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6-07-15
    纤维材料
    处理条件对天然绿色棉色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胡维 严猛 陈丽灿 唐志荣 周文龙
    纺织学报. 2016, (07):  1-6. 
    摘要 ( 406 )   PDF (1375KB) ( 1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天然绿色棉色素含有多酚类物质以及其结构的不稳定性,采用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法,探讨温度、光辐射、酸碱条件对绿色棉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碱条件对绿色棉色素的抗氧化影响较大。经pH 值为13 的碱溶液处理后,色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下降至2. 97%,调回中性后,自由基清除能力恢复至原先的81.38%,说明碱性条件导致抗氧化性的消失大部分可以恢复。结合紫外光谱可以看出,碱性条件下色素主体结构不变,但部分组分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破坏。光辐照对天然绿色棉色素的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日晒5d 后,绿色棉色素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57.10%。高温150 ℃处理1h 对绿色棉色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影响不大。

    玉米苞叶及其纤维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王晓婷 程隆棣 刘丽芳
    纺织学报. 2016, (07):  7-12. 
    摘要 ( 538 )   PDF (1396KB) ( 2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玉米苞叶资源,采用数字式织物厚度仪、电子织物强力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基本测试。通过测试与分析发现:玉米苞叶厚度及横纵向抗拉强度随苞叶层数由外至内逐渐降低;玉米苞叶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经化学处理后的纤维,其纤维素含量达到43.79%,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有所降低;玉米苞叶表面凹凸不平,有随机分布的孔洞,单纤维横截面形状不规则且内部有大中腔,纵向表面较为光滑平整;玉米苞叶结晶度约为38.90%,纤维结晶度为57.85%,二者均表现为纤维素Ⅰ的晶体结构。

    机械采收方式对新疆棉品质的影响
    田景山 王文敏 王聪 牛玉萍 罗宏海 勾玲 张亚黎 张旺锋
    纺织学报. 2016, (07):  13-17. 
    摘要 ( 261 )   PDF (1090KB) ( 2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新疆棉区纤维品质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新疆棉区机采棉和手采棉纤维品质的差异,探讨通过品种选育及全疆品种布局实现改善原棉品质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在机采棉和手采棉间无显著性变化;机采棉纤维比强度、整齐度及纺纱一致性指数较手采棉显著降低,其中比强度和纺纱一致性指数在试验点变化较大,最大降幅可达11.3%和25.8%,且有62.5% 的品种显著降低。短纤维率的变化最为明显,机采棉较手采棉增加了51%,试验点和品种间最大增幅分别达90% 和130%。因此,选择适宜机采的品种及合理的品种布局是改善新疆棉花品质结构的主要途径。

    棉纤维集合体电流弛豫的影响因素
    贾高鹏 曾春梅
    纺织学报. 2016, (07):  18-21. 
    摘要 ( 265 )   PDF (899KB) ( 2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测试棉纤维电导性能和回潮率,利用自制散纤维压缩装置以及LabVIEW的电流测试系统,研究了体积密度、电压、相对湿度以及温度对棉散纤维集合体电流驰豫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随着体积密度的增加,棉纤维集合体电流从峰值到稳定所需时间增加;随着测试电压的升高,纤维电流从峰值到稳定所需时间缩短;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纤维电流从峰值到稳定的时间缩短;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电流从峰值到稳定所需时间缩短。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得纤维电导,测试时间需要根据棉纤维的集合状态,所施加的电压,空气温湿度而定。

    云南野生牛角瓜纤维的吸湿与吸水性
    崔玉梅 程隆棣 肖远淑
    纺织学报. 2016, (07):  22-27. 
    摘要 ( 469 )   PDF (1494KB) ( 3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云南野生牛角瓜纤维的吸湿与吸水性能,测试了这种纤维的标准回潮率、吸放湿曲线及吸水率,建立了吸、放湿回归方程和吸、放湿速率回归方程,并与棉纤维比较。结果显示:牛角瓜纤维比棉纤维有更好的吸湿性,其标准回潮率为11.4%。牛角瓜纤维的吸湿滞后性大于棉,其吸、放湿行为可以用指数模型描,放湿速率显著高于棉纤维,吸湿与放湿平衡时间的差异更大。牛角瓜纤维比棉纤维的吸湿量和吸、放湿速率明显高,将使其织物有更好的穿着舒适性。牛角瓜纤维和棉纤维都表现出不易浸润的特性,但牛角瓜纤维的吸水率(133.62%)明显高于棉(74.98%),有作为吸水材料的潜在价值。

