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8-02-15
    纤维材料
    高压电性静电纺柔性氧化锌/聚偏氟乙烯复合纤维膜
    李静静 卢辉 蒋洁 张思航 顾迎春 陈胜
    纺织学报. 2018, (02):  1-6.  doi:10.13475/j.fzxb.20171002606
    摘要 ( 567 )   PDF (1706KB) ( 2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获得环保、柔软、透气和高压电性的材料,增加压电材料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可穿戴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了高压电性的氧化锌/聚偏氟乙烯(ZnO/PVDF)复合纤维膜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示波器对压电复合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压电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VDF基材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s)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PVDF纤维膜的结晶度和电活性β晶型含量增加,使PVDF中总的β晶型含量增加;同时,ZnO NPs自身具有压电性,也可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压电性,使复合纤维膜的输出电压显著提高。当ZnO NPs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膜的输出电压高达60V,与纯PVDF纤维膜的输出电压相比,复合纤维膜的压电性提升了200%。

    静电纺多孔超细纤维膜的吸油性能
    刘雷艮 林振锋 沈忠安 牛建涛
    纺织学报. 2018, (02):  7-13.  doi:10.13475/j.fzxb.20171005307
    摘要 ( 511 )   PDF (2195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纤维吸油毡吸油量低的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砜(PSF)和聚乳酸(PLA)多孔超细纤维膜以提高纤维吸油材料的吸油量。研究了纤维形态结构、纤维膜孔隙结构及亲油疏水性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附性能和保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F和PLA多孔超细纤维膜具有优良的亲油疏水性,纤维直径、纤维膜孔径和孔隙率、亲油疏水性以及吸油后纤维膜体积膨胀程度对其吸油量起主要作用,而纤维表面2~60 nm 的介孔对提高吸油量没有明显作用,高孔隙率和贯通孔结构不利于保油;吸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50.1、34.6 g/g,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吸油量分别为147.8、131.3 g/g;保油1 h后,PLA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42.04%和53.69%,PSF纤维膜对真空泵机油和亚麻籽油的保油量分别减少了62.17%和50.61%。

    静电纺钛酸钡/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柔性压电纤维膜
    蒋洁 陈胜 李静静 付润芳 林义 顾迎春
    纺织学报. 2018, (02):  14-19.  doi:10.13475/j.fzxb.20171002406
    摘要 ( 859 )   PDF (1703KB) ( 1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性能,采用具有铁电性能的钛酸钡(BaTiO3)纳米颗粒为无机填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BaTiO3/PVDF纳米复合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以及脉冲电压测试等仪器对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及分析,探索了不同添加量的BaTiO3对复合纤维膜结晶结构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纺丝过程中静电力的拉伸和纳米BaTiO3的成核作用促进了PVDF具有压电性的β晶型的形成;当BaTiO3质量分数为10%,复合纤维膜的β晶型含量达到90.8%,纤维膜的输出电压值由20 V增加至50 V;制得的BaTiO3/PVDF复合纤维薄膜具有良好的压电性。

    导电涤纶纱连续制备工艺与性能
    韩潇 洪剑寒 惠林 史韩萍 金丽华
    纺织学报. 2018, (02):  20-25.  doi:10.13475/j.fzxb.20170906806
    摘要 ( 590 )   PDF (1894KB) ( 2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涤纶的导电性能,以涤纶长丝纱为基材,采用基于苯胺原位聚合的连续导电方法,制备涤纶/聚苯胺(PET/PANI)复合导电纱。探讨了导电处理工艺氧化剂浓度、处理掺杂酸和苯胺的浓度及处理速度对导电纱导电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与分析了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导电处理后,PET纱线表面及内部包覆并填充了导电态PANI;反应液浓度及处理速度对PET/PANI复合导电纱的电导率有较大影响,制得的导电纱电导率最高可达1.5 S/cm以上;PANI的存在降低了PET的热稳定性;相比PET纱,PET/PANI复合导电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小幅增长,但初始模量却有较大的下降。

