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6-09-15
    纤维材料
    β-环糊精/聚丙烯酸酯纳米纤维膜的耐水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捕集
    刘明 薛袁 蔡银莲 朱益清 李梁斐 郑春玲
    纺织学报. 2016, (09):  1-5. 
    摘要 ( 601 )   PDF (1295KB) ( 2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得到一种可捕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耐水型过滤膜新材料,将β-环糊精(β-CD)与聚丙烯酸酯(PA)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β-CD/PA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所制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探讨了β-CD含量对其表面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铜、铁等重金属离子的捕集能力。最后,通过捕集前后的SEM图初步分析了其捕集机理。结果表明,PA膜在40min后的吸水率维持在8%,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当PA浓度为10%时,纳米纤维膜中单丝间的相互粘结情况随β-CD含量的增大有显著改善。PA浓度为10%,β-CD浓度为50%(相对于PA)时,纳米纤维膜对铜、铁离子的捕集量可分别达到82.0、219.5mg/g。捕集铜离子后的纳米纤维膜表面有明显的离子富集。

    二醋酸纤维素与増塑剂熔融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叶晋浦 朱庆松 李晓俊 肖长发
    纺织学报. 2016, (09):  6-11. 
    摘要 ( 728 )   PDF (1514KB) ( 3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大幅降低二醋酸纤维素(CDA)的熔融温度,利用哈克转矩流变仪分别制备了CDA/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CDA/ 二甲基亚砜(DMSO)和CDA/ [EMIM]Ac/ DMSO 3 种体系,分析了这3 种体系制备过程中温度及转矩与时间的关系,并利用X 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和流变仪等研究了这3 种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EMIM]Ac 对CDA 具有良好的增塑作用,CDA/ [EMIM]Ac 体系可形成均一相态;DMSO 对CDA 增塑作用较弱,CDA 在DMSO 中既不能溶解也不能熔融,其以溶胀态分散在CDA/ DMSO 体系中;以DMSO 代替部分[EMIM]Ac,不仅可降低成本,更能促进[EMIM]Ac 的增塑作用;CDA/ [EMIM]Ac 及CDA/ [EMIM] Ac/DMSO 2 种体系的热分解温度虽远低于原料CDA,但又远高于它们各自的熔融流动温度,熔融加工稳定性好。

    甲醇蛋白改性粘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刘东奇 王喆 王翔 尹翠玉 张宇峰
    纺织学报. 2016, (09):  12-15. 
    摘要 ( 274 )   PDF (926KB) ( 2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粘胶纤维的附加值,利用甲醇蛋白与粘胶原液共混制备了甲醇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并使用凯氏定氮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纤维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甲醇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普通粘胶纤维相比,甲醇蛋白改性粘胶纤维的结晶度降低,截面异形度略有降低,锯齿型趋势减弱,光泽略有变暗,纤维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也降低;由于甲醇蛋白的引入可赋予其蛋白纤维的特征,从纤维的红外图谱观察和纤维含氮量测试结果推测已经成功制得了甲醇蛋白改性粘胶纤维。

    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的过滤和力学性能
    王敏 韩建 于斌 朱斐超 Solitario Nesti 宋卫民
    纺织学报. 2016, (09):  16-20. 
    摘要 ( 611 )   PDF (1286KB) ( 3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过滤和力学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孔径、过滤性能、拉伸性能以及撕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双组分纤维呈中空橘瓣状,纺粘水刺材料表面纤维大部分裂离为超细纤维,中间层纤维基本为完整的中空结构;纺粘水刺材料的平均孔径为7 ~ 10 μm,且随着纤网面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过滤效率对应提高;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拉伸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力影响显著,随着纤网面密度的提高,上述力学性能指标均逐渐增大,但受到铺网加工方式影响,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力学性能差异仍较大。

    纺织工程
    生丝线密度检验精密度的评价与测定
    许建梅 周颖 李淳 伍冬平 白伦
    纺织学报. 2016, (09):  21-25. 
    摘要 ( 304 )   PDF (1193KB) ( 2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评价采用生丝线密度仪进行线密度检验的精密度(即重复性与重现性误差),掌握样本的非均质性对检验结果精密度的影响程度,获得抽样数量为200绞100回(112.5m)时不同规格生丝纤度检验的精密度数据,设计了2种试验方案进行精密度的测定。一是采用同一样本进行5个实验室间的循环比对试验;二是由5个实验室分别对同一批丝的不同样本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同一样本进行检验时试验精密度水平很高,重复性与重现性平均误差变异小于3%,而采用不同样本时,平均误差变异达到了10%左右,表明生丝样本的非均质性对生丝线密度检验精密度的影响较大,应用该方法进行精密度评价和测定是应考虑样本的非均质性,以便真实的反映实际检验的精密度水平。

