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0-04-15
    纤维材料
    基于动力学特性的黑色高强聚酯工业丝研发
    姬洪, 张阳, 陈康, 宋明根, 蒋权, 范永贵, 张玉梅, 王华平
    纺织学报. 2020, (04):  1-8.  doi:10.13475/j.fzxb.20190705208
    摘要 ( 505 )   HTML ( 3 )   PDF (2275KB) ( 37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原液着色法开发聚酯工业丝存在的基料黏度大、纺丝温度高,以及对着色剂分散性要求高等技术要求,详细研究了添加碳黑的高黏聚酯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结晶行为等与纺丝动力学相关的材料特性,作为设计聚酯工业丝干燥、熔融、纺丝挤出、冷却、热拉伸和热定型等工艺参数的技术依据,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控制,开发了断裂强度为8.20 cN/dtex的黑色高强聚酯工业丝。结果表明:碳黑在纤维中的分散尺寸小于300 nm,色牢度均达到4~5级;该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聚酯工业丝原液着色与力学性能兼具的优点,且避免了工艺设计的盲目性,节约工业化实验成本。

    尿素脱胶对丝素蛋白气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宗乾, 杨海伟, 周剑, 李长龙
    纺织学报. 2020, (04):  9-14.  doi:10.13475/j.fzxb.20190500106
    摘要 ( 669 )   HTML ( 17 )   PDF (2477KB) ( 23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丝素蛋白气凝胶的力学性能,采用尿素溶液体系对蚕丝进行脱胶处理后,经丝素蛋白溶解、稀释、冷冻干燥制备得到丝素蛋白气凝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气凝胶的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并与碳酸钠脱胶蚕丝制备的气凝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碱体系的尿素脱胶可降低对丝素蛋白的损伤,制备得到的气凝胶形貌完整,具有稳定的骨架结构,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为50.27%,结晶度为49.33%;压缩形变为70%时,尿素脱胶气凝胶的压缩强度为(32.36 ± 2.35) kPa,压缩模量为(119.31 ± 8.93 ) kPa,上述指标均远高于碳酸钠脱胶工艺制备的丝素蛋白气凝胶。

    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增强聚丙烯微米纤维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万雨彩, 刘迎, 王旭, 易志兵, 刘轲, 王栋
    纺织学报. 2020, (04):  15-20.  doi:10.13475/j.fzxb.20190706206
    摘要 ( 528 )   HTML ( 6 )   PDF (3866KB) ( 17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常规纤维基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相分离法制备得到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PVA-co-PE)纳米纤维并制成悬浮乳液,将聚丙烯(PP)针刺基材浸渍到悬浮乳液中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PVA-co-PE纳米纤维增强PP微米纤维骨架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静电电位计、孔径分析仪及滤料综合测试台对过滤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纤维的面密度为9.34 g/m2时,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对尺寸为0.3 μm的NaCl气溶胶粒子的过滤效率为99.936%,阻力压降为81 Pa,品质因数为0.091 9 Pa-1,且复合过滤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相比PP针刺基材均增加50%。

    柔性可穿戴氨纶/聚苯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应变传感性能
    吴颖欣, 胡铖烨, 周筱雅, 韩潇, 洪剑寒, GIL Ignacio
    纺织学报. 2020, (04):  21-25.  doi:10.13475/j.fzxb.20190700205
    摘要 ( 682 )   HTML ( 22 )   PDF (2732KB) ( 34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得到电导率高且稳定性好的应变传感器,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氨纶/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并分析了其结构与性能;以复合导电纤维和水溶性聚氨酯为原料,制备了氨纶/聚苯胺/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不同拉伸状态下的应变传感性能。结果表明:氨纶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聚苯胺导电层,其电导率达到0.626 S/cm;氨纶/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的往复拉伸可造成纤维表面聚苯胺导电层的破坏,影响其应变传感性能的重复性;聚氨酯的保护提高了氨纶/聚苯胺/聚氨酯复合材料应变传感性能的重复性,在100%应变条件下,经10次拉伸和拉伸-回复后,复合材料的电阻值与初始值的比值较氨纶/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分别下降约66.7%和50.0%。