    纺织工程
    多重集聚纺纱结构成形机制及其针织物性能
    刘可帅 江伟 杨圣明 郭维琪 夏治刚 倪俊龙 徐卫林
    纺织学报. 2018, (02):  26-31.  doi:10.13475/j.fzxb.20171001506
    摘要 ( 387 )   PDF (2101KB) ( 1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多毛羽传统环锭纱针织困难,而光洁的常规集聚纺纱线织物手感硬的技术难题,建立串联半开放式多重集聚纺纱方法,分析多重集聚纺纱机制和结构成形特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多重集聚纺纱线具有外紧而内柔的结构特征。基于理论解析,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传统环锭、常规集聚和多重集聚纱线制成针织面料,对比分析了各针织物压缩回弹、透气、抗起毛起球、耐磨、染色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环锭纱相比,多重集聚纱线针织物耐磨、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改善;与常规集聚纱线相比,多重集聚纱线针织物悬垂性、压缩回弹性和染色性能明显提高。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喷气涡流纺纤维运动轨迹模拟
    韩晨晨 程隆棣 高卫东 薛元 杨瑞华
    纺织学报. 2018, (02):  32-37.  doi:10.13475/j.fzxb.20170906306
    摘要 ( 474 )   PDF (1951KB) ( 1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模拟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的运动轨迹,针对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柔性体的动力学特点,基于弹性细杆单元建立纤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腔内流场的气压、速度分布特征,确立自由端纤维柔性体有限元动力学微分方程,遵循力学平衡、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等原理,解析自由端纤维柔性体有限元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待定系数,数值模拟自由端纤维在加捻腔内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利用示踪纤维法对有限元模拟纤维运动轨迹的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弹性细杆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于模拟纤维运动轨迹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

    经编全成型运动装款式建模与工艺实现
    董智佳 蒋高明 丛洪莲 张爱军
    纺织学报. 2018, (02):  38-42.  doi:10.13475/j.fzxb.20170803605
    摘要 ( 927 )   PDF (1558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经编全成形运动服装款式设计的高效和规范实现方法,在研究经编全成形运动装分类与款式成型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经编全成形织物结构的筒形编织原理,从参数化人体模型中提取特征点、特征线和特征面的数据信息,建立二维上衣和裤子的原型模型,并总结经编全成形运动装的工艺计算方法。以经编全成形运动背心款式为例,说明经编全成形运动装款式样板的数学建模方法,用于指导经编全成形CAD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功能完善,并且通过色块分区和贾卡组织填充功能实现运动背心样板工艺设计步骤,形成了适用于经编全成形运动装新款快速开发的有效途径。

    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汽车门低速碰撞数值模拟
    高哲 蒋高明
    纺织学报. 2018, (02):  43-48.  doi:10.13475/j.fzxb.20171006206
    摘要 ( 553 )   PDF (1968KB) ( 1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汽车壳体的抗冲击性能,揭示该材料在乘用车领域的应用优势,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乘用车车门的低速碰撞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多轴向曲面复合材料车门与传统SAPH440钢车门进行建模、低速碰撞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二者在应力分布、车门侵入量、侵入速度和车门内能等多个角度的性能差异,并从保护车内成员安全和轻量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与传统钢材料车门相比,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车门在受到低速碰撞时变形更小、能量吸收性能更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车内人员的保护。另外,该材料的应用使车身大幅减重,实现乘用车的轻量化。

    碳/芳纶混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孙颖 刘俊岭 郑园园 陈利 李嘉禄
    纺织学报. 2018, (02):  49-54.  doi:10.13475/j.fzxb.20171000206
    摘要 ( 401 )   PDF (1985KB) ( 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失效机制,分别以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为轴纱和编织纱织造了三维五向、三维六向碳/芳纶混编复合材料。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采集试样在单轴拉伸过程中表面全场应变信息得到的泊松比。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泊松比受编织结构的影响较大,同种编织结构下,碳纤维为轴纱的复合材料基本保持了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同时提高了断裂伸长率;芳纶纤维为轴纱的复合材料则显著提高了断裂伸长率,但拉伸强度和模量损失较为明显;同种混编方式下,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较三维六向高,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差异。编织纱分别为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应变区分别类似点阵分布和波浪线分布,三维五向和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高应变区分别呈均匀分散分布和横向分布。

