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8-03-15
    纤维材料
    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接枝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的制备
    刘新华 李永 储兆洋 杨旭 王翠娥
    纺织学报. 2018, (03):  1-6.  doi:10.13475/j.fzxb.20170305207
    摘要 ( 508 )   PDF (1952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新型细菌纤维素(BC)气凝胶可控接枝聚合物,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法,以含溴的细菌纤维素为引发剂、维生素C(Vc)为还原剂、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溴化铜(CuBr2)为催化剂,制备了含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PDMAEMA)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规整接枝共聚物。采用能谱分析仪对大分子引发剂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表征了接枝物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以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为原料,采用ARGET ATRP聚合法成功制备了BC-g-PDMAEMA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7,接枝率为875.76%,接枝后纤维直径增大且在纤维表面形成覆盖层,热稳定性由205℃升高到230℃。

    硼酸交联海藻酸钠/磷虾蛋白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张芮 郭静 杨云明 张森 于跃
    纺织学报. 2018, (03):  7-13.  doi:10.13475/j.fzxb.20170603907
    摘要 ( 835 )   PDF (2186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海藻酸钠/磷虾蛋白(SA/AKP)复合纤维在盐溶液中溶胀问题,利用硼酸与复合纤维交联反应制备了耐盐性SA/AKP 复合纤维。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 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复合纤维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考察了交联度和纤维形态的关系,评价了纤维力学性能与交联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硼酸与海藻酸钠的羟基反应产生了B—O 键;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交联温度的升高,SA/AKP 复合纤维的溶胀度降低,并在交联时间为30 min、交联温度为80 ℃以后趋于平衡,此时溶胀度由未交联纤维的136.99% 降低到82.30%,纤维的耐盐性明显提升,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18cN/dtex;交联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交联温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未交联纤维与交联纤维表面存在纵向的沟槽结构,交联纤维经过盐溶液处理,表面仍具有沟槽结构。

    碳纳米线的拉伸应变传感特性
    贾树生 万振凯 杨连贺 张恒杰
    纺织学报. 2018, (03):  14-18.  doi:10.13475/j.fzxb.20170606705
    摘要 ( 703 )   PDF (1522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用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原位结构健康监测的碳纳米线传感器,建立了碳纳米线应变传感实验系统,通过纵向拉伸实验,分析了碳纳米线的机械性能(应力和应变)和电性能(初始电阻和应变灵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性能参数进行了Weibull 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碳纳米线的应变传感特性。结果表明:纵向拉伸负载期间,碳纳米线相对电阻变化与应变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碳纳米线具有与传统应变监测相当的应变灵敏系数,适合用于检测破坏极限应变远小于碳纳米线应变(碳纳米线的破坏应变均值10%,最小值为2.5%)的复合材料的损伤,是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的良好候选材料。

    应用二维X射线衍射法测定涤纶工业丝结晶和取向行为
    葛陈程 吕汪洋 石教学 徐铁凤 陈世昌 李楠 陈文兴
    纺织学报. 2018, (03):  19-25.  doi:10.13475/j.fzxb.20170600807
    摘要 ( 477 )   PDF (2033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立涤纶工业丝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至关重要。利用二维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普通高强型(HT)、低收缩型(LS)、超低收缩型(SLS)3 种不同种类涤纶工业丝的晶态结构和晶区取向度,并分析了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收缩率最小、尺寸稳定性最好的SLS 型工业丝结晶度和晶粒尺寸最大,但其晶区取向最小;而断裂强度最高、断裂伸长率最小的HT 型工业丝结晶度和晶粒尺寸最小,晶区取向却最大;LS 型工业丝则介于二者之间。综合分析可知,结晶度和晶粒尺寸主要影响涤纶工业丝的干热收缩率,晶区取向度则影响涤纶工业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弹性模量。

