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2-07-15
    纤维材料
    三氯卡班/聚乳酸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顾义师, 谢玲玲, 邵彩英, 高卫东, 黄丹
    纺织学报. 2012, (7):  1-5. 
    摘要 ( 1205 )   PDF (1346KB) ( 3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在聚乳酸纺丝中添加抗菌剂三氯卡班(TCC),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聚乳酸超细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溶剂的组成及配比、TCC质量分数等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了掺入抗菌剂的量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纺丝液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聚乙二醇(400目)时TCC的溶解性及TCC/PLA的成丝情况均较好,所用溶剂配比为CH2Cl2:PEG(400)=9:1(V:V);当聚乳酸纺丝液中TCC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6%时,纤维形态分布基本保持不变,超细纤维的直径稍有增加;所用抗菌剂TCC质量分数为0.5%时,制得的抗菌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6%和94.2%。
    基于GC-MS的天然绿色棉乙醇提取物主要成分分析
    李海洋, 唐志荣, 李维芳, 周文龙
    纺织学报. 2012, (7):  6-9. 
    摘要 ( 991 )   PDF (804KB) ( 5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天然绿色棉附生物的组分,用乙醇萃取绿色棉,通过GC-MS分析乙醇提取物,并与白色棉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可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主要的可挥发性成分为2-甲基烯丙基胺、丙酸香芹酯、2,3-二氨基-2-丁烯二腈、乙酰乙酸基丙烯酸乙酯、2,4二叔丁基苯酚等,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丙酸香芹酯。同时发现天然绿色棉含有一种白色棉不具有的成分,该成分为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本文的研究表明,天然绿色棉的确具有天然白棉不具有的成分,但对天然绿色棉的色泽有何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天然棕色棉色素的液相色谱分离
    马明波, 李荣霞, 唐志荣, 吴世华, 周文龙
    纺织学报. 2012, (7):  10-14. 
    摘要 ( 961 )   PDF (1053KB) ( 3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聚酰胺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液相色谱对天然棕色棉色素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聚酰胺柱可以有效将棕棉色素分段富集,依据分段后色素的颜色、HPLC图可知棕棉色素由两部分组成,利用反相C18制备柱反复分离得到了其中一部分色素混合物中的两种有色成分和一种无色成分。但是反相制备柱不能将另一部分色素有效分离,依据该部分色素的各种色谱保留行为,其可能由一系结构十分相似的多酚类化合物组成。
    用WIRA气流仪测试苎麻纤维细度
    赵静然, 郁崇文
    纺织学报. 2012, (7):  15-18. 
    摘要 ( 1236 )   PDF (742KB) ( 3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细度是苎麻纤维应用于纺织领域时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的测试苎麻纤维细度的方法为中段切断称重法,该方法存在取样少、代表性不强、测试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不足。本文致力于研究一种较为快速、准确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方法。本文对WIRA气流仪测试苎麻纤维细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确定了用于该气流仪的试样定量及试样放置方式;与中段切断法进行对比试验,提出了流量读数与公制支数的回归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统计检验,用数据分析说明用WIRA气流仪测定苎麻纤维支数的可行性。
    纺长丝用聚乳酸切片的干燥工艺
    刘淑强, 戴晋明, 贾虎生, 刘旭光, 许并社
    纺织学报. 2012, (7):  19-23. 
    摘要 ( 1183 )   PDF (1026KB) ( 3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聚乳酸切片的干燥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聚乳酸切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及无定形结构,探讨干燥时间及温度对切片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对阶段性干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燥时间越长、干燥温度越高,聚乳酸切片的含水率越低,但板结率会越大,分子量下降越严重;在低温干燥阶段,主要除去切片中大部分水分,高温干燥阶段,主要除去少量内部缔合水。最终得出最佳的三阶段干燥工艺为:80℃,4h;100℃,4h;110℃,20h,使切片的含水率很低,同时又避免了大量板结和分子量下降。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超声波洗涤羽毛纤维工艺条件优化
    赵玉萍, 张娟, 郭雅琳, 赵明
    纺织学报. 2012, (7):  24-30. 