    超声时间对聚偏氟乙烯/SiO2平板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吴清涛 王北福 姜洪涛 聂立宏
    纺织学报. 2016, (07):  28-33. 
    摘要 ( 620 )   PDF (1507KB) ( 2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得到性能稳定的平板膜,将纳米粒子SiO2 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含有纳米SiO2的乳液进行超声波分散,利用超声空化作用使得纳米粒子分散均匀,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出PVDF超滤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不同超声时间对膜结晶度的影响,采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考察膜的官能团结构有无变化,并对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时间并没有改变膜的结晶度,但是微观结构不同。测试了膜的亲水性、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结果表明,亲水性、力学性能、纯水通量均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先达到最佳值随后开始减弱,超声时间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热分解性能
    张静静 王颖 宋丹 国凤敏 陈超
    纺织学报. 2016, (07):  34-38. 
    摘要 ( 1947 )   PDF (1058KB) ( 3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多次线性回归统计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非等温热分解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的热分解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计算得到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运用动力学方程预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特定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即热分解转化率、温度及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初始分解温度高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但热分解速率较快,这主要与二者的链结构和热分解产生的物质有关。

    凉爽锦纶纤维的热湿性能
    张海霞 张喜昌
    纺织学报. 2016, (07):  39-43. 
    摘要 ( 604 )   PDF (1086KB) ( 2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凉爽锦纶纤维的热湿性能,测试分析了纤维的细度不匀、拉伸性能、摩擦抱合性能、沸水收缩率和含油率等基本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差热分析、热重分析、降温实验、吸湿实验和放湿实验分别研究了凉爽锦纶纤维的热性能、降温性能和吸放湿性能。结果表明,凉爽锦纶纤维的细度不匀、拉伸性能和摩擦抱合性能比普通锦纶略差,沸水收缩率和含油率与普通锦纶相似;凉爽锦纶纤维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与普通锦纶存在一定差异,在织造、染整等加工过程中的控制温度应低于370 ℃;凉爽锦纶纤维的降温性能、吸放湿性能均优于普通锦纶。

    纺织工程
    基于环锭纺的数码纺纱方法
    高卫东 郭明瑞 薛元 杨瑞华 王鸿博 周建
    纺织学报. 2016, (07):  44-48. 
    摘要 ( 378 )   PDF (1554KB) ( 2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扩展环锭纺纱产品种类,通过对环锭纺细纱机后罗拉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并借助程序控制的伺服电动机驱动,使后罗拉控制纤维喂入由单一钳口变为多个钳口,且各钳口的喂入速度单独可调,从而实现多根粗纱以不同速度的异步喂入,纺成的细纱具有线密度和纤维混纺比例可以沿长度方向变化的特点(这种纺纱方法称为数码纺纱)。在构建三通道粗纱数码纺纱系统的基础上,以色纺为例,给出了数码纱品种的分类方法,并就混色纱、渐变纱、段彩纱、竹节纱、彩节纱和双变纱6 类产品的变化特征作了分析。数码纺纱方法在加工柔性和品种多样化方面显示出特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黑牦牛绒氧化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可纺性
    刘婵 谢春萍 刘新金 曲华洋 徐伯俊
    纺织学报. 2016, (07):  49-54. 
    摘要 ( 341 )   PDF (1414KB) ( 2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黑牦牛绒氧化脱色对纤维性能及纺纱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其氧化脱色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H2O2 浓度为25 g/L,焦磷酸钠浓度为5 g/L,温度75 ℃,时间90 min,溶液pH值为8.5。通过对比分析脱色和未脱色纤维性能,并分别采用全聚纺和四罗拉网格圈紧密纺纺制20.83 tex纱线进行性能测试,进一步研究脱色牦牛绒纤维的可纺性能。结果表明:脱色后,牦牛绒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面鳞片结构破损;当采用同一方法纺相同支数的纱线时,脱色牛绒较原色牦牛绒纱线条干和强伸性变差;采用不同方法纺相同线密度纱线时,全聚纺纺制的脱色牛绒纱线较四罗拉网格圈紧密纺强力低、条干优。