    纺织工程
    转杯复合纺成纱器内流场模拟及纱线质量分析
    杨瑞华 刘超 薛元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8, (03):  26-30.  doi:10.13475/j.fzxb.20170402205
    摘要 ( 368 )   PDF (1589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转杯复合纺成纱器内流场特征及不同转杯速度对复合纱成纱质量的影响,对转杯复合纺纱成纱器进行三维建模,在Ansys 软件中模拟成纱通道尤其是纤维输送通道和转杯内的气流运动特性,解析成纱通道内流体压力和速度分布特征,并进行纺纱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导丝管内的最低静压可达 - 9.8 kPa,转杯内负压在9 kPa 左右;纤维输送通道出口与转杯滑移面交汇处存在小部分高压区。气流在渐缩型的输棉通道中加速运动,出口处速度值达到386 m/s;输棉通道出口处的气流碰撞到滑移面后,分成2 股反方向的气流,沿着导丝管出口处作圆周运动;转杯速度与气流速度成正比,与转杯内静压成反比;转杯速度增加时,纱线断裂强力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条干不匀率增加,毛羽值减小。

    纯棉色纺纱配色中的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优化
    白婧 杨柳 张毅 张瑞云 马颜雪 俞建勇 程隆棣
    纺织学报. 2018, (03):  31-37.  doi:10.13475/j.fzxb.20170605807
    摘要 ( 458 )   PDF (1749KB) ( 1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棉色纺纱更精准的配色,以色纺纱配色中常用的光学 Stearns-Noechel 模型为基础,采用青、品红、黄、黑、白5种颜色的棉纤维,按照不同组合方式不同混合比例进行纺纱制样,并利用分光光度仪测量光谱反射率值。针对 Stearns-Noechel 模型中的待定参数,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3个新的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将颜色分为非彩色和彩色系列研究,所得到的参数值更加合理,对应的修正模型在配方预测上更加精确,利用该模型得到的预测样与标准样之间的色差在3个修正模型中最小,总平均色差0.75 (CMC(2:1)),可满足棉纤维配色中的色差要求。

    旋流喷嘴对不同线密度纱线的作用机制
    晏江 邱华 李永贵
    纺织学报. 2018, (03):  38-44.  doi:10.13475/j.fzxb.20170400907
    摘要 ( 497 )   PDF (1773KB) ( 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旋流喷嘴纺纱方法对不同线密度纱线的减羽效果,借助计算流体软件模拟旋流喷嘴内部气流特性及不同线密度纱线在气流作用下的压强与速度分布,并用纺纱试验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进入纱道后的气流沿顺时针方向分别朝纱道入口及出口方向运动,纱线表面毛羽主要受到气流的包裹力和由于纱线自转而产生的相对包裹力作用。气流的旋转特性使得纱道管壁附近的压强高于轴线附近,因此不同线密度纱线的表面所处涡流的位置不同,受到的气流包裹力也不同。纱线线密度较小,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布密集,x、y、z 向速度波动较大,其中20 tex 纱线表面的压强和速度分布情况优于10、30、40 tex 的。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喷嘴压强在0.2 MPa 下,对20 tex 大麻/ 棉(40/60)的减羽效果最优,达到了87.6%,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仿针织牛仔面料的开发及性能评价
    蒋志青 马延涛 郭亚 马建伟 陈韶娟
    纺织学报. 2018, (03):  45-49.  doi:10.13475/j.fzxb.20170605305
    摘要 ( 848 )   PDF (1605KB) ( 1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兼具针织和机织牛仔面料优点的新型牛仔面料,从纱线的选择、织造、后整理等方面探讨了仿针织牛仔面料的开发。对比测试了仿针织牛仔面料、针织牛仔面料、纯棉机织牛仔面料等5 种面料的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色牢度等指标,并利用川端织物风格评价系统对牛仔面料的拉伸、剪切、弯曲、压缩、表面摩擦5 项指标进
    行织物风格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精梳纯棉纱作为经纱,涤纶长丝氨纶包芯纱作为纬纱,选择复合右斜纹组织,经特殊后整理工艺后生产的仿针织牛仔面料经向拉伸断裂强力高达685 N,撕破强力达59 N,粗犷挺括,柔软舒适,弹性和保型性俱佳,克服了针织牛仔面料和机织牛仔面料的风格缺陷。