    摘要 ( 847 )   PDF (1614KB) ( 3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选择洗涤时间、洗涤温度、浴比和酸性蛋白酶用量为自变量,洗净羽毛纤维的嗜温性需氧菌的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快速优化超声波洗涤羽毛纤维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含菌量的影响,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超声波洗涤羽毛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5mL/L、pH值4.0~6.0、浴比1:40、洗毛时间20min、洗毛温度60℃、酸性蛋白酶用量3%(owf),按此最优工艺条件洗涤羽毛纤维后的含菌量为3.73×103cfu/g。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洗毛时间、洗毛温度、酸性蛋白酶用量、浴比与嗜温性需氧菌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高度显著,实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因此,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洗涤羽毛纤维的工艺是可行的。
    溶剂法回收废旧聚酯纺织品技术
    石娜, 武志云, 汪少朋, 甘胜华
    纺织学报. 2012, (7):  31-36. 
    摘要 ( 2005 )   PDF (1262KB) ( 12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纯涤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并回收利用涤纶(PET)和棉纤维。研究结果表明,DMSO试剂可以回收纯涤织物,尤其当温度在185~194℃时DMSO与纯涤织物溶解反应相对较快,溶解时间为12min。在一定反应时间内DMSO易溶解涤纶而不溶棉纤维,将其用于回收PET和棉纤维。涤/棉织物投入到温度为185~194℃的 DMSO试剂中,溶解60min,将不溶于DMSO试剂的棉纤维在温度为185~194℃的条件下滤出并回收,同时从溶解液中回收聚酯。回收的棉纤维性能稳定,运用领域广泛。再生PET的特性粘度随DMSO试剂回收率的增加而增大。
    纺织工程
    棉织锦3 种色彩组织模型设计与应用
    罗炳金
    纺织学报. 2012, (7):  37-42. 
    摘要 ( 882 )   PDF (2053KB) ( 2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使棉织锦能够体现传统Gobelin壁挂的艺术风格,简化棉织锦的组织设计和意匠的编辑过程,根据丝绸织锦的色彩与织物组织结构关系的相关文献和棉织锦的风格特征,基于空间混色原理和数码技术,将多种棉织锦纹样的各种色彩通过分解归纳,使其中的各种颜色经过有限的经纬色纱与相应的织物组织组合而成,通过多次的RGB试验和生产实践,设计出与传统丝绸织锦色彩组织模式不同的单色经六色纬、二色经六色纬、六色经三色纬、独特的棉织锦色彩组织设计模型。这样,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少量的经纬色纱和最基本的几个织物组织,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使棉织锦表面图案得到丰富的多色彩过渡及很强的层次感。这几种模型对风格多样的棉织锦开发具有较强适用性。
    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洗涤后尺寸稳定性评价
    王蕾, 刘建立,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2, (7):  43-47. 
    摘要 ( 1499 )   PDF (1121KB) ( 3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手工测量织物洗涤后尺寸变化方法存在误差大和精度低的问题,尤其是在洗涤后织物试样形状不规则情况下,手工测量结果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织物整体尺寸变化,本文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方法实现织物洗涤前后面积变化的精确检测,以面积变化率为指标来评价织物洗涤后尺寸稳定性。选择了6种不同规格的纯毛织物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洗涤、漂洗和脱水程序对试样进行洗涤,待干燥后采用机器视觉系统获取试样图像。对试样图像进行处理得出试样洗涤前后经、纬向平均长度和面积的变化率,以这些指标对试样尺寸稳定性进行评价。与人工测量方法相比,机器视觉方法可以实现对织物洗涤后尺寸变化的完全表征和准确评价,并可为织物设计和洗涤程序优化提供参考。
    基于图像处理的织物多方向抗皱性测试方法
    刘成霞, 徐晶
    纺织学报. 2012, (7):  48-52. 
