绍模糊模式识别在织物平整度等级评定中的实际应用,并利用主、客观评价的相关系数验证模糊模式识别算法的可靠性。
    分析探讨
    氧化剂对甲壳素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朱新生;程嘉祺;李小建
    纺织学报. 2005, (6):  19-21. 
    摘要 ( 940 )   PDF (109KB) ( 4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硝酸铵、硫酸铵和浓硫酸对自制甲壳素热降解和热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硝酸铵加速甲壳素热降解和热氧化降解过程,而硫酸铵和浓硫酸加速甲壳素热氧化降解但推迟热降解过程。3种添加剂均改变了甲壳素等温热处理后凝聚相产物。
    β-环糊精香精微胶囊微观形态和包合机理
    王潮霞;陈水林
    纺织学报. 2005, (6):  22-24. 
    摘要 ( 1232 )   PDF (225KB) ( 12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β-环糊精为壁材原料对薰衣草、迷迭香、檀香等香精进行包结络合,可以形成具有缓释性能的香精微胶囊。由于β-环糊精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且具有生态环保性,因此该香精微胶囊用于香味纺织品具有独特的安全性。UV-M图像分析系统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包合物微观形态存在菱形晶体和针状晶体。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并从热力学和溶解度方面分析了香精微胶囊的形成过程。
    异收缩聚酯仿毛长丝纱性能研究
    王华印;胡国
    纺织学报. 2005, (6):  25-26. 
    摘要 ( 1023 )   PDF (148KB) ( 3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高速纺丝过程中对聚酯施以不同的拉伸倍数与温度,会造成纤维结晶度与取向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能。通过对不同拉伸倍数及不同温度处理的POY的分析,探讨长丝纱的强度、伸长度及沸水收缩率等物理机械性质。
    长丝超喂率对转杯纺复合纱外观与结构的影响
    张海霞;薛元;王善元
    纺织学报. 2005, (6):  27-29. 
    摘要 ( 988 )   PDF (125KB) ( 5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转杯纺复合纱的纺纱原理,并在经过改装的转杯纺纱机上,通过调整涤纶长丝的超喂率生产不同外观和结构的转杯纺复合纱。经纱线外观和结构的测试分析,表明长丝超喂率对转杯纺复合纱中长丝的几何位置和空间形态有显著的影响。
    科研报告
    喷气纺第二喷嘴结构参数的研究
    邢明杰;郁崇文;唐佃花;刘正芹
    纺织学报. 2005, (6):  30-32. 
    摘要 ( 1094 )   PDF (106KB) ( 4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喷气纺第二喷嘴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喷嘴长度、喷嘴内径、喷孔角度、喷孔数目、喷孔直径和吸入口内径等,分析讨论了各参数与成纱强力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找出了较优的参数。
    分析探讨
    基于极坐标下Logistic映射的纹织设计方法
    张聿;王怡;张华熊
    纺织学报. 2005, (6):  33-34. 
    摘要 ( 1089 )   PDF (119KB) ( 3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极坐标下Logistic映射的图形生成原理,借助计算机图形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通过纹织实验,对由此形成的纹织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获得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变化组织的三维外观模拟
    郑天勇
    纺织学报. 2005, (6):  35-38. 
    摘要 ( 759 )   PDF (158KB) ( 4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透孔组织、网目组织、蜂巢组织、凸条组织等变化组织一直是织物外观模拟的难点之一。通过引入凹凸系数的概念,判断相邻组织点之间的重叠趋势,结合浮长线的聚合和分离作用,对机织物结构计算作进一步改进,并使用B样条曲面技术对纱线进行造型,模拟此类织物的三维图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基于互相关函数的织物纬档检测
    包晓敏;汪亚明
    纺织学报. 2005, (6):  39-40. 
    摘要 ( 864 )   PDF (155KB) ( 3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纺织品的生产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产生纬档,从而降低织物的品质。在图像的检测中应用随机过程的互相关性,对织物纬档的检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互相关函数值与2幅图像相似性的关系。把模板图像与目标图像中的子图分别看作2个互不相关的随机过程,互相关函数是描述2个随机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互相关函数的值愈大图像愈相似,否则愈不相似。经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是有效的,并可进一步实现纬档定级的数字化。
    RBF神经网络在织物风格评价中的应用
    曹安照;田丽;陈俊;段争光;毕松梅
    纺织学报. 2005, (6):  41-43. 