    天然中空异形萝藦种毛纤维的吸油性能
    王邓峰, 王宗乾, 范祥雨, 宋波, 李禹
    纺织学报. 2020, (04):  26-32.  doi:10.13475/j.fzxb.20190404307
    摘要 ( 469 )   HTML ( 4 )   PDF (8380KB) ( 10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萝藦种毛纤维在吸油领域的应用潜力,实现纤维的高值化利用,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水及不同油剂在萝藦种毛纤维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利用纤维成像系统对比观察了吸油前后及重复吸油后纤维的形貌变化;同时分析了其对不同油剂的静态吸油、保油及重复吸油性能,并以该纤维为过滤层初步分析其对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萝藦种毛纤维具有优异亲油疏水性,与纯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1.12°;因纤维间隙及中空结构的吸油储油作用,其对植物油、机油和柴油具有较高的饱和吸油倍率,分别为81.52、77.62和57.22 g/g;经 12 h 重力沥干,保油率仍可达到79.1%、75.4%和72.0%;经8次循环使用后,纤维的吸油倍率分别下降了23.4%、22.2%和20.7%;经4次过滤后,纤维对植物油的分离效率达98.0%,可初步实现油水分离。

    纺织工程
    纺纱方式对织物抗皱性能及拉伸弹性的影响
    苏旭中, 魏艳红, 刘新金, 谢春萍
    纺织学报. 2020, (04):  33-38.  doi:10.13475/j.fzxb.20190406306
    摘要 ( 510 )   HTML ( 4 )   PDF (3425KB) ( 15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天然抗皱免烫衬衫面料,探讨纺纱方式对拉伸弹性及抗皱性的影响,用聚酯(PET)长丝与纯棉纱通过全聚纺、全聚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双丝包芯、全聚纺包芯合股5种纺纱方式,开发了5种线密度为14.8 tex的纱线,并织造了相同规格的5种织物,对织物的抗皱性、尺寸稳定性、刚柔性、拉伸变形性等进行测试与分析。 结果表明:纤维的急弹性变形比例、初始模量越大,织物的弹性及折皱回复性越好;纱线的毛羽少、表面光洁、条干均匀、初始模量大,则织物抗皱性好;全聚赛络纺包芯纱、全聚纺包芯双合股纱的抗皱性、尺寸稳定性、拉伸弹性回复性均较好,织物的外观平整度均为3.5级;全聚赛络纺包芯纱比全聚纺包芯纱双合股纱生产流程短,成本低,更适合用于开发高保形免烫衬衫面料。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化纤丝饼表面缺陷识别
    王泽霞, 陈革, 陈振中
    纺织学报. 2020, (04):  39-44.  doi:10.13475/j.fzxb.20190500406
    摘要 ( 507 )   HTML ( 9 )   PDF (2444KB) ( 13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人工检测化纤丝饼表面缺陷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正常以及3种常见缺陷丝饼进行分类识别。首先对采集的丝饼图像进行分块处理,然后利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采用全局最大池化层代替全连接层,增强了图像对空间变换的鲁棒性,减少了模型参数,并利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最后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提出主动学习方法,用少量标注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选出对提升网络性能最具价值的样本进行标注并加入到训练样本中进行训练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丝饼的缺陷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97.1%,并有效减少了网络所需的标注样本数量,节省大量的标注成本,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织物纹样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比较
    汪会, 孙洁, 丁笑君, 龙颖, 邹奉元
    纺织学报. 2020, (04):  45-50.  doi:10.13475/j.fzxb.20190605606
    摘要 ( 709 )   HTML ( 10 )   PDF (6128KB) ( 28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织物纹样自动识别过程中因尺度、旋转和褶皱等因素引起图像差异的问题,探索了复杂纹样特征的准确提取与匹配方法。以江崖海水纹样为例,采集尺度、旋转、模糊、光照、褶皱5种变化下的织物纹样图像,分别运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快速鲁棒性尺度不变特征(SURF)、二进制鲁棒不变可扩展关键点(BRISK)3种方法提取纹样局部特征,然后采用欧氏距离进行特征匹配计算,最后通过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剔除误匹配对。结果表明:采用BRISK算法的准确配对率最高,平均准确匹配率达87.10%;褶皱对织物特征匹配的影响最大,该变化下BRISK算法的鲁棒性优于SIFT和SURF算法;BRISK算法速度最快,图像平均匹配时间0.551 s;在织物纹样特征匹配中,BRISK算法比SIFT和SURF算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基于机器视觉的碳纤维预浸料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路浩, 陈原