    摘要 ( 1061 )   PDF (1184KB) ( 3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的抗皱性测试方法只能测试织物单一方向的折皱回复性,这与服装穿着时多方向的起皱形态相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设计一种能近似模拟服装膝盖和肘部起皱形态的多方向起皱装置,然后给出了其使用与测试方法,进而提出两个评价指标——急弹性和缓弹性抗皱面积比,最后将20块织物的这两个指标与急弹性和缓弹性折皱回复角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急弹性和缓弹性抗皱面积比分别与急弹性和缓弹性折皱回复角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且多方向起皱装置所形成的折皱形态更接近服装实际穿着时的起皱形态,也能更好地反映织物的综合抗皱能力。
    低温环境下PTT与锦纶织物的手感比较
    李荣全, 王府梅, 张丽芝
    纺织学报. 2012, (7):  53-57. 
    摘要 ( 1099 )   PDF (1253KB) ( 3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 为了探索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羽绒服和防寒服等服装的理想面料,需要研究这些面料的手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所呈现出的规律。在现有试验条件下,测试温度分别设定在20℃、-5℃、-15℃、-25℃四个点,通过自行搭建的可在低温下测试的简易装置对比测试并研究了结构参数相近的PTT织物和锦纶织物的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以描述织物的手感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两类织物的手感都会变得僵硬,但锦纶织物变硬的程度比PTT织物要大许多。
    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性能
    孔祥勇, 缪旭红
    纺织学报. 2012, (7):  58-63. 
    摘要 ( 1096 )   PDF (1641KB) ( 4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性能,实验选用了不同规格的多轴向经编织物进行准静态防刺性能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结构参数对防刺性能的影响,以及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特性;并且通过SEM观察多轴向经编织物在穿刺时织物断裂口纤维的截面形貌,分析了多轴向经编织物在防刺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机理。结果表明织物的体积质量与最大穿刺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体积质量增加,织物的最大穿刺力增大;而且提高经编多轴向织物的表面紧密度,有利于提高织物的防刺性能。在多轴向经编织物中使用较细的纱线编织而成的四轴向织物的防刺性能最佳,能够很好地吸收穿刺能量,抵抗刀刃切割。
    染整与化学品
    聚氨酯型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
    姚国萍, 郑今欢, 陈慧芬
    纺织学报. 2012, (7):  64-68. 
    摘要 ( 1376 )   PDF (1342KB) ( 4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论文针对纺织品护肤功能整理,采用界面聚合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乙二醇(PEG)为预聚单体,研制了聚氨酯型维生素E护肤微胶囊。探讨了扩链反应温度、PEG种类、芯壁质量比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60℃、PEG400为反应单体、芯壁质量比为1/1.25时,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分布窄且粒径小,具有较高的微胶囊化产率和适当的有效载量。扫描电镜和动态粒径分析表明,优选工艺下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的球状,粒径分布在260~2000nm,平均粒径在500~600nm,适用于纺织品护肤整理。
    基于细乳液聚合法的纳米胶囊及纳米色素制备
    赵晓, 沙盈, 安妮, 梁列峰
    纺织学报. 2012, (7):  69-74. 
    摘要 ( 978 )   PDF (2107KB) ( 3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细乳液聚合的方法,通过添加功能单体,合成了表面带有功能基团的聚苯乙烯/丙烯酸空心纳米胶囊。选用了十六烷(HD)及甲基异丁酮(MIBK)两种不同的疏水物质作为助稳定剂,分析了助稳定剂种类及用量对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颗粒形貌的影响。TEM观察发现,当单体用量与助稳定剂质量比为1:1时,可得到大量具有空心结构的粒径为100nm左右的乳胶粒子。采用MIBK作为助稳定剂制备的纳米胶囊可作为载体封装油溶性染料以合成染料/共聚物复合纳米色素,并表现出较好的光稳定性能。而HD作为助稳定剂使用时,染料无法在油相中均匀分散,最终导致无法得到稳定乳液。
    2 类表面活性剂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对比研究
    蒋金萍, 廖青, 王晓宁, 龚龑
    纺织学报. 2012, (7):  75-79. 