    摘要 ( 1044 )   PDF (111KB) ( 4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先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对织物风格进行评价,较之常用的BP神经网络,RBF的识别能力更强,训练时间也大大缩短,对解决织物风格评定问题具有一定的可靠度和精度,在织物风格评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丝/毛混纺织物的同色性染色技术
    汪澜;曾军英;严峻
    纺织学报. 2005, (6):  44-46. 
    摘要 ( 984 )   PDF (136KB) ( 3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性能优良的Lanaset系列染料对丝、毛以及丝/毛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丝/毛混纺织物染色工艺参数对丝和毛之间色差等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实现同色性的最佳染色工艺:pH值4、染色温度80℃、硫酸铵10%、元明粉10 g/L、保温时间50 min。
    纳米TiO2的抗紫外线整理应用研究
    邓桦;忻浩忠
    纺织学报. 2005, (6):  47-49. 
    摘要 ( 993 )   PDF (150KB) ( 5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其整理剂,通过浸—轧工艺将其用于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整理。用扫描电镜对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及整理前、后织物的表面进行了观察,同时测定了整理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而耐久的抗紫外线效果,其UPF≥50;UPF值随整理液中二氧化钛的增加而升高;经50次洗涤后,UPF值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织物的白度、手感等性能较好。
    棉针织物煮漂复合助剂的应用
    王强;范雪荣;余肖儒
    纺织学报. 2005, (6):  50-52. 
    摘要 ( 922 )   PDF (100KB) ( 3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组合煮漂一浴复合助剂、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助剂对棉针织物煮、漂一浴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助剂15.5 g/L,浴比1∶20,在95~100℃下浸渍处理60 min。与传统碱精练-氧漂工艺相比,煮漂复合助剂处理后织物白度和毛效更好,还具有工艺简化、操作简便、废液pH值较低,环境污染小、产品有效成分高、便于运输和储存等优点。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吕彤;吴赞敏;曹明华;陈雷;彭晓军
    纺织学报. 2005, (6):  53-56. 
    摘要 ( 1082 )   PDF (133KB) ( 6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半干法合成出高取代度(DS=0.4)的阳离子淀粉,其反应效率88.89%。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加入量在200~300 mg/L,印染废水的pH值为11时,该阳离子淀粉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能够达到78%,COD去除率能达到90%。
    黄麻/苎麻草坪培植基的透气透湿性分析
    杜兆芳;郭世俊
    纺织学报. 2005, (6):  57-58. 
    摘要 ( 988 )   PDF (132KB) ( 3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以黄麻/苎麻为原料的草坪培植基的透气透湿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面密度、厚度增大,透气、透湿量减少;孔隙率越大,透气、透湿量越大。
    土工布充泥袋用材的保砂性
    朱远胜;靳向煜
    纺织学报. 2005, (6):  59-61. 
    摘要 ( 998 )   PDF (97KB) ( 3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构成土工布充泥袋的材料出发,讨论了2种材料的各自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它们的渗透性和保砂性。指出采用编织土工布与非织造布相复合的方式,既可保持袋体良好的渗透性,也具有良好的保砂性。
    新型保暖服的吸附材料热特性
    孔繁琳;王如竹;吴静怡
    纺织学报. 2005, (6):  62-64. 
    摘要 ( 997 )   PDF (115KB) ( 4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吸附剂分子筛为填充物的保暖服,其特征在于利用分子筛吸附空气中和人体的湿分,以释放吸附热来实现保暖。通过对分子筛的3种样品的吸附试验分析出适合保暖服的样品,并对保暖服进行了热设计。结果表明,平均直径为4.0 mm的圆球形的分子筛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冬季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1 kg吸附剂可满足着装为羽绒服,步行速度大于3.2 km/h的人体在4 h之内的热平衡需要。
    基于接触的蒸汽定型锅应力分析与评定
    陈志平;沈建民;王露芳
    纺织学报. 2005, (6):  65-67. 
    摘要 ( 1024 )   PDF (157KB) ( 3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并与弹性解进行比较。2种方法获得的解相近,齿面接触压力均是从齿两侧向中部逐步降低,沿径向则呈抛物线分布,最大应力都出现在上法兰的齿根部,说明按弹性假设计算的解是合理的。大量工程使用经验也表明,利用弹性接触单元法进行分析的定型锅,能够满足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的要求。
    翻领构成原理与计算新探
    浦冬晓
    纺织学报. 2005, (6):  68-71. 
