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电子刊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
刘 军
副主编:
张洪玲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
《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Email Alert
RSS服务
亮点文章
更多...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4-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纤维材料
静电纺锡/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表征
沈桢 胡毅 尹东旭 俞丽娟 陈文祥 宋元泽
纺织学报. 2014, (9): 1-0.
摘要
(
536
)
PDF
(1565KB) (
4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纳米锡(Sn)与聚丙烯腈(PAN)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Sn/PAN纳米纤维膜并进行碳化处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对纤维平均直径、直径分布、Sn在纤维上的存在情况和Sn加入到PAN进行静电纺丝后的结晶程度进行表征,将碳化后的纤维膜直接制成锂离子电池负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纺丝电压升高或固化距离增大,纤维直径减小;当静电纺丝电压为14kV,固化距离为14cm时,纤维平均直径较小,分布最均匀;碳化后纤维变细;Sn加入到PAN进行静电纺丝后发生团聚,结晶程度明显下降;Sn/PAN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储能性能。
纳/微米纤维膜的吸油性及油水分离效果
张光蕾 王祥荣 王晨欢 潘志娟
纺织学报. 2014, (9): 7-0.
摘要
(
665
)
PDF
(1658KB) (
4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水污物是影响环境清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分析了纳/微米纤维膜对大豆油、液体石蜡和白油三类不同油的吸油性和油水分离效果,并与市场用针织超细纤维洁净布、非织造超净无尘布进行比较,综合评价其去油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纳/微米纤维膜的吸油性和油水分离效果明显好于两种市场用洁净布,且纳米级纤维膜对大豆油、液体石蜡、白油的饱和吸油率分别高达15.1g/g、14.9g/g和15.0g/g,对油水乳液中油的去除率接近50%,其次是微米级纤维膜,针织超细纤维洁净布效果最差。
聚电解质用量对模板微粒和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张维 李秋瑾 张健飞
纺织学报. 2014, (9): 13-0.
摘要
(
537
)
PDF
(1793KB) (
4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中空微胶囊在纺织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以掺杂不同浓度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的碳酸钙(CaCO3)微粒为模板,将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和PSS在模板表面交替沉积进行组装,研究PSS掺杂量对模板微粒形貌尺寸及微胶囊负载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其表观形貌和中空结构,利用热失重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PSS的杂化碳酸钙微粒为规则球体,较高的PSS浓度可获得粒径较小的CaCO3微粒,CaCO3微粒中含有PSS量为2.73%~5.12%,微胶囊内截留的PSS含量对其形貌和结构没有影响,真空干燥的微胶囊较热风干燥效果更好,所得的微胶囊对带正电荷的罗丹明B具有自沉积效应。
纺粘非织造用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的可纺性
朱斐超 于斌 韩建 丁新波
纺织学报. 2014, (9): 19-0.
摘要
(
549
)
PDF
(1459KB) (
4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高质量的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LA/PHBV)双组份生物降解纺粘非织造材料,对PLA/PHBV母粒的相对分子量及分布、熔体指数、热学、结晶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PLA/PHBV纺粘纤维的热学和结晶性能作出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PLA/PHBV母粒重均分子量约为120000,分布指数1.99;热失重起始热分解温度285℃,适宜纺粘非织造挤出加工,合适的纺粘加工温度约为210℃。PLA/PHBV熔体在剪切速率小于1000rad/s时,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变化敏感;熔体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纺粘加工工艺对PLA/PHBV原料的热学和结晶性能影响显著,较PLA/PHBV母粒,纺粘纤维结晶度下降明显,但非晶区取向程度提高。
聚偏氟乙烯/聚丙烯复合型疝气补片的制备
余颖娜 杨庆 黄丽媛
纺织学报. 2014, (9): 25-0.
摘要
(
458
)
PDF
(1591KB) (
7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聚偏氟乙烯/聚丙烯复合合型疝气补片的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改性对普通PP织物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织物表面涂覆氟橡胶粘结剂,并将其与PVDF静电纺纤维薄膜毡复合。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氦气对PP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提高其亲水性能;经XPS测定,处理后PP表层的氧含量增加,碳含量降低,亲水性增强;最佳的等离子体改性参数为150W,2min。PP织物与PVDF纤维薄膜毡复合后,断裂强度增大,但断裂伸长率和厚度基本保持不变;复合补片的水通量为11.73mL/min,能满足体液的正常传输;复合补片在50℃温度以下无明显收缩,从尺寸稳定性角度来说用于人体是安全的。
纺织工程
涂碳纤维导电针织物的结构设计及其传感性能
刘焘 邹奉元
纺织学报. 2014, (9): 31-0.