    摘要 ( 1106 )   PDF (1097KB) ( 4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了两种N,N-二烷基脲化合物和四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表面活性剂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 及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的细胞毒性,探讨两类物质对细胞毒性的大小。结果表明: N,N-二烷基脲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N,N-二乙基脲和N,N-二丙基脲浓度达到10mg/ml时,对两种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抑制率均大于8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7、OP-9、NP-10和NP-25的浓度分别达到0.1mg/ml、0.1mg/ml、0.1mg/ml和0.5mg/ml时,对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抑制率均大于80%。因此可知,这六种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对HeLa细胞及CHO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依赖性。N,N-二烷基脲对两种细胞的毒性远小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基于Mandelbrot集的仿扎染纹样设计方法
    窦晓静, 张聿
    纺织学报. 2012, (7):  80-85. 
    摘要 ( 1098 )   PDF (1921KB) ( 4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Mandelbrot集图形为基础,提出一种仿扎染效果的纹样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Mandelbrot集图形生成原理,运用参数变换与函数变换手法对Mandelbrot集数学模型进行调整变化,通过综合运用抓图窗口进行图形逐级放大,以及色彩模式调整等方法,生成出不同风格的Mandelbrot集的变化图形;在此为基础,从Mandelbrot集图形中提取设计素材,通过Photoshop软件进行了图形仿扎染效果的设计处理,获得具有扎染视觉效果的初级纹样,并且以丝巾设计为载体,进行仿扎染效果纹样的二次设计,应用于具体的纹样设计实践中,从而在探索Mandelbrot集图形应用于染织纹样设计的有效途径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蜡印冰纹特征分析及审美价值
    唐颖, 房宽峻, 沈雷
    纺织学报. 2012, (7):  86-90. 
    摘要 ( 867 )   PDF (1655KB) ( 1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冰纹是蜡印图案的主要特征,为了更好地在现代蜡印及仿蜡印图案创作中应用及表现出逼真的冰纹效果,对自然生成的蜡印冰纹形态、色彩特征及美学价值做了详细的讨论和评价。分析了影响蜡印冰纹形成的因素,发现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冰纹的线条呈现出不同的粗细、曲度特征,在冰纹交叉处会有不同程度的加粗现象。面料上蜡后的裂蜡方式决定了冰纹的形态,可产生龟裂状、平行状、方格状等形状的冰纹图案。同时,冰纹的形态表征与蜡印图案形状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染色时冰纹受蜡层开裂大小及先后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染色深浅和色彩层次,局部蜡质与面料贴合不牢的部位还会出现晕染效果。此外,从审美角度看,蜡印冰纹具有缺陷美、无序美和肌理美等美学特征。
    基于对羟基苯甲醛的柞蚕丝无染料显色工艺
    刘凇奇, 崔永珠, 隋燕玲, 王晓, 魏菊
    纺织学报. 2012, (7):  91-94. 
    摘要 ( 925 )   PDF (1107KB) ( 4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对羟基苯甲醛和硝酸对柞蚕丝织物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无染料显色的目的。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得出了柞蚕丝无染料显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醛用量5%(o.w.f.),硝酸质量分数2.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0min,浴比为1:30。同时对显色后的织物色牢度、匀染性、强力以及纤维的表面形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显色后的柞蚕丝织物色泽鲜艳,匀染性好,纤维表面基本无损伤,其水洗、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断裂强力基本没有变化。
    荧光染料DTAF染色棉织物的性能
    唐菲菲, 葛凤燕, 蔡再生, 杨纯, 李金才
    纺织学报. 2012, (7):  95-99. 