    利用表里接结结构的双面异效小花纹织物设计
    黄紫娟
    纺织学报. 2016, (09):  26-30. 
    摘要 ( 330 )   PDF (1189KB) ( 1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小花纹织物一般只具有单面效应的问题,通过对双面异效小花纹设计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表里接结结构的双面异效小花纹织物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通过双面小花纹组织和配色模纹两种途径完成。第1种途径首先设计织物正反面小花纹组织,然后通过表里接结的方式将织物正反面连接起来;第2种途径首先设计织物正反面组织,然后将组织分别与正反面色纱配合形成双面配色模纹小花纹,最后通过表里接结的方式将正反面连接起来。这2种途径均应用表里接结的设计原理,且织物正反面设计时相对独立,突破了重组织的限制。

    棉/不锈钢长丝机织物的电磁屏蔽及折皱回复性能
    段永洁 谢春萍 刘新金
    纺织学报. 2016, (09):  31-36. 
    摘要 ( 335 )   PDF (1724KB) ( 1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组织结构与磨损对织物屏蔽性能的影响,以及不锈钢长丝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使用自制的棉/不锈钢长丝包芯纱织制了3种不同组织的机织物,测试了织物在0.3~1 500 MHz频段上的电磁屏蔽性能,并使用平磨仪对各织物分别摩擦60、120、180、240 及300次后,测试了织物磨损后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采用视频序列法测试了织物的动态折皱回复角。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对电磁屏蔽性能有一定影响,平纹组织结构紧密,屏蔽效果好;经过若干次磨损后,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先小幅升高后逐渐降低;相同磨损条件下,试样耐磨性越好,屏蔽效能的降低幅度越小;由于不锈钢长丝的加入使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降低,可以采用浮长更长的组织改善织物起皱现象。

    应用ABAQUS的织物热传递有限元分析
    吴佳佳 唐虹
    纺织学报. 2016, (09):  37-41. 
    摘要 ( 814 )   PDF (1279KB) ( 3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拓展机织物热舒适性设计、评估和优化的思路,提供一种有效预测织物热阻的方法,基于织物的三维模型及传热学理论,对织物系统进行一维热传递的数值模拟,得到织物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特征。利用显微图像及切片技术获取织物几何结构参数,建立平纹织物的几何模型,并与纱线周围静止空气装配,构成织物系统的三维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根据模拟环境设置边界条件与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数值解。最后通过模拟皮肤散热的恒温平板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织物外表面温度的模拟值与实验值随时间变化的一致性较好,理论热阻值与实验热阻值相对误差为3.9%,二者吻合度较高。

    组织工艺参数对经编送经量的影响
    张吉生 蒋高明
    纺织学报. 2016, (09):  42-47. 
    摘要 ( 408 )   PDF (1230KB) ( 2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经编送经量的预测精度,测试了5种不同组织工艺参数下38种试样的送经量,并采用IBM SPSS19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各组织工艺参数因素与送经量间的关系;建立送经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针背横移、针前横移与送经量成正相关且影响程度大,牵拉密度、机号与送经量成负相关且影响程度较小,总穿经率对送经量的影响程度很小;组织工艺参数对送经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针背横移、针前横移、牵拉密度、机号和总穿经率;得出的多元线性预测模型具有较好预测精度,可为送经量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经编贾卡提花间隔织物的顶破性能
    杨大伟 缪旭红 孙婉 贾西苑
    纺织学报. 2016, (09):  48-52. 
    摘要 ( 470 )   PDF (1171KB) ( 1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不同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结构的顶破性能差异,采用在拉舍尔双针床贾卡经编机上编织的8种不同提花结构的织物进行顶破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织物的顶破强力大小和顶破曲线特征,解释了经编间隔织物的顶破机制,并从提花面结构角度讨论对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布层和提花层分别影响间隔织物顶破过程的第1、2阶段;间隔层结构决定间隔织物顶破高度;提花面结构决定间隔织物顶破强力大小,厚组织顶破强力大于薄组织,顶破强力与网孔尺寸成反比关系;在鞋用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的设计中,可根据鞋面部位和功能需求进行灵活的组织搭配,丰富鞋材的花纹图案。