摘要
(
431
)
PDF
(1240KB) (
4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穿戴式柔性织物传感器的开发是智能服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柔性织物传感器的开发结合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织物组合方式来实现,本文选择了柔性、可纺性均优良的涂碳导电复合丝,设计纬平和1+1罗纹两种针织结构制造了柔性织物传感器的雏形,通过对导电针织物样本的反复拉伸,寻找织物电阻的变化与织物拉伸形变之间的关系,分析导电针织物的导电性能和传感性能。研究表明:涂碳纤维导电针织物在拉伸力作用下电阻随着伸长率的增加,电阻逐渐减小,电阻变化近似于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左侧曲线;四种导电针织物中,灵敏度GF最高有1.52,纬平结构针织物的灵敏度大于1+1罗纹,并股纱线针织物比加捻纱线针织物灵敏度高;1+1罗纹组织稳定性与应力松弛特性优于纬平组织。
基于提花技术的横编针织物图案设计与工艺
李晓英 蒋高明 高哲 杨娟 于倩倩
纺织学报. 2014, (9): 36-0.
摘要
(
632
)
PDF
(1534KB) (
4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师开发复杂花型及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的能力,本文以横编技术为依托,重点对提花技术包括嵌花技术的设计应用进行阐述,举出编织实例,并通过STOLL电脑横机的M1 Plus花型准备系统实现;分析编织步骤与技术细节;最后从应用部位、组织结构、纱线选择、技术难度等方面探讨提花图案的设计要点。该项研究有助于提高设计师对提花针织物的设计技巧,为横编提花针织物的设计创新提供借鉴。
聚氨酯涂层面料与黏合衬的配伍性
王朝晖 沈芳芳
纺织学报. 2014, (9): 41-0.
摘要
(
666
)
PDF
(1212KB) (
3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U涂层面料是一种具有防水透湿性能的功能面料,常被用于生产户外运动服装。面料使用粘合衬后弯曲刚性提高,改善了织物的挺括度和成型性。由于PU涂层面料本身具有特殊的防水透湿功能,粘合衬使用不当会影响面料原有功能,本文选用8种PU涂层面料与6种粘合衬进行粘合压烫,对复合织物测试了包括剥离强力、干热尺寸变化率、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外观等基础配伍指标,以及透湿性、拒水性的变化,从而研究PU涂层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性。研究发现,粘合衬胶种是影响剥离强力的主要因素,粘合衬厚度、克重会影响复合织物缩率,粘合衬厚度、克重、涂敷量会影响复合织物的厚度和孔隙率,从而降低透湿性;粘合衬对复合织物水洗外观和拒水性影响不大。
提花水刺非织造布的吸湿扩散性能
田伟 韩旭 邢肖平 祝成炎 冯连芳
纺织学报. 2014, (9): 47-0.
摘要
(
439
)
PDF
(1391KB) (
2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提花水刺非织造布作为医用敷料的适应性,本文对提花及平纹水刺非织造布的吸湿性和扩散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提花水刺非织造布表面存在凸起的颗粒状花纹,使其蓬松性、丰满度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使得提花水刺非织造布具有优于平纹水刺非织造布的吸湿性和扩散性,而随着材料中高白粘胶比例的增大,人造血液在试样上的初始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会相应增大。因此可以认为,纤维配比合适的提花水刺非织造布是现代医用敷料的理想选择。
硅橡胶填充经编间隔织物的抗冲击性能
陆振乾 景晓颖
纺织学报. 2014, (9): 51-0.
摘要
(
448
)
PDF
(1421KB) (
3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经硅橡胶填充后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冲击性能。经编间隔织物具有三维中空结构,面层结构采用六边型网眼组织,具有较大空隙。将A、B组分的硅橡胶调制好后,填充到经编间隔织物的间隔层中经固化后制成不同填充率的复合材料,使用Instron落锤冲击仪对样品进行冲击测试。结果表明,经编间隔织物加入硅橡胶后,刚度变大,载荷承载力明显提高,织物的变形量减少,且峰值的载荷也相应减小。此外,50%填充的复合材料缓冲性能及透气性较完全填充的织物要好。
圆织三维管状碳纤维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
孙志宏 陈阳 周申华
纺织学报. 2014, (9): 56-0.