    摘要 ( 2029 )   PDF (1109KB) ( 7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功能性荧光染料5(6)-(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对棉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了染色浓度、固色温度对染色后织物K/S值的影响,并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染色浓度下,染色织物的K/S值、反射率曲线、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染色浓度的增加,染色织物的反射率曲线、荧光发射光谱均发生红移;染色织物的最大反射率值及荧光强度均随织物上染料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染色浓度为0.1%(o.w.f)时,染色织物的最大反射率值可达到130%。此外,DTAF可明显改善纯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当染料染色浓度大于或等于1%(o.w.f)时,其染色织物的UPF等级可达到50+,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功能。
    服装工程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青年女性裆底高特征探讨
    张秀, 王宏付
    纺织学报. 2012, (7):  100-103. 
    摘要 ( 1556 )   PDF (869KB) ( 6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裆底高关系到上体长与下体长的比例是否协调,裤装款式是否舒适等,本文以青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利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仪测得相关数据,再通过excel和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得出青年女性裆底高与腰高的差值的平均值为26.64cm;裆底高与身高的比值趋于0.44。另外通过聚类分析,将被测对象分成四类,身高以4.9cm分档时,裆底高以3cm分档。
    不对称悬垂褶服装的造型特征及设计方法
    赵孟超, 许旭兵
    纺织学报. 2012, (7):  104-108. 
    摘要 ( 1509 )   PDF (1587KB) ( 6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文章于不对称悬垂褶的概念,主要论述了不对称悬垂褶的造型特征与设计方法,并分析了该类服装设计作品的形式美感,以形成较完整、系统的设计理论知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不对称悬垂褶的表现形式、不对称悬垂褶的造型分类、不对称悬垂褶的风格、不对称悬垂褶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不对称悬垂褶的设计方法与服装主体的设计风格及其他细节紧密相关,在设计过程中需辅助一定的结构工艺手段以形成具有独特审美效果的不对称式垂褶设计。文章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分析了不对称悬垂褶的设计创作特点,为该类服装设计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意义上的参考研究价值.
    传统与新流行文化元素融合的皮革服装图案设计
    王立新, 范雪荣, 孙晓玮
    纺织学报. 2012, (7):  109-113. 
    摘要 ( 1023 )   PDF (1438KB) ( 7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和消费需求特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主流文化对社会意识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与新流行文化共生共长。反映在服饰产品中,文化意识改变更多地体现在服饰图案的设计表现上。环保意识、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对服饰图案设计的影响堪称巨大。从当代中国社会非主流文化入手,以皮革服装图案设计为主线,研究非主流文化与服饰时尚的内在关系,并深入探讨社会文化思潮对社会人群的产品认知、审美感受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
    刘运娟, 陈东生
    纺织学报. 2012, (7):  114-117. 
    摘要 ( 3802 )   PDF (1006KB) ( 11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客家服饰刺绣图案的分类、刺绣技法、图案构成、色彩运用角度入手,总结出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按其表现题材可分为动植物、几何图纹、人物、文字、生活器物等五大类;刺绣技法分为七大系列二十七种针法;图案构成以边缘式、主题式与对称式为主;服饰图案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尚“俗”审美情趣且倾向装饰功利性。得出客家传统服饰图案在构图、表现题材、技法、用色等方面呈现地域性特征,并且具有深沉的中原汉民族审美情感倾向。
    细节设计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
    戴璐
    纺织学报. 2012, (7):  118-122. 
    摘要 ( 1227 )   PDF (1618KB) ( 7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服装造型中,细节设计是展现服装整体造型的点睛之笔。论文从现代服装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列举细节设计在服装结构、服装工艺和服装材料三个方面的应用及表现,分析常见的细节设计形式和手段,总结细节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技法。说明细节设计虽然简单,却能丰富服装造型的内容、拓展服装造型的设计空间,赋予服装造型以灵气、创意和美感。研究成果对于深入认识细节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以丰富服装造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
    机械与器材
    基于CFD的喷气织机辅助喷嘴流场分析
    谭保辉, 冯志华, 刘丁丁, 唐银萍
    纺织学报. 2012, (7):  123-128. 