    膝部防护用材料静态缓压性能
    姜亚明 李宁 张艳梅
    纺织学报. 2016, (09):  53-58. 
    摘要 ( 374 )   PDF (1435KB) ( 2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少摔倒给老年人膝盖部位造成的伤害,编织了经编间隔织物试样,采用万能材料仪对聚氨酯泡沫材料和经编间隔织物的静态缓压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实际摔倒能量和缓压材料吸收能量的大小评估材料缓压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材料和经编间隔织物的面密度是影响其缓压效果优劣的决定性参数,而间隔纱、面纱的直径及试样的线圈密度是决定间隔织物面密度的主要因素。当外界压强大于30 kPa 时,厚度为20 mm、面密度为1 353 g/ m2 的间隔织物试样线圈密度最大,缓压系数最小,缓压效果最好,压缩吸收能为259 kJ/ m2 ,该间隔织物试样从厚度、编织工艺、成本上来说是最佳的膝部防护用缓压材料。

    应用单演小波分析的织物疵点检测
    厉征鑫 周建 潘如如 刘建立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6, (09):  59-64. 
    摘要 ( 441 )   PDF (1764KB) ( 1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现有织物疵点检测算法对种类繁多的疵点形式尤其是对微弱纹理变化疵点的适应性较弱问题,提出以单演小波分析工具为基础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通过拉普拉斯分数阶算子与多重调和样条构建各向同性拉普拉斯小波后,对其进行Riesz变换构建Riesz–拉普拉斯小波,实现了织物图像的单演小波分析。对单演小波分析结果中的多分辨率方向与振幅子带,分别设计了最优响应子带判断标准以及最优响应子带分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检测算法可有效分割不同织物纹理中的多种类疵点,分割结果可反映疵点位置与轮廓,对342幅实验样本图像实现了97.37%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与鲁棒性。

    蜂窝结构三维纺织品的复合工艺开发
    龚小舟 华婷 裴鹏英 李宇
    纺织学报. 2016, (09):  65-69. 
    摘要 ( 600 )   PDF (1555KB) ( 2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具有蜂窝状结构的三维纺织品在复合工艺中存在难以成型、脱模困难的问题,拟采用对传统手糊工艺和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对这种结构的纺织品进行复合工艺的新开发。在上述2种传统复合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材质的支撑物将平面织物塑造成立体结构的蜂窝材料或对树脂注入口的位置、数量进行调整,制备出5组试样。结果表明:采用手糊工艺制成的蜂窝结构复合材料的厚度误差可达60% 以上,得不到理想的试样;但采用VARTM工艺再结合石蜡作为结构内部支撑材料并采用水浴加热,可成功地制备出蜂窝结构复合材料。

    二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中的周期性边界条件研究
    薛亚红 陈继刚 闫世程 骆俊廷
    纺织学报. 2016, (09):  70-77. 
    摘要 ( 527 )   PDF (1965KB) ( 2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精确地进行二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分析,需建立单胞模型的准确边界条件。基于周期边界条件理论,提出了简便通用的二维机织复合材料周期边界方程,并给出了周期边界条件下各弹性常数在有限元分析中的求解方法;为验证周期边界条件的正确性,建立了9 个单胞构成的九宫格结构,取中央单胞作为参考单胞,对不同边界条件下独立单胞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与参考单胞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单向拉伸载荷下,单胞各个边界面也不保持平面状态,而是出现凹凸翘曲变形,即存在边界周期性;通过边界周期性条件,可正确地获得二维机织织物的工程弹性常数。

    染整与化学品
    聚氧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对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短纤经纱上浆性能的影响
    高利超 祝志峰 刘立超 徐珍珍
    纺织学报. 2016, (09):  78-83. 
    摘要 ( 538 )   PDF (1393KB) ( 3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预氧化聚丙烯腈(POPAN)纤维的纯纺短纤单纱织物,规避POPAN长丝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缺陷,采用上浆的方式来解决纯POPAN短纤经纱的织造难题,提高其可织性,通过织造来生产纯POPAN短纤单纱织物。选用聚氧乙烯(PEO)作为浆料,研究PEO相对分子质量对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性能的影响,探索浆液黏度、黏附力、浆膜性能、浆纱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性、毛羽降低率及退浆效率随PEO相对分子质量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PEO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助于提高其上浆性能,改善纯POPAN短纤经纱的可织性。从PEO的黏度特性、黏附性、退浆性、浆膜及浆纱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用于纯POPAN短纤经纱上浆的PEO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 ×105 ~1.5 ×105 范围内为宜。