    纺织学报. 2020, (04):  51-57.  doi:10.13475/j.fzxb.20190502107
    摘要 ( 960 )   HTML ( 24 )   PDF (2883KB) ( 69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碳纤维预浸料表面缺陷人工检测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碳纤维预浸料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上,采用2台高分辨率线扫描相机快速连续采集图像,从中随机选择带有缺陷的图像1 000张;其次,基于大气光散射模型对图像进行去雾增强处理,以消除白色树脂的干扰;然后,改进具有19个卷积层和5个最大值池化层的YOLOv2目标检测算法,用于缺陷的检测;最后,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网络训练提取图像特征,识别图像目标,并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识别成功率达到94%以上,且每张图像的检测时间不超过 0.1 s,可满足工业生产中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基于碳纳米管纱线扭电能的复合材料损伤监测
    李鹏, 万振凯, 贾敏瑞
    纺织学报. 2020, (04):  58-63.  doi:10.13475/j.fzxb.20190404506
    摘要 ( 329 )   HTML ( 1 )   PDF (2509KB) ( 16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航天结构制件内部损伤的全面监测,基于碳纳米管纱线扭电能特征的发现,提出了航天结构制件内部损伤实时监测新方法。采用三维六向编织技术将碳纳米管纱线嵌入到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制件中,构建了新型的智能三维复合材料;证明了制件内部产生损伤时,内部的碳纳米管纱线捻度发生变化可产生扭电能;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损伤指数理论对碳纳米管纱线的扭电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内部的树脂断裂、孔洞和试件的微小裂纹可引起扭电能的变化,碳纳米管纱线扭电能对于试件内部损伤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损伤识别精度达到0.002 mm,该研究对推进航天结构的智能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染整与化学品
    光交联丝素蛋白水凝胶的蓝光引发体系
    孙广东, 黄益, 邵建中, FAN Qinguo
    纺织学报. 2020, (04):  64-71.  doi:10.13475/j.fzxb.20190700708
    摘要 ( 697 )   HTML ( 17 )   PDF (2927KB) ( 30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再生丝素蛋白水凝胶生物活性、凝胶效率及凝胶强度三者难以兼具的问题,用樟脑醌(CQ)、核黄素磷酸钠(FMN)、曙红Y(EY)及姜黄素4种生物相容的光敏剂,分别与二芳基六氟磷酸碘鎓盐(DPI)构成丝素蛋白水凝胶的高效蓝光交联引发体系。借助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光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4种光引发体系的光谱吸收特性和蓝光引发效率,采用光流变系统研究了光交联丝素蛋白的凝胶化行为。结果表明:CQ/DPI、EY/DPI体系均可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丝素蛋白光交联反应的良好蓝光引发体系,该蓝光引发体系诱导丝素蛋白酪氨酸残基自由基间的偶合反应是丝素蛋白光交联反应的主要机制;以EY/DPI体系引发低浓度丝素蛋白光交联反应可在短时间(10 min)内实现较高强度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

    用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纤维颜色的影响因素
    张戈, 周建, 王蕾, 潘如如,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20, (04):  72-77.  doi:10.13475/j.fzxb.20190505406
    摘要 ( 485 )   HTML ( 8 )   PDF (2265KB) ( 18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有色纤维颜色测量结果不准确、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在应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纤维颜色时,纤维样品制备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尝试为后期的纤维混色研究提供一种标准的颜色测量方法。选取品红、蓝、黄3种颜色的棉纤维为实验原料,分析了纤维厚度、密度对其颜色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纤维纵向、横向和任意排列时,颜色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颜色测量时纤维任意排列,样品厚度大于0.8 cm时,厚度变化对颜色测量结果的影响色差小于0.1;当纤维质量不低于10 g时,密度变化对颜色测量结果的影响色差小于0.2。