    摘要 ( 1007 )   PDF (131KB) ( 5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计算翻领松度主要依据实践经验进行设计,一些常见计算翻领松度的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当领面、领座采用一些特定配比值时,用现有一些方法计算易出现误差。通过先计算出领座和翻领的领圈外口线这2个圆的水平半径,再利用两者半径差得到两者的圆周长之差,根据人体结构情况,经合理分配计算,最终得到翻领的变动松度。通过比较和测试,所述的计算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翻领结构设计中易出现的误差,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
    医生职业服饰与其作用效果的关系
    陈国芬
    纺织学报. 2005, (6):  72-74. 
    摘要 ( 1167 )   PDF (133KB) ( 4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服装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医生服饰与其作用效果———病人心理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提出医生服饰应能适应病人心理的服饰理念,以及目前我国医生总体着装有待改进的观点。认为我国病人就医心理日趋成熟后,医生服饰之不足应引起纺织服装业与医学界的共同关注。
    基于产品满意度的中小服装企业排料系统评价
    李国富;华尔天;叶飞帆;徐雪鸿
    纺织学报. 2005, (6):  75-78. 
    摘要 ( 1314 )   PDF (117KB) ( 4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现有服装裁片排料系统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产品满意度的概念,建立了中小服装企业裁片排料系统的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对不同排料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适合中小服装企业的裁片排料系统开发提供依据。
    生产技术
    可适应模块及其在粗纱机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肖新华;史明华;肖放;李斌
    纺织学报. 2005, (6):  79-81. 
    摘要 ( 920 )   PDF (114KB) ( 3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粗纱机变化频繁、客户定制面广等特点,提出了可适应模块的概念。阐述了可适应模块的建模过程并建立了其模型,构建了基于可适应模块的产品方案设计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粗纱机产品方案设计中。从而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定制要求,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阻燃腈纶纱回弹特性与织造的关系
    曹斯通
    纺织学报. 2005, (6):  82-83. 
    摘要 ( 928 )   PDF (101KB) ( 4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阻燃腈纶纱的瞬时拉伸测试,分析重复拉伸条件下腈纶纱的瞬时回弹特性,定量地阐明腈纶纱瞬时拉伸回弹率与经纱开口变形的关系及其对织造加工的影响。
    大麻牛仔面料的研制
    黄翠蓉;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05, (6):  84-85. 
    摘要 ( 1024 )   PDF (105KB) ( 5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确定能体现大麻风格特征的风格定位,选择合适的混纺纱原料,优化设计花型组织和织物的紧密度,结合染色工艺,采用碱变性柔软整理,研制出大麻牛仔面料。新型牛仔面料具有大麻粗犷、吸湿透气、防紫外线等特性,且挺括、质朴、舒爽,有很好的保形性。
    棉纺织工厂工艺CAD系统的开发
    宋新平;李亚滨;崔玉梅
    纺织学报. 2005, (6):  86-88. 
    摘要 ( 1008 )   PDF (114KB) ( 6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棉纺织工厂工艺设计采用手工模式。由于工序长,设备多,致使工艺计算繁琐复杂,效率低下。运用数据流程分析工具建立了系统的逻辑模型,并根据数据处理的实际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了物理模型的设计,开发出一种实用高效的棉纺织工厂工艺CAD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纺织厂纺部、织部的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设备选型、机器配台计算、技术经济分析及工艺文档管理的高度集成化。
    粉体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制备与性能
    武海良;吴长春;李冬梅;王耀
    纺织学报. 2005, (6):  89-90. 
    摘要 ( 930 )   PDF (110KB) ( 5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液体浆料,对所合成的聚丙烯酸液体浆料经沉降、烘干、粉碎制取了粉体聚丙烯酸浆料。系统测试了所合成的聚丙烯酸液体浆料和聚丙烯酸粉体浆料对纯棉、纯涤及涤棉混纺粗纱的粘附力。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制取粉体聚丙烯酸类浆料的方法是可行的。
    G6300型剑杆织机引纬机构分析
    郑智毓;李加林;陶永政
    纺织学报. 2005, (6):  91-92. 
    摘要 ( 1173 )   PDF (105KB) ( 4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MEC-B型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对G6300型剑杆织机引纬机构进行测试,并阐述该机构性能及有关特征数据,还分析讨论了送、接纬剑的动态曲线和工艺参数,该机的纬纱交接为对称交接。
    基于Windows的织机主轴振动性能分析软件开发
    程军红
    纺织学报. 2005, (6):  93-95. 