    经编织造对短纤纱力学性能的影响
    胡瑜 缪旭红
    纺织学报. 2016, (07):  55-60. 
    摘要 ( 238 )   PDF (1473KB) ( 2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扩大短纤纱在经编领域的应用以及经编面料的研发,对短纤纱在经编织造过程中的损伤因素进行了探讨。以73.8dtex紧密赛络纺涤纶短纤纱为原料,测试不同导纱部件以及编织速度、织物组织延展线长度对短纤纱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纱线编织行进路径中,经过的每个器件都会使短纤纱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经过导纱梳后的纱线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经过分纱梳后的纱线;随着机速的提升,短纤纱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断下降,并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织物组织延展线的增长,短纤纱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增加的趋势。

    Red-Green-Blue分色域仿真的数码提花织物设计
    张爱丹 周赳
    纺织学报. 2016, (07):  61-65. 
    摘要 ( 375 )   PDF (1250KB) ( 1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Red-Green-Blue(RGB)分色模式不能直接作为数码提花织物分色模式的问题,通过对RGB色彩模式下单一色彩通道显色色域的分析,研究了三色通道对应的纱线色彩选择范围。并结合一组经三纬组合全显色织物组织结构,进行了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实践,之后对织物显色效果进行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R、G、B分别对应蓝、红、黄三色纬的规则,直接使用经RGB三色通道分色产生的灰度图进行提花织物设计,可基本实现图像色彩的对应显色;而各灰度图明度值分别适度提高之后,可满足三色仿真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要求,为充分利用RGB色彩模式的分色设计价值提供了参考。

    三维横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及其性能
    李晓英 蒋高明 马丕波 聂小林
    纺织学报. 2016, (07):  66-70. 
    摘要 ( 289 )   PDF (1332KB) ( 3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曲面复合材料,采用新型三维曲面间隔结构,在电脑横机上用芳纶纱编织了带有双层罗纹连接中间层的横编间隔织物,探讨了编织步骤和编织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间隔织物纬向的2个表层衬入芳纶增强纱,改进了织物的力学性能。通过调整编织程序,开发出不同曲率的间隔织物。在英斯特朗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有增强纱和无增强纱织物的横、纵向拉伸性能,比较分析这2种织物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增强纱的三维横编间隔织物横向、纵向拉伸应力增加明显,变形较少,织物尺寸稳定。

    聚四氟乙烯/芳纶破斜纹织物衬垫拉伸性能数值仿真
    王占山 吕利叶 张佳丽 杨育林 张芳芳
    纺织学报. 2016, (07):  71-76. 
    摘要 ( 419 )   PDF (1524KB) ( 3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自润滑关节轴承织物衬垫的拉伸性能,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通过进行切片试验,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纤维截面形态,对截面形貌轮廓尺寸进行测量计算,得到了纤维束的几何参数,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织物衬垫增强相单胞模型;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方法和周期性边界条件,研究了织物衬垫拉伸性能,利用ANSYS得出了聚四氟乙烯(PTFE) / 芳纶(Kevlar)混织破斜纹衬垫的拉伸弹性常数;并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与拉伸试验结果对比,结果相差约20%,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废旧羊毛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吸声性能
    栾巧丽 邱华 成钢 葛明桥
    纺织学报. 2016, (07):  77-81. 
    摘要 ( 358 )   PDF (1255KB) ( 2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废旧羊毛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利用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以废旧羊毛纤维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羊毛非织造材料。通过使用传递函数法和驻波管法,对羊毛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声波频率为250-6300 Hz范围内,材料的厚度、密度和空腔深度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非织造材料吸声性能优异,对高频的吸声性能优于低频;在中低声波频率,随材料厚度、密度和空腔深度的增加,其吸声性能越好。材料厚度和空腔深度是影响羊毛非织造材料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增加空腔深度提升材料的吸声性能,是较为经济合理的办法。

    染整与化学品
    正二十烷/海藻酸钠微胶囊的锐孔-凝固浴法制备
    王瑞 陈旭 吴炳洋 李孟轩
    纺织学报. 2016, (07):  82-87. 
    摘要 ( 697 )   PDF (1411KB) ( 2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织物的调温性能,采用锐孔凝固浴法,以正二十烷为芯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相变微胶囊。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试手段对相变微胶囊的外貌形态和热性能进行分析。得到制备正二十烷/ 海藻酸钠相变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2.5%,CaCL2的质量分数7.0%,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 3。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相变微胶囊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56.7 μm,相变潜热为117.3 J/g,微胶囊的耐热性能良好,明显地改善了织物的调温性能。