摘要
(
580
)
PDF
(1304KB) (
4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给圆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建立适当的单元胞体力学模型来预测其工程弹性常数。该模型采用跑道型纤维束截面假设,基于可设计几何参数和单元胞体的组织结构,合理预测了圆织三维管状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和弹性常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拉伸载荷下的力学分析,合理确定了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所得的预测值与理论计算数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细观几何模型以及弹性常数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蜂窝织物棉织物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楼利琴 傅雅琴
纺织学报. 2014, (9): 62-0.
摘要
(
505
)
PDF
(1562KB) (
5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蜂窝组织织物因其独特的结构性能,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优良性能,可被广泛地应用在高技术领域如航天、航空、建筑、信息等产业中。为使蜂窝织物复合材料得到更为合理的应用,本文采用相同的原料和经纬密度织制不同蜂窝类组织织物,以聚氨酯为基体制备蜂窝棉织物/聚氨酯复合材料,并对不同蜂窝组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和冲击强力等进行测试,分析不同组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循环蜂窝织物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力、剥离强度和冲击强力随着蜂窝尺寸的变小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当组织循环K=5和6时,复合材料各项力学性能较好。
小河墓地出土毛织物的纤维劣化分析
周旸 龙博 李菁 杨汝林 李文瑛 吴子婴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纺织学报. 2014, (9): 67-0.
摘要
(
504
)
PDF
(2014KB) (
4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纤维纵向和横截面的不同形貌特征,对小河墓地出土毛织物纤维开展劣化研究,旨在为纺织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形貌分析可知,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毛织物多为羊毛制品,同时由于埋藏年代和污染程度的不同,纤维劣化出现显著差异,不同地层的毛织物纤维存在着四种不同等级的劣化状况。同时通过能谱分析得知氯化物是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据此推测氯化物是导致毛纤维劣化的主要因素。
染整与化学品
细乳液聚合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
关玉 王大同 杜长森 夏恒飞 付少海
纺织学报. 2014, (9): 73-0.
摘要
(
530
)
PDF
(1679KB) (
3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可聚合分散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以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为着色剂对棉织物印花,探讨了粘合剂用量,固色温度和时间对摩擦色牢度的影响。FTIR,TEM及TGA研究结果表明细乳液聚合可以在炭黑表面包覆乳胶粒,制备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作为着色剂较佳印花工艺为粘合剂用量15wt%,固色温度180oC,固色时间150s。相同条件下,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印花织物的K/S值、摩擦牢度明显优于超细炭黑。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段见 何峰 王晓宁 廖青
纺织学报. 2014, (9): 79-0.
摘要
(
470
)
PDF
(1336KB) (
3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两性表面活性剂结构与细胞毒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了四种单长链烷基二甲基丙磺基甜菜碱和三种单长链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对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人宫颈癌细胞(HeLa) 及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CCC-ESF-1)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此两类表面活性剂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且随着脂肪链长度的增加,其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也增大。单长链烷基二甲基丙磺基甜菜碱的细胞毒性小于相同脂肪链长度的单长链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
高浓度活性染料溶液的电导率
俞巨乐 高方容 王建庆
纺织学报. 2014, (9): 85-0.
摘要
(
567
)
PDF
(1107KB) (
6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活性染料溶液电导率的测定,探索了活性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及聚集情况。考察了染料浓度、介质温度及添加剂对染料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及规律。实验表明,活性染料溶液的电导率与染料浓度和温度存在正向递增关系,实验所用各染料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存在一定的临界区间:染料的浓度区间为30-40mmol/L,温度为50℃左右,电导率在该区间前后的变化率存在着差异,主要原因是高浓度条件下染料分子出现聚集,抑制了染料的电离,而提高温度则有利于染料的解聚。染料溶液中添加硫酸钠产生的同离子效应使染料聚集情况加剧,但是染液中的硫酸钠浓度低于3g/L时可提高染液的电导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50℃时对染料溶液稳定性提高有显著效果。
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的染色热力学性能
胡雪敏 张海燕 肖长发
纺织学报. 2014, (9): 90-0.