    摘要 ( 858 )   PDF (117KB) ( 2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传递矩阵理论应用于织机主轴系统的振动性能分析,在Windows平台下,开发了一个织机主轴振动性能分析软件。采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在模块化基础上完成了程序流程图,设计出可以实现多个人机界面、结果可视化的专门软件,并给出了分析实例。
    用普通织机开发花式纱罗产品
    张国辉
    纺织学报. 2005, (6):  96-98. 
    摘要 ( 781 )   PDF (109KB) ( 4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利用普通织机生产花式纱罗织物的方法,包括制作安装第2只织轴,设计产品工艺参数,制作专用钢筘和绞经张力控制系统,纱线的选用,上机图的合理绘制,经纱上浆,准备和织造生产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等。花式纱罗织物生产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好基综提起时,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的量,使其释放出相应长度的绞经纱,满足开清梭口的需要;其次还要选用合适的浆料,并保证浆纱的质量。
    涤纶/竹浆纤维小提花双弹织物的开发
    窦海萍;王玲;姜晓巍;孙世元
    纺织学报. 2005, (6):  99-100. 
    摘要 ( 887 )   PDF (103KB) ( 5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德州学院纺织工程系 山东德州253015 ;2.德棉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253002
    基于嵌入式ARM全自动横机的控制系统
    吕建飞;傅建中
    纺织学报. 2005, (6):  101-103. 
    摘要 ( 1171 )   PDF (128KB) ( 6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织过程中对横机各部件的动作要求,提出采用32位处理器ARM和群组单片机作为嵌入式全自动横机的主控制和从控制,通过并行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使主控和从控达到协调配合,实现嵌入式全自动横机的控制,对所研究的全自动横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予以分析和阐述。
    机织物与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钱程
    纺织学报. 2005, (6):  104-106. 
    摘要 ( 891 )   PDF (108KB) ( 5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自制的一种特殊涤纶纤维湿法非织造布和机织物分别为单层材料,采用射流缠结方法将二者复合在一起,试制出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表明复合材料比复合前的机织骨架材料具有更好的拉伸断裂性能、抗撕裂性及耐顶破性能。
    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制作与性能
    董卫国;黄故
    纺织学报. 2005, (6):  107-108. 
    摘要 ( 1594 )   PDF (92KB) ( 5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种以包芯编带纱为中间体制作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空隙率、拉伸、弯曲性能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研究表明,包芯编带纱既能满足热塑树脂的均匀渗透,又具有良好的三维织造性能;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刚度较低,预拉伸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刚度和弯曲刚度。
    棉织物氧化一浴法前处理工艺
    李连举
    纺织学报. 2005, (6):  109-111. 
    摘要 ( 965 )   PDF (112KB) ( 4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正交试验初步分析了烧碱、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钠在一浴汽蒸法前处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烧碱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使织物强度降幅增大,织物白度和毛效均随着烧碱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过硫酸钠用量增加,织物毛效明显提高,但用量高时织物白度降低;过氧化氢的用量为12 g/L已经足够,用量过大使织物强度降幅大。
    无甲醛耐久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朱平;王炳;王仑;张建波
    纺织学报. 2005, (6):  112-114. 
    摘要 ( 898 )   PDF (113KB) ( 4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一种磷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研究了阻燃剂的合成条件,红外分析确认了阻燃剂的结构,研究了阻燃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该阻燃剂与多元羧酸及酸性催化剂构成阻燃整理体系,整理后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棉织物。对整理织物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大大降低棉织物的热裂解温度,应用时不需要特殊工艺和设备,阻燃效果具有耐久性,可满足多领域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
    知识表达及其在毛纺织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吕志军;项前;殷祥刚;杨建国
    纺织学报. 2005, (6):  115-117. 
    摘要 ( 960 )   PDF (120KB) ( 5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介绍现代设计知识来源的基础上,对智能系统中各种常用的知识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混合知识表达方式实现了纺织工艺设计中的知识重用。
    熨烫工艺影响不同面料服装造型的量化研究
    雷中民;胡茗
    纺织学报. 2005, (6):  118-121. 