    纤维在输纤通道气流场中运动的模拟
    林惠婷 汪军
    纺织学报. 2018, (02):  55-61.  doi:10.13475/j.fzxb.20171001707
    摘要 ( 565 )   PDF (1900KB) ( 9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探讨纤维在转杯纺纱通道尤其是输纤通道气流场中的运动形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转杯纺纱通道内的气流流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纤维在气流场中的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伸直纤维和不同弯钩度的前弯钩纤维在输纤通道内的运动形态。模拟结果表明:输纤通道入口处存在气流漩涡;输纤通道横截面上的气流速度分布不均匀,通道中心比壁面附近的气流速度高,纵向方向的气流速度则不断增大;输纤通道内的纤维倾向于沿着气流速度较高的通道中心运动;纵向加速气流有利于保持伸直纤维的形态和伸直弯钩纤维;伸直弯钩的耗时随着弯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增大通道内的气流速度有利于缩短弯钩伸直的耗时。

    采用三通道数码纺的色彩渐变纱性能
    顾燕 薛元 高卫东 杨瑞华 郭明瑞
    纺织学报. 2018, (02):  62-67.  doi:10.13475/j.fzxb.20170709006
    摘要 ( 361 )   PDF (1742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国内外对色彩渐变纱研究还很少,且生产工艺无法实现对纱线表面颜色和分段长度的精准控制等问题,研究了三通道数码环锭细纱机数字化牵伸调控纱线混纺比的机制,对3个通道喂入的品红、黄、青3根粗纱实施梯度牵伸,纺制具有色相、明度、纯度渐变等特征的色彩渐变纱,并试纺了27.73tex 以10%为梯度可实现品红黄青3色循环的色彩渐变纱,研究了该色彩渐变纱的外观形貌、条干及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三通道数码环锭细纱机的梯度牵伸调控了品红、黄、青3色纤维混纺比沿纱线长度方向的梯度匹配,实现了色彩沿纱线长度方向渐变效果;色彩渐变纱大比例纺制段由于牵伸状况不良导致断裂强力、条干与纯纺色纱相比稍有降低。

    经编纱线动态张力评价指标
    胡瑜 刘行 缪旭红
    纺织学报. 2018, (02):  68-72.  doi:10.13475/j.fzxb.20170302405
    摘要 ( 864 )   PDF (1366KB) ( 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高频张力测试系统得到的经编纱线动态张力评价方法欠缺的现象,提出用概率密度曲线和峰度、偏度来评价经编纱线动态张力的整体波动情况。为检验所提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利用高频张力测试系统采集5种不同机速下30 s内的经编纱线张力数据,用概率密度曲线和峰度、偏度对张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种机速下的经编纱线动态张力的峰度均小于0,偏度均大于0,且随着测试机速的增加,峰度和偏度值均不断减小,结合概率密度曲线分析得出,随着测试机速的增加,纱线张力波动不断减小,张力更加均衡,这与实际织造情况一致,从而验证此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经编导电针织物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
    张舒 缪旭红 RAJI Rafiu King 孙婉
    纺织学报. 2018, (02):  73-77.  doi:10.13475/j.fzxb.20170804405
    摘要 ( 549 )   PDF (1725KB) ( 1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经编导电织物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将镀银锦纶与氨纶或涤纶在特里科经编机上采用两梳交织,制备了具有不同组织结构的4 种经编导电织物,测试了4 种织物在拉伸条件下的电阻变化,得到经编导电织物的电阻随应变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组织结构以及氨纶弹性对经编针织柔性导电织物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镀银锦纶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可编织性;非弹性经编导电织物的电阻随应变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再趋于平稳,最后略有上升的趋势;非弹性经编导电织物随着镀银纱线延展线长度的增加,造成小应变下的灵敏度增加;弹性经编导电织物呈现出电阻随应变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少最终趋于平稳的趋势。