    棉织物低温氧漂活化剂的制备
    崔双双 张艳 高加勇 蒋谨繁 左梦迪 阚璇 许长海
    纺织学报. 2016, (07):  88-92. 
    摘要 ( 966 )   PDF (1061KB) ( 2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克服棉织物的常规氧漂工艺能量消耗大,对棉纤维损伤严重等问题,采用一锅合成法制备氧漂活化剂N?(4?(三乙基铵甲撑)苯酰基)己内酰胺氯化物(TBCC),对过氧化氢(H2O2)进行活化,在近中性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低温漂白。采用一锅合成法制备的TBCC 得到核磁共振氢谱的验证。与常规合成法相比,一锅合成法可使TBCC 的终产率提高35.2%;漂白实验结果表明,2 种方法制备的TBCC 具有相同的漂白效果。与常规氧漂工艺相比,TBCC 活化H2O2 工艺可提供棉织物等同的白度;虽然漂白棉织物的吸水性略差,但在漂白中避免了化学损伤。一锅合成法制备TBCC 具有操作简单,流程短,能耗低、产率高的优点,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铜颗粒增效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性能及其应用
    杨宏林 项伟 董淑秀
    纺织学报. 2016, (07):  93-98. 
    摘要 ( 496 )   PDF (1407KB) ( 2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活性染料深色织物湿摩擦牢度,在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混合体系中制备了铜颗粒增效湿摩擦牢度提升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测试其粒径,研究了其作为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铜颗粒增效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平均粒径为2472 nm,改性铜微粒在水溶液中呈石榴状聚集。浸轧法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湿摩擦牢度提升剂质量浓度20g/L,pH 值5~6,焙烘温度110 ~120 ℃,焙烘时间2 min。当活性染料用量分别为6%、8%(o.w.f)时,经铜颗粒增效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整理后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提高1~1.5 级。

    氦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棉织物的疏水改性
    张严 李永强 邵建中 邹超 谭道明
    纺织学报. 2016, (07):  99-103. 
    摘要 ( 424 )   PDF (1275KB) ( 2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赋予棉织物疏水性能,采用氦为气氛的低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棉织物进行一步法接枝聚合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考察氦等离子体处理压强、时间和功率对棉织物接枝聚合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接枝率的影响,并对氦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棉织物进行红外光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扫描电镜和疏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氦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棉纤维表面被一层均匀、致密的薄膜包覆,并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2 ~3 min、压强为20 Pa、功率为80W时,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单体在棉织物上接枝增重率为4.52%,织物的水接触角可达150°;红外光谱和XPS 分析表明棉织物表面引入了新的Si—O 键和Si 元素。

    纳米ZnO整理对蚕丝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刘慧 徐英莲
    纺织学报. 2016, (07):  104-108. 
    摘要 ( 484 )   PDF (1100KB) ( 3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蚕丝织物防紫外线性能,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制备纳米ZnO水溶胶,对织物进行防紫外线整理。使用Lambda90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波长280~400 nm范围的紫外线透过率,以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和UPF值作为其防紫外线性能的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探讨纳米ZnO整理蚕丝织物的最优整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ZnO质量浓度对整理后织物的UPF值影响最大,其次是偶联剂质量浓度、超声振荡时间;优化工艺条件为纳米ZnO质量浓度取18 g/L、偶联剂质量浓度取12 g/L、超声分散时间取20 min;整理前后织物的平均紫外线透过率由27.09 %降低到2.46 %,UPF从2.624增加到35.428;纳米ZnO整理织物具有较优的抗紫外线持久性。