摘要
(
492
)
PDF
(1323KB) (
2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纤维的形态结构。选用阳离子染料红X-GRL对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纤维进行了染色热力学研究,绘制了染色吸附等温线,计算了阳离子染料红X-GRL在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纤维上的染色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并与腈纶纤维染色热力学参数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红X-GRL在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同为Langmuir型,其吸附机理为单层、定位、化学吸附,阳离子染料红X-GRL与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纤维以库仑力结合;阳离子染料红X-GRL对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纤维的染色亲和力以及染色热和染色熵的绝对值都比对腈纶纤维低。研究结果可为确定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纤维染整工艺提供参考。
活性染料水解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卢声 林杰 程德红 郝旭 路艳华
纺织学报. 2014, (9): 95-0.
摘要
(
536
)
PDF
(1174KB) (
5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水解和未水解活性艳红X-3B染料染色棉织物,通过测试水解和未水解染料溶液的吸收光谱及其染色织物的颜色指标值(L﹡、a﹡、b﹡、c﹡值及K/S值),研究了活性染料和水解活性染料对改性和未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水解和未水解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差较大,染料水解后产生了明显的浅色效应;染料水解影响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及染色织物的颜色和K/S值;棉织物经阳离子非反应性和反应性改性,均会改善染料和水解染料的染色性能,反应型改性剂会显著提高染料和水解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特别是固色率的提高效果非常明显。
棉花中7种烟碱类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谢文 钱艳 侯建波 谢晓磊 潘璐璐 张文华 何建敏 黄超群 董锁拽
纺织学报. 2014, (9): 100-0.
摘要
(
379
)
PDF
(1662KB) (
2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应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级四极杆质谱(LC-ESI-MS/MS)方法测定棉花中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啶虫咪和噻虫啉烟碱类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包括添加同位素内标吡虫啉-D4,乙腈提取。该方法采用正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每种烟碱类杀虫剂各两对离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0~12.5 u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20和40 ug/kg三个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5.9-9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8%;方法检测低限(LOQ)均为10 ug/kg。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内外法规的要求,可用于棉花样品中烟碱类农药残留的确证检测。
服装工程
中山装婚礼服的创新结构设计
赵誉钦 梁惠娥
纺织学报. 2014, (9): 108-0.
摘要
(
962
)
PDF
(1360KB) (
3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中山装款式古板、功能单一、不适宜婚庆场合穿着。论文从服装结构制版角度对传统中山装进行创新设计研究,在保留传统中山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可脱卸式衣领、门襟与袖口的新款中山装婚礼服,并融入喜庆、吉祥的主题元素。重点研究了新款中山装婚礼服的制图依据与具体参数,以及可脱卸式衣领、门襟与袖口等部件的结构制版参数与缝制工艺。提出利用刺绣、珠绣、贝绣等工艺对衣领、门襟和袖口进行适当装饰。设计的中山装婚礼服款式新颖、功能多变、穿着舒适,更适于传统婚礼场合穿着,从而为中山装的创新设计在婚礼服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技术指导。
基于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的女性体型分类
尹玲 张文斌 许才国
纺织学报. 2014, (9): 114-0.
摘要
(
595
)
PDF
(1340KB) (
3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我国服装号型标准中体型分类缺乏年龄段的明确划分,为提高号型覆盖率,分析788名年龄在18-51岁之间的女性体型数据,提取表征女性体型特征的六个重要因子;依据每个类别因子下测量指标的贡献值大小以及各个测量指标的相关程度,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指标作为分类参照量,通过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完成女性体型按年龄段的合理划分,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年龄段的女性体型差异并对相应年龄段的女性形体进行分类,为服装号型的科学修订和结构设计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大胸女青年合体上装基型的建立
邹平 吴世刚 陆鑫 车璐
纺织学报. 2014, (9): 120.
摘要
(
380
)
PDF
(1844KB) (
2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视错觉在女式职业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肖立志
纺织学报. 2014, (9): 127-0.