    单向导湿机织物结构设计
    刘杰 王府梅
    纺织学报. 2018, (03):  50-55.  doi:10.13475/j.fzxb.20170402806
    摘要 ( 740 )   PDF (1604KB) ( 1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从机织物结构参数设计的角度开发具有良好单向导湿性能的机织物,构建了性能优异的导湿梯度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设计试织了表里层不同松紧组织,表里层不同接结方式、不同原料的9 种织物,通过对9 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测试和多项综合值计算分析发现:在其他规格相同情况下,表里层采用松、紧组织孔隙呈梯度
    结构的织物导湿性能好;液态水的传递效果与接结点的分布和接结形式有关,接结点数目的增加有利于表里层之间的水传递。表里层经纱为木棉/ 棉混纺纱,纬纱为吸湿透气涤纶(Coolmax)纱线,且Coolmax 纬纱采用上下联合接结法,表紧里松的组织配置织物单向导湿性能最好,验证了单向导湿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全成形毛衫肩袖成形工艺
    邱庄岩 吴志明 蒋高明
    纺织学报. 2018, (03):  56-60.  doi:10.13475/j.fzxb.20170505006
    摘要 ( 600 )   PDF (1967KB) ( 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丰富全成形羊毛衫肩袖造型,提高编织效率,采用全成形电脑横机及DS-ONE APPEX 3 设计系统,对全成形毛衫肩袖成形方式进行研究。将四针床全成形毛衫肩袖部位按照其结构分为 6 种,从重视效率、重视结构 2 种编织方式分别探讨 6 种肩袖的编织工艺。研究认为:比率编织法适用于平肩式与落肩式,可编织出不同高度的袖山;扭转纱环有助于落肩式的前肩向后针床翻转,使接肩动作更稳定;引返工艺适用于马鞍肩和斜肩的细节部位编织;均收工艺是降落伞型毛衫肩袖部位的主要编织方式;多织工艺可用来平衡衣身和袖山结构上的前后高低差,维持筒状编织结构稳定。

    腈纶预氧化丝/芳纶针刺滤材的性能
    于宾 赵晓明 漆东岳
    纺织学报. 2018, (03):  61-66.  doi:10.13475/j.fzxb.20170603206
    摘要 ( 545 )   PDF (1757KB) ( 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空气过滤材料,制备了一种以腈纶预氧化丝为主,并混入不同质量分数芳纶的复合滤材,对其形态、纤维缠结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孔径尺寸和过滤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直线段长度可用来表征滤材纤维缠结程度;添加芳纶,提高了纤维缠结程度和滤材的致密性,提高了滤材断裂强力和
    断裂伸长率,减小滤材孔径尺寸;对于粒径≧1.0 μm 和≧2.5 μm 的微粒,芳纶质量分数小于10% 时,复合滤材过滤效率无明显变化,芳纶质量分数大于10%时,复合滤材过滤效率随着芳纶质量分数增大而显著提高。

    毛/腈纶混纺织物在远红外烘箱中的干燥特性
    周明星 孟婥 孙以泽
    纺织学报. 2018, (03):  67-72.  doi:10.13475/j.fzxb.20170600106
    摘要 ( 372 )   PDF (1554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混纺纤维在定量化学分析自动检测系统中的烘干效率,需要对烘干过程进行实验和理论模型分析。设计了毛腈混纺纤维 3 因素 3 水平二次正交旋转试验,分别讨论了单样品干基质量、烘干距离和烘干温度等 3 个因素对烘干过程纤维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因素对毛腈混纺纤维烘干速率都有显著影响,且干燥曲线存在明显的升速过程、快速烘干和降速过程。再采用单项扩散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和Page模型对纤维烘干过程曲线进行拟合。结果发现,Page 模型的R² 均值达到0.995 2,表明拟合程度最好。通过试验和模型分析发现,最长烘干时间不超过 2 h,明显少于传统方法规定的 4 h 烘干时间。混纺纤维烘干存在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提高纤维烘干效率提供了参考。