    苯并三唑结构紫外线吸收剂对蚕丝耐光稳定性能的影响
    王宗乾 郦金炯 张胡林
    纺织学报. 2016, (07):  109-114. 
    摘要 ( 361 )   PDF (1352KB) ( 1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蚕丝织物的耐光稳定性能,采用苯并三唑结构紫外线吸收剂UV-FAST W(简称UVFW)对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蚕丝进行紫外光照实验,测试了蚕丝的光照黄变历程,分析了UVFW浓度对蚕丝光黄变与光脆损的影响,探讨了UVFW处理蚕丝的湿牢度问题,同时还研究了UVFW对染色蚕丝颜色指标与光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浓度UVFW处理的蚕丝,光稳定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继续增加UVFW浓度,蚕丝的光稳定性能提升不明显,且UVFW浓度增加将降低蚕丝的初始白度;UVFW处理蚕丝的湿处理牢度需进一步提升,水洗后蚕丝光稳定性能明显下降;UVFW对染色蚕丝的颜色指标与光色牢度均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与染料有关。

    服装工程
    织物定伸长力与弹力服装宽裕量的关系
    陈丽华
    纺织学报. 2016, (07):  115-0120. 
    摘要 ( 458 )   PDF (1224KB) ( 1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织物定伸长力与弹性服装宽裕量的关系,选用20种服装常用弹力针织物,对其拉伸率分别为10%、20%、30%、40%、50及60%时的拉伸力及其服装压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对弹性针织物定伸长力与服装压力、定伸长力与拉伸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定伸长力与服装压力、定伸长力与拉伸率均显著相关,且均为显著线性回归;测试弹性针织物的定伸长力,根据弹性针织物定伸长力与服装压力、定伸长力与拉伸率的回归模型,以及弹性针织物拉伸率与服装宽松量的关系预测服装的宽松量范围。研究结果可为快速预测压力舒适的弹性服装宽裕量提供理论参考,对合体舒适弹性服装的设计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凉山彝族男裤的形制及结构特征
    赵敏 张廷廷 王英 阿牛史日
    纺织学报. 2016, (07):  121-125. 
    摘要 ( 720 )   PDF (1189KB) ( 3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利于彝族服饰文化和制作技艺的传承,通过对凉山西昌、昭觉、美姑、越西、布拖、甘洛、喜德等地彝族服饰的田野考察,搜集了所地、什扎、依诺3个语言区的小、中、大裤脚彝族男裤的实物、图片、相关参数,对当地彝族村民、服饰工匠及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录音,了解彝族男裤制作工艺。通过对彝族男裤形制结构特征的分析,并采用衣片拆解还原的方式,绘制出小、中、大裤脚彝族男裤的平面款式图、结构分解图,并结合彝族的文化、历史、习俗和彝族男裤的尺寸信息等进行解析说明,以此了解凉山彝族男裤的形制及结构特征,使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及技艺得以准确记载,供后人参考。

    传统荷包边饰艺术分析
    夏婷婷 崔荣荣 廖春妹
    纺织学报. 2016, (07):  126-130. 
    摘要 ( 508 )   PDF (1401KB) ( 2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复原传统荷包工艺艺术的边饰工艺,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台州刺绣博物馆300余件荷包传世藏品的边饰进行分类研究,发现荷包边饰主要有编织带镶边、布条滚边和股线绣边3种基本形式。其中,织带镶边在葫芦荷包、扇套、眼镜袋等荷包中常见;布条滚边在江南腰包中最为普遍;股线绣边工艺最复杂,在装饰性强的方荷包、圆荷包中应用最多。可见,风格粗犷的大型荷包以布条滚边为主,精细绣花的小型荷包多以绣边装饰,织带镶边则具有一定的装裱作用。荷包边饰艺术融合了传统纹饰设计、配色、编织与刺绣等工艺。边饰选择遵循衬托点缀和功能适宜原则,荷包的造型类别、装饰风格以及制作材料共同决定了荷包边饰类型。

    机械与器材
    喷气织机打纬机构及墙板的振动特性
    金玉珍 胡小冬 林培锋 胡旭东
    纺织学报. 2016, (07):  131-136. 
    摘要 ( 510 )   PDF (1337KB) ( 2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喷气织机四连杆打纬机构随着转速的不断提高而引起的强烈振动和噪音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打纬机构及墙板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四连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有限元法分析四连杆打纬力对织机墙板振动的影响,建立打纬机构的曲柄旋转角度与打纬力、织机墙板最大振动应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最后确定织机墙板上最大振动以及最大应力产生的位置。结果表明,墙板发生共振的频率约为44.5 Hz,与喷气织机主振频率非常接近,墙板的最大振动主要集中在打纬机构附近,而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墙板中部和下部附近,并非墙板的最大振动处。