    摘要 ( 1007 )   PDF (147KB) ( 4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传统的推归拨熨烫技术,在相应的温度、湿度、压力、时间、冷却方式等条件下,根据人体起伏变化及省缝的服用要求设计实验。对常用的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混纺纤维等11种不同面料,在人体相应的尺寸设计量下进行熨烫,并对其变化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天然纤维面料因其自身良好的特性,在测试中只要控制好基本参数,拨开和归进效果良好,同时面料的长短变化对推归拨的空间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也说明了天然纤维面料通过归拨后在满足人体立体服用需要时有很好的表现,并通过实例得到了证明。合成纤维面料弹性好,吸湿性差,纱线间摩擦因数小,推归拨保形时间短暂,还须加大熨烫时的工艺参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混纺纤维具有2种纤维的长处,保形良好。当然在熨烫时归拨的量化大小还要紧密地和人体骨骼、肌肉相联系,做到有的放矢。
    综合述评
    智能热敏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应用
    胡金莲;范浩军
    纺织学报. 2005, (6):  122-129. 
    摘要 ( 1211 )   PDF (341KB) ( 18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智能热敏聚合物是一种能够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发生预定响应,从而使聚合物特定的宏观性能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的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聚合物为智能热敏聚合物的一种。聚氨酯、聚降冰片烯、反式1,4-聚异戊二烯等均具有形状记忆特性。与形状记忆金属合金相比,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具有质量轻、成本低、形状记忆温度易于调节、易于着色、形变量大、赋形容易,且易于在预定温度下被激发等特点,特别是形状记忆聚氨酯,具有结构-性能易于控制,形状记忆温度选择范围宽(-30~70℃)等优点,因而在生物医学、纺织服饰、玩具、包装、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纺织领域,具有形状记忆的领带、腹带、服装衬里、胸罩、绷带、运动服、军用作战服、登山服、帐篷等以其抗皱、免烫、防水、透湿、保温、定型等多种功能可通过体温或温度自动调节等智能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文对智能热敏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该类材料的结构特征,形状记忆机理及其在纺织、生物医用材料、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形状记忆合金在纺织业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晓霞;胡金莲
    纺织学报. 2005, (6):  130-132. 
    摘要 ( 864 )   PDF (125KB) ( 5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形状记忆合金在各种花式纱线、动感织物中的形状记忆效果,在各种功能织物中的应用。
    棉花成纱品质质量模型的评价
    张丽娟;陈兵林;薛晓萍;熊宗伟;周治国
    纺织学报. 2005, (6):  133-135. 
    摘要 ( 925 )   PDF (108KB) ( 4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研究文献,认为对不同成纱品质质量指标国内外学者均提出过相应的预测模型,尤其对成纱强力模型研究的更多一些。近几年又提出了新的表示成纱品质质量的指标,如纺纱均匀性指数、原棉综合指数等。对其它的成纱品质的质量指标如可纺支数、粗节、棉结等的预测模型研究的比较少,尤其是国内的相关报道就更少。通过对已有模型的评价,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SPA的缘起与运作
    胡敏敏;邬关荣
    纺织学报. 2005, (6):  136-138. 
    摘要 ( 947 )   PDF (106KB) ( 4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PA型成衣品牌营销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自然时尚休闲品牌获得成功的一种销售模式。SPA的缘起是基于以符号消费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消费行为兴起和对生活样式的细分。其运作的模式是通过店铺设计,打造服务营销理念;通过面对面(客户-店铺-工厂)的沟通,建立品牌经营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以店铺为核心的成本精算和生产安排,有效提高经营效率和降低库存,从而拓展品牌价值空间。SPA对我国服装界的借鉴不仅仅在于以服务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差异化“流行零件的组装”和柔软性凸显的商品企划,更在于对生活方式的理解,对后现代主义消费行为的把握上。
    传统裘皮服装服用功能性的流变
    崔荣荣;张竞琼
    纺织学报. 2005, (6):  139-140. 
    摘要 ( 927 )   PDF (106KB) ( 4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裘皮自身的物理特征分析了其服用机能的实用性;从历史发展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传统裘皮服装炫耀等级和地位的功能及向炫耀财富功能的转变;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论证了传统裘皮服装在民国时期追求时尚和审美的演变过程并以此证明了中国服饰文化的流变是顺应潮流的。
    中国纺织工业水污染环境治理对策
    俞亦政;奚旦立;朱嘉敬;龚进礼
    纺织学报. 2005, (6):  141-144. 
    摘要 ( 1002 )   PDF (261KB) ( 4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构成对中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将严重制约我国纺织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我国纺织技术经济现状,为从根本上减轻(或消除)纺织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研究提出了“搭建一个基础结构,构建两个生产平台,强化三个推动力,健全四个支撑体系,抓好五个发展环节”的综合环境治理对策和8条产业政策建议。
    2005年《纺织学报》第二十六卷总目次
    纺织学报. 2005, (6):  145-148. 
    摘要 ( 631 )   PDF (98KB) ( 3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