    一色齿毛菌对直接大红4BS染料的脱色
    徐红云, 于存, 苏帮
    纺织学报. 2020, (04):  78-83.  doi:10.13475/j.fzxb.20180904606
    摘要 ( 498 )   HTML ( 9 )   PDF (2898KB) ( 19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避免染料废水处理造成二次污染,采用生物法对直接染料进行脱色处理,通过观察接种一色齿毛菌后染料固体培养基颜色的变化,评价一色齿毛菌对5种直接染料的脱色效果;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一色齿毛菌脱色直接大红4BS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条件: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硝酸铵质量浓度为1 g/L,硫酸镁浓度为1.5 mmol/L,每50 mL反应体系接菌量为2片(直径为1 cm)。结果表明:一色齿毛菌对5种直接染料均有脱色能力,其中对直接大红4BS染料的脱色更为彻底;在优化条件下,一色齿毛菌对直接大红4BS脱色13 d时的脱色率达92.00%, 与优化前的脱色率相比提高了50.82%。

    纳米ZnO/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隋智慧, 伞景龙, 王旭, 常江, 吴学栋, 祖彬
    纺织学报. 2020, (04):  84-90.  doi:10.13475/j.fzxb.20190602207
    摘要 ( 376 )   HTML ( 1 )   PDF (1511KB) ( 10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棉织物的抗紫外线、疏水和柔软性等服用性能,以纳米ZnO、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反应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核壳型纳米ZnO/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然后用于棉织物整理。借助红外光谱仪、X光电子能谱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对制备的乳液进行结构和性能分析,使用织物风格仪等测试了整理后棉织物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乳液呈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45.64 nm,Zeta电位平均值为-43.4 mV;整理后棉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为2.13%,紫外线防护系数为50.18,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防护性能;整理棉织物的水接触角为136.14°,其弯曲刚度和动、静摩擦因数均明显下降,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及光滑的手感。

    聚乙烯醇对芳纶复合纱聚苯胺导电层耐久性影响
    胡铖烨, 缪润伍, 韩潇, 洪剑寒, GIL Ignacio
    纺织学报. 2020, (04):  91-97.  doi:10.13475/j.fzxb.20190605907
    摘要 ( 479 )   HTML ( 6 )   PDF (3266KB) ( 17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聚苯胺导电层与基材之间的黏结牢度,以聚乙烯醇为共混高聚物,通过连续原位聚合法在对位芳纶纱线表面形成聚乙烯醇/聚苯胺导电层,制备得到芳纶/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导电纱。分析了导电纱的结构与性能,并研究了聚乙烯醇对聚苯胺导电层耐水洗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聚乙烯醇有助于提高导电纱导电层的结构规整性及电导率,随着聚乙烯醇质量分数的提高,导电纱的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聚乙烯醇占苯胺的质量分数为4.30%时,制得的复合导电纱线的电导率最高,达到(1.120±0.198) S/cm;聚乙烯醇的添加和质量分数的提高,有助于聚苯胺导电层耐水洗性及在较小外力作用下的耐磨性的提高。

    纬平针棉针织物平幅丝光条件与其线圈结构的关系
    尉腾祥, 李敏, 彭虹云, 付少海
    纺织学报. 2020, (04):  98-105.  doi:10.13475/j.fzxb.20181106008
    摘要 ( 337 )   HTML ( 1 )   PDF (7364KB) ( 7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纬平针棉针织物在平幅丝光过程中线圈拉伸易变形的问题,探究了其在不同丝光条件下线圈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网格法将织物分成不同的织物单元,研究双向拉伸条件下不同单元的位移矢量、圈距、圈高、形态系数、剪切角等结构参数沿拉伸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张力和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对线圈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大,丝光温度和时间对线圈结构参数的影响较小;丝光后位移矢量场中出现织物形变较小(位移比小于50%)的椭圆形区域,圈距和圈高均服从抛物线变化(拟合度高于0.94),形态系数呈周期性梯度分布,剪切角的分布存在明显的递变规律;较佳的丝光工艺为双向拉伸扩幅5%,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00 g/L,温度50 ℃,时间120 s。