    摘要 ( 1082 )   PDF (1336KB) ( 5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辅助喷嘴的流场性质,本文建立了喷气织机辅助喷嘴流场的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软件Fluent对辅助喷嘴流场的三维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供气压力为0.28MPa条件下辅助喷嘴出口实际流速中心线上的速度分布曲线、压力分布曲线以及不同供气压力条件下辅助喷嘴出口的速度分布曲线。计算结果表明:供气压力为0.28MPa时,辅助喷嘴出口最大风速高达404m/s,在辅助喷嘴出口出现了负压区;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辅助喷嘴出口风速逐渐增大,供气压力每增加0.1MPa,出口风速约增加50m/s。最后,通过与相关文献实验值的比较,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方法分析辅助喷嘴流场的一致性。
    新型土工布胀破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
    李伟锋, 孙启晓, 李想
    纺织学报. 2012, (7):  129-133. 
    摘要 ( 930 )   PDF (957KB) ( 6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小土工布胀破时膜片变形造成的测试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膜片补偿的土工布胀破性能测试方案。文章给出了系统测试原理、软件系统总的流程图及(此处删了半句)硬件测试系统框图。系统使用运动控制卡控制电机驱动部分,由传感器采集得到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输入计算机处理,对得到的数据采用了数字滤波,并实现了测试过程数据和图表的实时显示。文章给出了试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减小了由于土工布胀破时膜片变形造成的测试误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高温高压染色机变频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姜磊, 韩承江, 谢水英
    纺织学报. 2012, (7):  134-138. 
    摘要 ( 893 )   PDF (1143KB) ( 5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率,改进高温高压染色机控制系统对水、电资源浪费较大等问题,将原有人工操作控制方式进行改造,采用PLC与变频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对原有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设计。系统通过PLC控制改造,解决了手/自动转换,动态响应速度慢,控制精确度不高及工艺流程操作繁琐等问题;系统通过变频改造后,水泵转速可以根据机缸温度进行自动调整,实现布匹的均匀走动。实验数据证明,系统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管理与信息化
    服装品牌形象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权重确定
    胡觉亮, 李程, 韩曙光
    纺织学报. 2012, (7):  139-143. 
    摘要 ( 1027 )   PDF (1050KB) ( 5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经济发展和服装品牌的快速崛起,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服装品牌为了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就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本文以服装品牌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在综合品牌形象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基础上,结合对消费者进行的调研,构造了由两个层次组成的服装品牌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层指标影响因素的权重分布,使服装品牌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客观,为服装企业创立品牌形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因素已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方面,其后依次为产品因素、店铺因素、企业因素、宣传因素;而在同档次服装品牌之间,产品因素已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服务因素取而代之。
    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人体点云简化方法
    李晓久, 景晓宁
    纺织学报. 2012, (7):  144-148. 
    摘要 ( 1024 )   PDF (1084KB) ( 5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服装领域需求所开发的人体扫描系统获取的人体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出了人体截面曲线点云的扇形栅格简化方法。该方法运算速度快,且简化率易于调整,能较好的保持点云凹部细节特征,防止轮廓失真。简化后的点云可以直接快速地通过扇形的角度和栅格进行排序,优化了后续点云的光顺去噪及孔洞修补。
    综合述评
    不同种类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及发展
    陈丽华
    纺织学报. 2012, (7):  149-156. 
    摘要 ( 981 )   PDF (2303KB) ( 8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不同种类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及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防水透湿的微孔质扩散机理和高分子间“孔”和亲水基团传递机理进行了阐述,对不同生产加工方法、薄膜形态结构及性能等防水透湿织物进行了归纳和论述,然后对不同防水透湿机理、不同复合高聚物及不同加工方法的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防水透湿织物将向环保化、智能化及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期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及其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防水透湿织物的选择和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