    染整与化学品
    基于射频处理的胡麻生物脱胶工艺
    石大为 王瑞 陈旭 吴炳洋
    纺织学报. 2018, (03):  73-78.  doi:10.13475/j.fzxb.20170600706
    摘要 ( 556 )   PDF (1958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缩短胡麻纤维的脱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可纺性,对胡麻纤维的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将射频热处理应用到脱胶过程中。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白度测定仪和单纤维电子强力仪对胡麻纤维的表面形貌、白度、线密度和拉伸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生物脱胶工艺为:处理温度为45 ℃,pH值为4.5,浴比为1:15,时间为25 h,加酶量为3 mL。射频处理显著的提升了胡麻纤维的分散性,改善了纤维表面形貌。此外,随着射频处理时间的增加,胡麻纤维的细度显著降低,但过长的处理时间会降低纤维的结晶度,影响纤维的拉伸性能,因此最佳的射频处理时间应为10~30 min。

    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的低温上浆性能
    曹新伟 宋秦杰 朱博 刘建立 王鸿博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8, (03):  79-85.  doi:10.13475/j.fzxb.20160800907
    摘要 ( 676 )   PDF (2180KB) ( 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GCWS)应用于低温上浆的可行性,采用乙醇碱法制备GCWS 马铃薯淀粉,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测试其在65~95 ℃内浆液黏度、黏附力以及上浆率、增强率、增磨率等指标,与工厂中普遍使用的马铃薯氧化淀粉的浆液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5~95 ℃时GCWS 马铃薯淀粉的黏度都较低,符合浆料低黏度的要求;85 ~95 ℃时GCWS马铃薯淀粉的黏附力与马铃薯氧化淀粉相近,而在65 ~75 ℃时黏附力略低。单纱上浆试验结果表明,75 ~95℃时GCWS 马铃薯淀粉的增强率超过25.49%,耐磨率超过38.89%,与95 ℃时马铃薯氧化淀粉的性能相近,符合上浆要求。GCWS 马铃薯淀粉是一种高浓低黏的浆料,在75 ℃时上浆性能和马铃薯氧化淀粉相近,可应用于纱线低温上浆,降低能耗。

    端羟基聚丁二烯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
    张涛 李宏伟 王建明 张梅 苗晓光
    纺织学报. 2018, (03):  86-91.  doi:10.13475/j.fzxb.20170704206
    摘要 ( 531 )   PDF (1737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调温纤维纺丝过程中微胶囊易堵网的问题,利用端羟基聚丁二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以复配石蜡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的可形变相变微胶囊,借助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粒度及其分布、微观形貌、分子结构和芯材包覆率,并
    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循环稳定性以及抗渗透性。结果表明:微胶囊的粒径分布集中在1 ~15 μm,平均粒径为8 μm,分散良好无黏连,表面圆整致密,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差热分析显示包覆率为46.45%,相变潜热为121.13 J/g;微胶囊耐热温度为182 ℃,相比纯石蜡提高了29 ℃,经30 次冷热循环仍保持良好稳定性,且有较高的抗渗透性。

    羊毛角蛋白的制备及其对涤纶织物的整理
    郑君红 李亮 刘让同 张丹
    纺织学报. 2018, (03):  92-97.  doi:10.13475/j.fzxb.20161104106
    摘要 ( 639 )   PDF (1856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涤纶织物吸湿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等问题,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羊毛角蛋白溶液涂覆于经化学刻蚀处理的涤纶织物上,获得角蛋白涂覆涤纶织物。借助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仪器对整理前后织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整理前后织物的吸湿透气性、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耐水洗及悬垂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碱减量处理后涤纶织物的透气率提高57.7%;角蛋白整理后涤纶织物的回潮率增加3.3 倍,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织物的悬垂性变差,且静悬垂性较动悬垂性好;整理后织物的静电压峰值和静电压衰减时间几乎为0,改善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若作为服饰用织物,质量分数为20%的角蛋白溶液处理的织物较柔软舒适,且其涂覆质量增加率为9.7%。