    用于碳纤维织物的多层织机经纱张力检测方法
    鲁喜 杨建成
    纺织学报. 2016, (07):  137-141. 
    摘要 ( 333 )   PDF (1060KB) ( 1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经纱张力的控制精度,防止碳纤维在送经机构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因自身质量下垂,导致经纱张力控制精度不高对织物质量造成影响,结合现有的经纱张力控制方法,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信息融合综合算法。根据神经网络得到的权值函数,以多层织机的送经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在多层织机送经机构的不同位置安装张力传感器,通过无线信息采集系统,对经纱张力进行在线多点检测,然后将检测的张力信号进行模糊信息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识别准确率优于单传感器,提高了用于碳纤维织物的多层织机经纱张力的控制精度。

    管理与信息化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喷气涡流纺纱线质量预测
    谷有众 高卫东 卢雨正 刘建立 杨瑞华
    纺织学报. 2016, (07):  142-148. 
    摘要 ( 304 )   PDF (1277KB) ( 1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熟条质量对喷气涡流纺纱线质量的影响,建立了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预测模型。模型的输入端参数为熟条的4项指标(条干CV值、回潮率、定量和定量不匀率),分别对19.7tex 和11.8tex的涤纶/粘胶(67/33)喷气涡流纺纱线进行强力和条干CV值预测试验,同时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作对比试验。2种模型预测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比BP神经网络模型高得多,更适用于描述熟条质量与喷气涡流纺纱线质量(单纱强力和纱线条干CV值)间的非线性关系。

    应用混合种群遗传神经网络的精梳毛纺工艺参数反演模型
    杨建国 熊经纬 徐兰 项前
    纺织学报. 2016, (07):  149-154. 
    摘要 ( 215 )   PDF (1454KB) ( 1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精梳毛纺工艺参数反演模型收敛性和稳定性不理想、泛化性能差、反演精度低等问题,以及标准遗传算法(SGA)应用于复杂优化问题时存在早熟收敛等缺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一种混合种群遗传人工神经网络(MPG-ANN)反演模型,首先以混合种群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来建立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毛纱CV值建立混合种群遗传算法反演模型,用来反演精梳毛纺生产过程工艺参数.以纺纱车间大量现场工艺检测数据为对象,并以工艺参数毛条含油量及细纱牵伸倍数进行反演验证,结果表明MPG-ANN模型反演精度达97%,相比于标准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SGA-ANN)模型提高4%,同时反演结果波动幅度相比于SGA-ANN模型降低了6.28%.该方法可为精梳毛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对纺织企业新产品工艺开发设计的快速决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维纬编提花织物的计算机仿真及系统实现
    金兰名 蒋高明 丛洪莲
    纺织学报. 2016, (07):  155-161. 
    摘要 ( 281 )   PDF (1852KB) ( 1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三维纬编提花织物在仿真速度及真实感模拟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从曲面模型入手建立基于Unity3D平台的织物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三维织物的曲面数据采集和坐标数据统一,实现三维模型、纹理数据的建立和导入,针对复杂提花织物提出一种三因素模拟算法控制织物模型凹凸效果。确定下陷深度、迭代次数和影响范围3个参数,最大限度地与实际织物真实数据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维引擎Unity3D实现三维模型数据与二维空间数据整合和三维虚拟展示。与线圈仿真相比较,该系统以织物真实数据为基础,可较好地实现具有三维效果的纬编提花织物的预测与仿真,且效率较高。

    综合述评
    丝素基伤口敷料研究进展
    高保东 张岩 唐文超 赵诏 王鑫 徐水 朱勇
    纺织学报. 2016, (07):  162-168. 
    摘要 ( 316 )   PDF (1640KB) ( 3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丝素基伤口敷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静电纺技术制备含功能性物质的理想伤口敷料。添加纳米金属和抗生素等功能成分虽可增强敷料的抗菌性,却引发了细胞毒性与抗药性,威胁生物体安全。基于此,从创造微湿伤口环境、增强抗菌性能、支持细胞生长和刺激伤口愈合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新型技术、复合多组分材料和功能成分制备丝素基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以多组分天然材料为基材,利用新技术制备添加天然抗菌药物敷料的广阔前景,以期为丝素基伤口敷料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