    棉织物的硅溶胶疏水整理
    谭淋, 施亦东, 周文雅
    纺织学报. 2020, (04):  106-111.  doi:10.13475/j.fzxb.20180804506
    摘要 ( 586 )   HTML ( 4 )   PDF (3010KB) ( 26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超疏水织物的绿色加工,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乙醇和水为溶剂制备硅溶胶预缩体对棉织物进行疏水整理,研究各工艺因素对棉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预缩体的制备、硅烷偶联剂的添加、低温烘干工艺与提高整理织物疏水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织物表面的SiO2纳米粒子形成的粗糙表面与织物表面结合的疏水脂肪烃链可赋予织物良好的疏水性;在TEOS量为0.1 mol,乙醇量为0.9 mol,水的量为0.8 mol,先二浸二轧硅溶胶,再浸轧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醇溶剂优化工艺条件下,整理棉织物的水接触角可达152.1°,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紫外线辐照聚吡咯/银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
    王晓菲, 万爱兰
    纺织学报. 2020, (04):  112-116.  doi:10.13475/j.fzxb.20190603505
    摘要 ( 452 )   HTML ( 4 )   PDF (3125KB) ( 19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得到导电性能优良的涤纶织物,在紫外线辐照下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银导电涤纶织物。探讨了AgNO3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吡咯/银(PPy/Ag)导电涤纶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低温真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20 W,处理时间为4 min,AgNO3浓度为0.4 mol/L,SDBS浓度为0.02 mol/L,PVP浓度为0.8 mol/L,反应时间为8 h时,所制得的导电涤纶织物表面方阻最小,为61.54 Ω/□,且表面具有1层连续的聚吡咯导电薄膜;导电涤纶织物表面存在纳米银颗粒,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带宽度均大于1 mm。

    服装工程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高珊, 卢业虎, 张德锁, 吴雷, 王来力
    纺织学报. 2020, (04):  117-122.  doi:10.13475/j.fzxb.20190302907
    摘要 ( 581 )   HTML ( 9 )   PDF (4840KB) ( 52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热防护服的综合性能,使其满足高防护性兼具低热蓄积的需求,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一种密度小、导热率低、隔热效果好的石墨烯气凝胶材料,并研发复合防火织物系统,在低辐射热环境下探讨不同厚度的石墨烯气凝胶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气凝胶的复合防火织物具有较好的热防护性能,可将人体产生热损伤的时间延长约203%,将人体产生二度烧伤的防护时间延长约218%,防火织物的防护性能与石墨烯气凝胶的厚度呈非线性关系;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防火织物的平均透湿率保持在10.4 g/(m2·24 h),与复合防火织物的透湿性没有显著差异,石墨烯气凝胶的加入不影响防火织物整体的透湿性。

    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服装重建
    潘博, 钟跃崎
    纺织学报. 2020, (04):  123-128.  doi:10.13475/j.fzxb.20190600806
    摘要 ( 543 )   HTML ( 17 )   PDF (5827KB) ( 2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泊松重建过程中点云缺失导致曲面错误重构的问题,提出采用最近点迭代技术对分批重建点云实现配准融合,并以此恢复三维结构的解决策略。通过对比不同拍摄方案和图像数量对模型重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重建图像数量与拍摄方案;对泊松重建八叉树深度的最优参数选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建模型精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泊松重建八叉树深度为11时,可还原模型表面细节;图像数量大于60,且采用半球式拍摄方案更有利于模型的完整性;以深度相机扫描获取点云作为基准,最终获取的三维模型误差小于5.8 mm。

    四针床全成形休闲西服的工艺设计与成形原理
    刘博, 丛洪莲
    纺织学报. 2020, (04):  129-134.  doi:10.13475/j.fzxb.20190503206
    摘要 ( 373 )   HTML ( 4 )   PDF (2213KB) ( 22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休闲西服的一次成形编织,以日本岛精公司四针床电脑横机为依托,对四针床全成形西服的成形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全成形西服与普通毛衫版型的区别,选取衣身、领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工艺设计方法和成形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裁剪式西服到全成形西服转换过程中,可采用矩形滑移变换的方法进行工艺转化;衣身采用局部编织可形成弧形下摆,采用收放针可形成分割线;衣领中翻领采用边编织边移针的连身立领编织方法与后领窝衔接,驳头超过门襟中心线的区域采用矩形滑移方法变换至内部;局部前、后片不同形状的区域在保持前、后针床线圈编织平衡的前提下,通过不等长编织和不等宽编织可实现精确尺寸调整。