    用含三嗪结构苯基磷酸酯的涤纶织物阻燃整理
    卢声 林杰 路艳华 黄凤远 程德红
    纺织学报. 2018, (03):  98-102.  doi:10.13475/20170607305
    摘要 ( 480 )   PDF (1689KB) ( 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和润湿性能,用2,4-二羟乙基胺-6-氯-1,3,5-三嗪与苯基磷酰二氯制备了含三嗪环的苯基磷酸酯结构的P-N型阻燃整理剂BPAT,并采用二浸二轧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通过比较整理前后织物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力学数据、续燃和阴燃时间及润湿角,讨论了BPAT整理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AT 可提高涤纶织物的残炭率超过3倍,降低织物燃烧的阴燃和续燃时间到0.2s和6.2s,对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经10次水洗,整理织物的阻燃性略有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大,整理织物具有一定的阻燃耐久性。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润湿性能明显改善。

    聚酰亚胺织物的羧基化表面改性
    刘艳春 白刚 钱红飞
    纺织学报. 2018, (03):  103-107.  doi:10.13475/j.fzxb.20170204105
    摘要 ( 1074 )   PDF (1356KB) ( 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聚酰亚胺织物的服用性能,采用碱剂对聚酰亚胺织物表面进行羧基化改性处理。借助X 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热重、热阻、湿阻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碱处理后聚酰亚胺织物的性能,并探讨了阳离子染料对其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碱处理可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有效的改性;碱处理在聚酰亚胺纤维表面引入大量氧元素,纤维分子中引入了羧基和酰胺酸;改性后聚酰亚胺织物热稳定性保持良好;碱处理后聚酰亚胺织物热阻、湿阻略有下降,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7%,阻燃性能优异;聚酰亚胺纤维羧基化改性增加了阳离子染料的亲和力,平衡上染百分率显著提高,染色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 吸附模型。

    涂层防刺织物的制备及其防刺机制
    张政 刘晓艳 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18, (03):  108-113.  doi:10.13475/j.fzxb.20170501007
    摘要 ( 681 )   PDF (2103KB) ( 1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轻防刺服质量,提高防刺服的柔软性与灵活性,使用硬质粒子涂层的方式制作防刺织物。选用碳化硅(SiC)硬质粒子制备SiC 悬浮液。当SiC 悬浮液中粉末粒子、水、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5 ~ 2.5): 1: 1时,SiC 粒子分散最稳定,悬浮液的2 h 相对沉降高度达0.96。在稳定悬浮液中加入黏合剂,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平纹织物上涂层,对制备得到的涂层织物进行准静态刺割实验。探讨涂层液配比、基布密度、织物涂层数对织物防刺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涂层织物防刺性能随分散液与黏合剂质量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确定了基布最佳经纬密度均为100 根/(10 cm),涂层层数为3。分析了涂层对织物柔软性的影响,并结合织物表面形态、刺口形貌和刺破力学曲线发现,涂层织物刺破强力比原样织物大,并且有一定缓冲效应,起到更好的防刺作用。

    柔软处理对涤纶/锦纶6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刘凡 钱晓明 赵宝宝 钱幺 朵永超
    纺织学报. 2018, (03):  114-119.  doi:10.13475/j.fzxb.20170402706
    摘要 ( 539 )   PDF (1964KB) ( 1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 4 种不同的柔软处理方法,即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和化学碱减量法处理涤纶/锦纶 6 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的柔软处理工艺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柔软处理使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折痕回复性、抗弯曲性、悬垂性、柔软性能均得到提高,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撕裂强力提高;经化学碱减量柔软处理的非织造布柔软性能较好,但是力学性能较差。对比经 4 种不同的柔软工艺处理的非织造布性能可知,经有机硅柔软剂处理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综合性能
    最优。

    服装工程
    精纺毛织物缝纫平整度客观评价方法
    陈丽丽
    纺织学报. 2018, (03):  120-125.  doi:10.13475/j.fzxb.20170707506
    摘要 ( 448 )   PDF (1742KB) ( 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纺毛织物缝纫是否平整将影响毛制服装的品质,为探索客观评价精纺毛织物缝纫平整度的方法,将 6 块含毛纯色机织物按照不同的抽褶量,制作成 24 块缝纫平整度不同的试样。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各试样平整度进行主观评价,之后将缝纫图像经过Gabor 变换,提取了不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熵值,接下来根据熵值最大的原则进行滤波器的筛选,得到 6 个最优滤波器滤波后的总熵值作为客观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总熵值与专家成对比较计分之间呈较好的二次方多项式关系;总熵值既可预测成对比较的主观得分,也可估算专家主观评价的缝纫平整度等级,Gabor 变换可用于精纺毛织物缝纫平整度的评估,且具有客观、准确的优点。