    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
    丁梦阳 管永华 王海峰
    纺织学报. 2016, (09):  84-89. 
    摘要 ( 711 )   PDF (1205KB) ( 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阳离子改性棉织物在无盐染色过程中初染率较高,易造成染色不匀的问题,研究不同缓染剂对阳离子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作为缓染剂,并与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E-1进行比较,在染料用量为6%(o.w.f)的条件下,通过测定染料初染率(3min)和上染率(30min),讨论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缓染机制及缓染效果。结果表明: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相比,采用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E-1作为缓染剂能够有效降低初染率(3min),且上染率(30min) 的降低较小。当CE-1质量浓度为0.8g/L 时,初染率(3min)为22.5%,降低18.2%;上染率(30min)为60.8%,降低仅为10.6%。

    酯型儿茶素的热稳定性及其上染蚕丝效果
    郭丽 戴伟东 朱荫 张悦 林智
    纺织学报. 2016, (09):  90-93. 
    摘要 ( 312 )   PDF (973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酯型儿茶素的氧化聚合作用及其对蚕丝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儿茶素染液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儿茶素受热不稳定,转化程度也有差异;单一成分时,ECG的转化率最高,GCG的最低;多种成分共存时,GCG和ECG的协同效应较强,转化率相近。研究EGCG、GCG和ECG在蚕丝上的着色效果发现:EGCG、GCG 和ECG等比例染色时,蚕丝对酯型儿茶素的吸附率为ECG>GCG>EGCG;不同比例混染时,蚕丝对酯型儿茶素的吸附率相近,EGCG与GCG的着色能力较ECG强。可见ECG的热稳定性不会影响蚕丝的吸附率,且其着色程度较浅,因而更适于用作植物染色剂。

    改性聚乙烯亚胺/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中的应用
    沈家力 张德锁 张兆发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学报. 2016, (09):  94-99. 
    摘要 ( 545 )   PDF (1447KB) ( 1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聚乙烯亚胺(PEI)还原制备纳米银的能力,增加纳米银水溶液稳定性,采用化学接枝改性PEI,并探讨改性聚乙烯亚胺(MPEI)还原、控制纳米银生成的机制,实现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化学反应,成功将羧酸根离子和酰胺键引入PEI长链分子;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光谱和粒径测试结果表明,MPEI能高效还原制备纳米银,所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在1个月内保持稳定;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MPEI制备的纳米银尺寸呈双峰分布,生成2nm左右的超小型纳米颗粒和10nm左右的纳米颗粒;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棉织物通过MPEI/纳米银溶液浸渍整理,得到的抗菌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5%以上。

    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的性能及其应用
    隋智慧 杨康乐 陈杰 赵欣
    纺织学报. 2016, (09):  100-105. 
    摘要 ( 397 )   PDF (1581KB) ( 2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含氟聚合物在亚麻织物上的应用效果,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改性单体,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软、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氟改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将其用于整理亚麻织物。利用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等对产物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探讨经其整理后亚麻织物透湿透气性及断裂强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得含氟共聚乳液胶粒呈核壳结构,其粒径属于纳米级;经其整理的亚麻织物对水接触角可达130°,且织物断裂强力有所增加,透湿透气性略有降低。