摘要
(
748
)
PDF
(1551KB) (
6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视错觉原理与人体美感、服装造型及结构关联性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应用不同的视错觉设计方式对女装肩部和胸腰部的美感进行视觉修正和装饰,通过案例类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在不同服装局部造型中适用的视错觉设计方式,即将长度错视用于肩宽和上腰节长度的视觉压缩,将面积错视应用于领宽的视觉压缩或胸部与臀部的视觉扩大,以及将扭曲错视用于强化合体类女装“S”形造型特征上。将视错觉设计方法合理地应用到服装的造型设计中,可以对服装的美感和人体着装效果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结构设计上的不足。
双面全异绣工艺技术与艺术特质的融合
许凡 李湘树 王高媛 赵晶
纺织学报. 2014, (9): 132-0.
摘要
(
531
)
PDF
(1594KB) (
5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面全异绣是湘绣工艺技术与艺术特质达到巅峰的标志,但有关其工艺技术与艺术特质结合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双面全异绣的诸多现存作品为例,从绣稿工艺设计、内容题材表现、画面构图的时空转换、刺绣针法对艺术特质的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双面全异绣高超工艺技术与优良艺术品质完美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保持湘绣的独特艺术特质和刺绣工艺技术是湘绣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机械与器材
基于Fluent的全聚纺不同吸风槽集聚效果数值模拟
刘文龙 徐伯俊 谢春萍 刘新金
纺织学报. 2014, (9): 137-0.
摘要
(
414
)
PDF
(1530KB) (
3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吸风槽对全聚纺集聚效果及纺纱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全聚纺系统集聚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三种不同吸风槽的集聚区气流流动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短斜槽在整个集聚区均对须条产生集聚作用,但有恶化须条条干的可能,且长斜槽的Z轴向速度分量分布不利于集聚效果的产生;直型槽在集聚中区有使须条再次扩散的可能。最后,通过纺纱实验证明了模拟结果及分析的准确性。
双侧四连杆打纬机构动态载荷计算与仿真
邱海飞 王益轩
纺织学报. 2014, (9): 144-0.
摘要
(
361
)
PDF
(1542KB) (
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准确分析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力学特性,将钢筘上的打纬阻力转化为摇轴上的等效扭矩,通过STEP平滑步骤函数来模拟等效扭矩的变化规律,为打纬阻力的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计算出了作用在织机机架上的动态载荷;利用Motion模块的运动载荷输入功能设定边界条件,将动态载荷直接传递至运动构件,有效降低了边界误差对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曲轴、牵手和摇杆的静力学分析结果,为准确认识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力学特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染液吸光度在线检测装置
张建新 徐文杰 许珺
纺织学报. 2014, (9): 149-0.
摘要
(
397
)
PDF
(1336KB) (
3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到染液的浑浊性、多组份、外界背景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原理,采用嵌入式处理器研制了一套染液吸光度检测装置。该装置无需参比溶液,解决了多组份或有背景干扰染液吸光度准确测量的问题。装置对三种染液分别进行试验,获取双单色光透过染液的光强,在线绘制染液的吸光度曲线,从中选取两个最大吸光度并计算其吸光度差,实现最大程度消除背景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发现,该装置测定的染液吸光度误差小、准确度高,为在线染液浓度测量提供了一种研究途径。
综合述评
相变材料微胶囊在蓄热调温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
阎若思 王瑞 刘星
纺织学报. 2014, (9): 155-0.
摘要
(
672
)
PDF
(2766KB) (
6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相变材料微胶囊通过纺丝法包埋于纤维内部,或通过浸轧法、涂层法等方法整理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是实现纺织品蓄热调温功能的一类重要方法,也是目前蓄热调温智能纺织品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微胶囊性质的主要因素,以及此类微胶囊与纺织品的复合技术,系统介绍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在蓄热调温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从而为智能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指导。
复合材料用三维机织物成型性的研究进展
徐艺榕 孙颖 韩朝锋 陈利 李嘉禄 潘宁
纺织学报. 2014, (9): 165-0.
摘要
(
443
)
PDF
(2246KB) (
4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机织物机上直接成型近净尺寸预制件或织物复合成型异型结构件的成型机理,分析机织物在成型三维曲面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力学变化,提出了机织物成型性的四种评价方法。分别研究了四种成型性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原理等,并指出了目前仅有的四种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今后完善机织物成型性评价方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