    面料及运动速度对连衣裙三围形态的影响
    陈丽丽, 刘成霞
    纺织学报. 2020, (04):  135-141.  doi:10.13475/j.fzxb.20190604507
    摘要 ( 424 )   HTML ( 5 )   PDF (2380KB) ( 9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面料和运动速度对服装造型的影响规律,选取身材相似的3名受试者和5种常见面料,按照受试者尺寸制作成连衣裙,利用三维动作捕捉仪获取受试者着装状态下,不同运动速度时连衣裙胸围、腰围和臀围表面的坐标点,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三围曲线,并提取曲线面积、曲线周长、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4个参数,作为客观评价连衣裙外观形态的参数。研究得出:面料和运动速度对连衣裙的4个参数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腰围参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臀围,最后是胸围;短纤纱等不易变形的织物形成的胸围曲线较小,腰围和臀围曲线较大,且三围形态不易受运动速度的影响。

    基于改进YOLO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缝纫手势检测
    王晓华, 姚炜铭, 王文杰, 张蕾, 李鹏飞
    纺织学报. 2020, (04):  142-148.  doi:10.13475/j.fzxb.20190604207
    摘要 ( 532 )   HTML ( 7 )   PDF (5304KB) ( 35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人机协作领域,针对动作手势相似度大,环境复杂背景下手势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检测识别缝纫手势的方法。以4种复杂缝纫手势作为检测对象并构建缝纫手势数据集,通过在YOLOv3低分辨率的深层网络处增加密集连接层,加强图像特征传递与重用提高网络性能,实现端到端的缝纫手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缝纫手势测试集中,训练后的模型平均精度均值为94.45%,交并比为0.87,调和平均值为0.885。通过对比区域卷积神经网络、YOLOv2以及原始YOLOv3算法,提出的改进方法检测精度有显著提升;同时在GPU加速情况下,平均检测速度为43.0帧/s,可完全满足缝纫手势的实时检测。

    微信平台上服装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与传播意愿的影响
    杜沁盈, 陈舒, 陈李红
    纺织学报. 2020, (04):  149-154.  doi:10.13475/j.fzxb.20190303206
    摘要 ( 674 )   HTML ( 18 )   PDF (1192KB) ( 72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探究多媒体形态下消费者购买服装的影响因素,基于分众传播理论,研究了微信平台上服装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首先提炼出微信平台服装品牌形象构成维度,包括产品形象、宣传形象、企业形象和网络平台形象;其次,通过问卷法调查消费者对各维度的感知情况及其对购买意愿与分享意愿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服装品牌形象各维度感知差异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与分享传播意愿,其中:网络平台形象和企业形象对购买意愿影响最为显著;网络平台形象和产品形象对分享传播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从重视差异化需求、巧用视觉设计、建立受众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微信平台上服装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建议。

    机械与器材
    基于缓冲对刀策略的自动化铲板组件设计
    丁彩红, 李署程, 季兴跃
    纺织学报. 2020, (04):  155-160.  doi:10.13475/j.fzxb.20190705906
    摘要 ( 339 )   HTML ( 2 )   PDF (4090KB) ( 13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化纤纺丝生产中对喷丝板进行自动化铲板的需求,首先,提出一种自动铲板方法并设计了具有串并联弹簧缓冲对刀结构的铲板组件;然后,通过规划铲刀组件的对刀运动参数,建立组件的动力学模型,确定缓冲弹簧的刚度系数;同时对铲刀组件的对刀运动进行Adams仿真,验证运动参数设计和串并联弹簧缓冲对刀结构设计的正确性;最后,搭建了自动化铲板实验平台,开展对刀阶段的接触力测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对刀时的受力趋势与仿真结果一致,铲板组件可有效清洁喷丝板面,且随着铲刀接触力的增大铲板效果越明显,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自动化铲板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锭子弹性管性能优化
    莫帅, 冯战勇, 唐文杰, 党合玉, 邹振兴
    纺织学报. 2020, (04):  161-166.  doi:10.13475/j.fzxb.20190101306
    摘要 ( 342 )   HTML ( 4 )   PDF (4187KB) ( 14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得到减振弹性管对下锭胆的支承弹性和锭子高速运动下的稳定性等性能的最优匹配效率,依据减振弹性管的等效抗弯刚度及底部等效刚度系数公式,利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构建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数学模型。首先,结合Isight优化软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构建其近似模型,且使精度达到可接受水平,并以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弹性模量、螺距、槽宽、壁厚为设计变量,结合遗传算法对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和Pareto前沿图,确定出减振弹性管结构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通过对优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案在保证减振弹性管弹性的同时,其底部振幅明显减弱。