    服装工程
    面向作业环境的下水裤内衬设计
    刘正 杨崇崇 邹奉元 张枫
    纺织学报. 2016, (09):  106-110. 
    摘要 ( 435 )   PDF (1405KB) ( 2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下水裤着装微气候,提升渔民作业舒适性,根据水下作业环境特点,组合特定性能织物和高吸水树脂材料,针对人体出汗分布特征进行下水裤内衬研发。通过测试织物吸湿、透湿和导湿性能,以及设计模拟水下水压环境实验,探究织物和高吸水树脂材料的水分传导性能,据此选择合适的织物组合。根据人体部位出汗量差异及汗液聚集区域,分别设置高导湿织物高吸水树脂材料的组合内衬和高吸湿织物内衬,在下水裤边缘设置魔术贴,制成可拆卸的组合拼接内衬。将设计的内衬下水裤用于实地测评后发现,长时间作业中下水裤内部潮湿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淮阳泥泥狗艺术形式的男衬衫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曹叶青 钱晓农 张宁 张苕珂
    纺织学报. 2016, (09):  111-116. 
    摘要 ( 297 )   PDF (1717KB) ( 2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将淮阳泥泥狗这一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对典型淮阳泥泥狗题材的造型、色彩、纹样等艺术形式进行总结,结合现代服装设计流行元素,探讨了淮阳泥泥狗形制外观的3种图案创新方法,分析了不同图案排列方式在男衬衫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民族元素在现代男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淮阳泥泥狗图案的创新还是应用,既要注重各艺术形式间的组合方式,又要充分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对其进行诸如造型、色彩、大小、位置、数量以及图案间的组合等形式上的创新;既要符合图案面积和服装之间的位置关系,又要符合服装的款式风格特点和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不同路况中骑行者皮肤变形分析
    王永荣 李嘉怡 金枝 孙悦
    纺织学报. 2016, (09):  117-122. 
    摘要 ( 308 )   PDF (1373KB) ( 1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在不同路况和不同骑行动作下的皮肤变形量,针对人体在上坡、平地和下坡3种不同路况下的骑行姿势,分别提取4个关键骑行动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下坡路况时的肩宽缩小程度最大,达-14.26%;平地和下坡路况下背宽的变化率在25%以上;腰围在骑行过程中增大,下坡路况时腰围变化最大,而上坡路况时最小;胸围、大腿围、小腿围的变化率都小于3%;人体的前上半身长都呈收缩状态,平地和下坡路况时变化率达-10%以上;后背长呈拉伸状态,但变化率不足5%;人体正面腰围线到小腿围线的总长减小,但人体侧面的腰围线到小腿围线的总长变化不大。

    机械与器材
    并条机牵伸罗拉同步性检测方法
    宋栓军
    纺织学报. 2016, (09):  123-128. 
    摘要 ( 524 )   PDF (1101KB) ( 2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能给判定和调试并条机整体性能提供有效的定量参考数据,开发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罗拉同步性检测系统。该系统由采集卡、个人PC机和罗拉转速曲线测试仪组成。给出了基于M/T法的罗拉转速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在LabVIEW平台上设计了罗拉转速检测仪,并将检测系统用于FA1382高速并条机的罗拉转速同步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可实时检测并条机的各罗拉转速波动情况,获取数据准确,对数据的分析方便、直观且数据通用性较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这种机型的牵伸性能较好,但其在正常停车时的非线性降速和急停时的降速时间控制有待进一步改进。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与异形筘结构参数对流场的影响
    张亮 冯志华 张晓飞 刘帅
    纺织学报. 2016, (09):  129-133. 
    摘要 ( 448 )   PDF (1366KB) ( 2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理解辅助喷嘴引纬流场特性以及相关结构参数的影响作用,以便为引纬工艺的改善提供参考,根据实际引纬情形建立辅助喷嘴与异形筘组合流场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组合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组合流场射流中心线上的速度分布,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以此为基础,探究异形筘下唇倾角以及辅助喷嘴喷孔与异形筘壁的距离对组合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辅助喷嘴组合流场出口速度的实验值小于数值模拟值,但二者整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供气压力为0.3MPa和0.4MPa时,异形筘下唇倾角为12°和3°时的气流速度为最优,同时辅助喷嘴喷孔与异形筘壁间的合适距离为9mm与10mm。

    碳纤维经纱织造损伤状态评价标准及实现方法
    周其洪 张佳南 裴泽光 陈革
    纺织学报. 2016, (09):  134-139. 
    摘要 ( 250 )   PDF (1770KB) ( 2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使上位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碳纤维经纱织造的损伤状态,进而为调整织机运行速度,改变纱线张力,甚至停机检查等控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碳纤维经纱织造损伤状态的评价标准和实现方法。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分析和选择了模糊算法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根据单项指标的影响权重制定出模糊规则,运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编程实现了对单根经纱总体损伤程度的评价。通过Labview软件平台调用MatLab程序,实现了区域多根经纱总体损伤程度的评价。评价算法损伤评价结果与人工经验判断结果误差小,评价标准和实现方法具有可行性。