    服饰设计视觉显著性检测
    孙菲菲 徐平华 丁雪梅 王荣武 吴雄英
    纺织学报. 2018, (03):  126-131.  doi:10.13475/j.fzxb.20161001406
    摘要 ( 406 )   PDF (2298KB) ( 1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快速、批量化检测服饰品的视觉兴趣度,依据人眼视觉注意模型,利用自底向上的视觉显著性检测方法描述服饰图像的视觉显著性。提取服饰图像的亮度、色彩、纹理方向 3 个底层特征,利用多尺度的分解方法构建出图像的多特征通道;采用归一化合并的方式对特征显著图进行滤波;对形成的 3 类特征图进行融合,根据显著程度绘制视觉热点图及亮度图,从而划分图像的视觉显著区域,并进一步提出了视觉覆盖率和分散度 2 个指标,用以对服饰图像的视觉显著性差异进行量化和评价。对常见色块、不同纹理织物、服装及配饰图视觉显著度进行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描绘出图像视觉显著区域,快速、客观地评定出服饰图像的视觉显著度。

    女性服装压力舒适阈限的测试与研究
    王永荣 罗胜利 廖银琳 刘宇
    纺织学报. 2018, (03):  132-136.  doi:10.13475/j.fzxb.20170500305
    摘要 ( 382 )   PDF (1661KB) ( 2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女性身体不同部位对服装的压力感知及其舒适范围,基于物理心理学极限阶梯法原理进行实验测试与计算,推导服装压力舒适阈限。筛选 50 位在校女大学生作为测试受体,依次测试 9 个不同部位的服装压力;设计开发双环扣式可连续调节束带,实现束带对人体各测试部位的施加压力尽可能等距变化并保持稳定。得出 9 个部位的压力舒适阈限分别为:腹侧点最大,为 2 753 Pa;其次是肩中点和肩胛骨点,分别为1671、1633 Pa;再次是腋下点、后腰侧点、腹凸点和高腰侧点,分别为1 305、1 284、1 260、1 156 Pa;前腰中点和前胸下部的压力舒适阈限最小,为955、937Pa。

    采用多蜂群协同演化算法的服装流行色预测
    赵黎 杨连贺 黄新
    纺织学报. 2018, (03):  137-142.  doi:10.13475/j.fzxb.20170504006
    摘要 ( 827 )   PDF (1668KB) ( 2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服装流行色定量预测方法存在的精度缺陷,借鉴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生物学协同进化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协同演化机制的多蜂群协同优化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权值配置问题上,通过拟合曲线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提升神经网络模拟目标问题的精度。使用 PANTONE 发布的2007−2016 年的国际春夏女装流行色定案,建立了春夏女装流行色色相的预测模型;对该模型中改进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分析不同隐含层节点个数对色相预测精度的影响;预测2017 年女装流行色色相,并将预测结果与PANTONE 官方发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准度。

    机械与器材
    电磁选针器实时检测系统
    袁嫣红 马天宇 项宏年
    纺织学报. 2018, (03):  143-147.  doi:10.13475/j.fzxb.20170403505
    摘要 ( 356 )   PDF (1544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电磁选针器的性能测试及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检测与故障数据保存的要求,利用可重新配置的嵌入式测控系统和配套的软件,设计了一种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选针摆动位移的检测系统。通过对电磁选针器选针刀的位移与选针驱动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实现了选针刀摆动规律的测量和选针响应时间的计算。该检测系统还具有异常选针时间分析和记录功能,用于选针器的稳定性检测。本文系统为选针器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标定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测量分析方法,并为后续的电磁选针器故障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应用LZHUF算法对嵌入式针织系统控制数据压缩
    朱耀麟 刁先举 张团善 高术森 乔辉
    纺织学报. 2018, (03):  148-153.  doi:10.13475/j.fzxb.20170504506
    摘要 ( 644 )   PDF (1513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针织物控制数据量大,花型数据重复性高,且要求无损传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织控制数据压缩的 LZHUF 算法,给出了算法实现流程。利用 LZSS 算法对待压缩织物数据同时编码,再对输出的字符使用频率的高低进行动态哈夫曼编码。该算法可移植到嵌入式平台,对织物数据解压缩。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可在嵌入式针织系统中无损解压缩织物数据,运行效率较高,压缩率相对传统串表压缩算法,明显提高5%以上,说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压缩率,算法复杂度低,可在存储空间和内存空间有限的嵌入式针织控制系统中无损还原织物控制数据;同时该算法可作为纺织 CAD 的数据压缩算法。