    综合述评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建坤, 蒋晓东, 郭晶, 杨连贺
    纺织学报. 2020, (04):  167-173.  doi:10.13475/j.fzxb.20190304907
    摘要 ( 986 )   HTML ( 29 )   PDF (1484KB) ( 149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推进氧化石墨烯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近几年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材料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结构特征,然后将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材料分成共价键改性材料和非共价键复合材料。针对氧化石墨烯上不同官能团的化学修饰,将共价键改性材料划分成5类:羰基功能化、羧基功能化、羟基功能化、环氧基功能化和碳碳双键功能化。根据复合材料结构形态的不同,将非共价键复合材料划分成3类:氧化石墨烯基凝胶、氧化石墨烯基分离膜、氧化石墨烯基磁性吸附剂。最后讨论了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材料在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的联合功能化处理有望成为氧化石墨烯吸附材料的发展方向。

    自由基引发剂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研究进展
    赵亚奇, 郭雯静, 杜玲枝, 赵振新, 赵海鹏
    纺织学报. 2020, (04):  174-180.  doi:10.13475/j.fzxb.20190308007
    摘要 ( 431 )   HTML ( 10 )   PDF (1221KB) ( 39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高品质聚丙烯腈(PAN)共聚物用于PAN基碳纤维生产,针对水相悬浮聚合、水相沉淀聚合和混合溶剂沉淀(悬浮)聚合等自由基聚合工艺的优缺点,结合其反应特征,综述了近几年来自由基引发剂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PAN共聚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油溶性或水溶性引发剂的选择机制,并对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PAN共聚物的理论与实验进行分析。根据单一引发剂制备PAN共聚物的实验结果发现:采用纯水相聚合体系可制得高转化率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AN共聚物;采用混合溶剂沉淀(悬浮)聚合反应体系,可在不降低聚合反应产率的前提下,对PAN共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合理调节。

    基于光子晶体的结构色织物研究进展
    陈佳颖, 辛斌杰, 辛三法, 杜卫平, 许颖琦, 高伟洪
    纺织学报. 2020, (04):  181-187.  doi:10.13475/j.fzxb.20190304807
    摘要 ( 1019 )   HTML ( 47 )   PDF (11823KB) ( 53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印染行业污染高、能耗高的问题,综述了一种绿色环保的纺织着色印染方式,即结构生色的织物着色方法;分析了其光子晶体结构的生色原理,并将采用光子晶体结构的色织物制备方法总结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为直接在织物表面涂覆结构色材料,其中重力沉降法和垂直沉积法制备方法简单,静电自组装法结构色织物的厚度可控,喷墨打印法可实现织物的局部精准着色,雾化沉积法适用于不规则织物表面的印染,磁控溅射法适用于各种材料织物的染色;二步法为从结构色纤维、纱线到织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复杂,但制备织物的力学性能较一步法好,印染织物后其色牢度优。最后总结了结构色织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温度突变时人体热感觉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黄倩倩, 李俊
    纺织学报. 2020, (04):  188-194.  doi:10.13475/j.fzxb.20190401807
    摘要 ( 400 )   HTML ( 10 )   PDF (1221KB) ( 2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完善人体热感觉评价体系,从环境温度突变特征参数、热感觉动态变化规律、热感觉预测模型3个方面对热感觉变化机制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环境温度突变的研究集中于中小温差突变,从热舒适的角度提出 5 ℃ 可能是不同环境温度突变的最大可接受温差阈值;动态热感觉与皮肤温度及其变化率、核心温度及其变化率有关;已有的热感觉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但在冷热环境温度突变下的适用性仍需大量人体实验进行优化与验证。最后指出有必要扩展环境温度突变研究的应用范围至特殊高温作业人群,建立突变强度分级规则,细化服装在温度突变下的作用,建立适用范围更广的热感觉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