    染整企业导热油输送管网的流动阻损
    葛同磊 徐光全 张智良 李国俊 郁鸿凌
    纺织学报. 2016, (09):  140-144. 
    摘要 ( 280 )   PDF (1060KB) ( 1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染整导热油热力循环系统出现的管道阻力增大,而引起循环系统进出口油温温差过大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企业为例对导热油热力循环系统的压降、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热油输送管道的总压力损失为1 980 kPa,由于胶质物黏附在油管内壁,使摩擦阻力增大了278 kPa,占运行阻力的14.05%,表明导热油热力循环系统的阻力增大主要是由油管道延长而引起的;当导热油进出口油温设计温差为25°C,导热油速度为2.38 m/s 时,由于导热油运行产生的胶质物而引起的沿程阻力增加,可增加575kPa的阻力损失,所以建议对使用超过1年的导热油管道进行管道清洗。

    管理与信息化
    转杯纺纱通道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刘超 杨瑞华 王鸿博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6, (09):  145-150. 
    摘要 ( 312 )   PDF (1906KB) ( 3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凝聚槽类型对转杯内气流场的影响,采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转杯纺纱通道的几何模型,应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纺纱通道内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纺纱通道内气流场的分布,包括压力场分布和速度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以U型槽为例,转杯内静压绝大部分处于−8 287.91~−2 370.92 Pa之间,输棉通道出口与凝聚槽交汇处存在一小部分高压区;输棉通道内的气流呈加速运动,并在出口处达到最大值,约为 220 m/s;在相同工艺条件下,V型槽内速度与静压均高于U型槽,凝聚须条纤维间抱合力较U型槽更紧密,捻度更易于传递,所纺纱线强度更高。

    应用改进遗传算法的自动配棉模型优化与应用
    宋楚平 李少芹
    纺织学报. 2016, (09):  151-155. 
    摘要 ( 1049 )   PDF (1204KB) ( 2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配棉工艺具有多约束条件的特点和现有自动配棉的不足,提出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到线性规划优化求解问题中,通过改进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生成策略、遗传算子和进化收敛条件,将配棉约束条件动态融合到种群进化过程中,在保证配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兼顾了求解的效率和有效性,以达到对自动配棉进行优化的目的。应用结果显示:用改进遗传算法对配棉模型的求解优于基本遗传算法,且配棉的各项指标值符合生产技术要求,在满足混棉质量的前提下,该方法能指导技术人员对候选棉和库存棉做出更合理的选择,有效降低了配棉成本。

    情景-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下的纺织产业转移动因分析
    杨峻 陈彩霞 熊鸿军
    纺织学报. 2016, (09):  156-161. 
    摘要 ( 830 )   PDF (1469KB) ( 1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好地了解纺织产业转移的微观影响因素,在分析国际转移和国内转移的基础上,从资本、劳动力、产品等基本要素异质性的前提出发,基于情景结构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应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探究和挖掘了纺织产业转移的不同动因。对国内外64 家纺织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本和政治环境是影响国际采购商选择供应商的2 个最重要因素;在国内生产商进行生产转移的动因中,产品价格已经退居第二,服务水平已跃升为首要因素;就国际买家订单转移和国内生产商产能转移来看,为寻求最优的价格,劳动力成本低的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主要阵地。

    综合述评
    纺织材料芯吸性能建模预测研究进展
    纪峰 李娜 宋冉风云 张瑞云 刘若华 邱夷平
    纺织学报. 2016, (09):  162-168. 
    摘要 ( 447 )   PDF (1802KB) ( 2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纺织芯吸模型是从毛细管系统到宏观芯吸行为的桥梁,针对芯吸模型繁杂多样的现状,对现有模型进行分类综述。在阐述纺织品芯吸性能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基础上,根据建模原理将现有芯吸模型分为毛细管力模型、压力/压强模型、能量模型3类,分析了各类模型的建模条件、理论基础和适应范围,预测了芯吸建模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得出:基于受力平衡的毛细管力模型因其简化的毛细管模型与实际毛细系统的层次性及复杂性仍有较大距离,推广受限;压力/压强模型基于Washburn方程分析毛细管系统内的压力、压强差,结合Laplace方程及Poiseuille定律计算流体在系统中的流量、流速和距离,该模型对纱、织物进行整体考虑,以结构参数的经验值作为其代表量,因而灵活性高适应面广;能量模型基于能量守恒对芯吸中的能量转化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