    管理与信息化
    改进频率调谐显著算法在疵点辨识中的应用
    王传桐 胡峰 徐启永 吴雨川 余联庆
    纺织学报. 2018, (03):  154-160.  doi:10.13475/j.fzxb.20170402007
    摘要 ( 425 )   PDF (2193KB) ( 1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疵点检测效率和准确率,提出用改进频率调谐显著(FT)算法替代 Gabor 小波方法预处理疵点图像,强化疵点特征向量灵敏度。分析了FT 算法中高斯滤波器模板、Lab 颜色空间、高斯滤波图像中椒盐噪声和 HSV 颜色空间不同通道取值范围不一致对疵点识别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法。利用改进 FT 算法进行图像显著处理;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对疵点显著图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分类,检测是否存在疵点。对 2 种不同纹理面料的检测结果表明:改进 FT 算法较改进前计算时间增加约8%,但疵点检测准确率提高18% ~25%;与 Gabor 小波相比,检测准确率基本持平,但计算时间缩短约70%。

    纬编提花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与算法
    王薇 蒋高明 高梓越 汤梦婷
    纺织学报. 2018, (03):  161-166.  doi:10.13475/j.fzxb.20170607606
    摘要 ( 449 )   PDF (1737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方便快捷并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织物,根据纬编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包括花型意匠图和工艺编织图的二维矩阵,分别对该类织物的花型意匠信息以及工艺编织信息进行数学描述,并根据不同种类提花织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成原理总结出了由花型意匠信息向工艺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包括单面均匀提花织物、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竖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织物以及空气层提花织物,并给出详细的转化算法。以芝麻点双面提花组织为例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纬编提花织物的快速准确设计,为提花织物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综合述评
    通用合成纤维功能化基础问题与发展趋势
    王松林 相恒学 徐锦龙 成艳华 周哲 孙宾 朱美芳
    纺织学报. 2018, (03):  167-174.  doi:10.13475/j.fzxb.20170503308
    摘要 ( 429 )   PDF (2415KB) ( 2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国内大品种通用纤维面临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和利润压缩问题,同时为克服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新型功能纤维稳定性不足,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弱等缺点,急需实现功能性合成纤维产品的创新与技术支撑,提高产品附加值。首先从聚合物可控原位合成、合成纤维加工成型与调控以及纤维表面修饰与功能化3 个主要方面阐述了通用合成纤维功能化过程中存在的基本科学问题;其次介绍了国际市场中功能纤维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设计的发展趋势,为全面提升我国通用合成纤维的多功能化、智能化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提高合成纤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思路与理论支持。

    静电纺丝法宏量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靳世鑫 辛斌杰 郑元生
    纺织学报. 2018, (03):  175-180.  doi:10.13475/j.fzxb.20170504406
    摘要 ( 592 )   PDF (1936KB) ( 1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宏量制备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提高静电纺产量的最新进展、关键方法与核心技术。围绕多针头和无针头 2 大类宏量制备技术,具体介绍了多种宏量制备方法的原理、结构和特点,从产业应用和学术研究的角度分别对其进行比较,深入分析涉及到的多种宏量制备技术和装置的优缺点,以期推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产业化和多功能纳米纤维的深入研究。分析表明,无针头类静电纺丝具有电场均匀、产量高等优点,将是静电纺纳米纤维宏量制备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无针头类静电纺丝的机制、模拟和产业化应用仍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