    染整与化学品
    丹蒽醌对氧化脱胶苎麻纤维理化性能的调控
    孟超然 毕雪蓉 李佳蔚 郁崇文
    纺织学报. 2018, (02):  78-85.  doi:10.13475/j.fzxb.20170907008
    摘要 ( 404 )   PDF (2378KB) ( 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苎麻氧化脱胶中纤维容易被过度氧化而性能受损的问题,在氧化脱胶液中添加了具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保护效果的试剂 1,8-二羟基蒽醌(丹蒽醌),并通过调节1,8-二羟基蒽醌的用量实现了对苎麻纤维理化性能(强伸性能、聚合度、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等)的调控。结果表明,1,8-二羟基蒽醌用量越高,纤维中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越高;但纤维强伸性能随1,8-二羟基蒽醌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当1,8-二羟基蒽醌的用量为2 %时,脱胶的综合效果最佳,此时纤维的断裂功、聚合度、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比不使用1,8-二羟基蒽醌时分别提高了41.0%、2.0%、17.3%、7.0%;此外,使用1,8-二羟基蒽醌后,脱胶废水的COD值降低了40%,大幅度提高了氧化脱胶工艺的环保性。

    铁黄颜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的应用
    刘铭 张丽平 张敏 王晓春 赵国樑 王轩 唐星辰 杨中开
    纺织学报. 2018, (02):  86-90.  doi:10.13475/j.fzxb. 20170710505
    摘要 ( 347 )   PDF (1638KB) ( 1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铁黄颜料(ZnFe2O4)在熔纺过程中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相容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 对ZnFe2O4 铁黄颜料进行表面改性,通过亲油化度、Zeta 电位、红外光谱和接触角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偶联剂用量、超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硅烷偶联剂改性对ZnFe2O4 铁黄颜料与UHMWPE 共混体系之间的相容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偶联剂、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1:1.5 条件下,优化工艺为偶联剂用量占颜料质量的25%,65 ℃下超声反应2.5 h;所得改性ZnFe2O4 铁黄颜料的亲油化度值为49.85%,Zeta 电位为41.40 mV;接触角为154.5°,表面由亲水性转为亲油性。扫描电镜和熔体力矩测试结果表明,ZnFe2O4 铁黄颜料在UHMWPE 共混体系中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

    微生物合成纳米灵菌红素及其对羊毛织物抗菌染色
    任燕飞 巩继贤 付冉冉 张健飞 王富邦 陶宇庆
    纺织学报. 2018, (02):  91-96.  doi:10.13475/j.fzxb.20170604006
    摘要 ( 423 )   PDF (1950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推动微生物染料在纺织染色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发酵液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制备得到纳米灵菌红素分散液,并以此作为染液对羊毛织物染色。分别探究温度、时间、染液pH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染色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制备的纳米灵菌红素分散液的平均粒径为285.8 nm,多分散指数为0.193,粒径分布集中,色素浓度为18.3 mg/L;羊毛织物的最优染色温度为90 ℃,最适染色时间为20 min;染液pH 值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效果和抗菌性有显著的影响,当染浴pH 值为2.1 时,染色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为99.1% 和36.6%,染色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明显优于大肠杆菌。

    一体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光固化数码印花中的应用
    孟一丁 邵建中 黄益 王成龙 孙广东
    纺织学报. 2018, (02):  97-105.  doi:10.13475/j.fzxb.20171000809
    摘要 ( 493 )   PDF (2543KB) ( 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光固化数码印花织物的安全性、手感与牢度,设计合成了有机硅氨基改性光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并对其流变性能,光聚合性能,以及固化膜物理力学及光学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聚氨酯丙烯酸酯兼具低黏、低模量、高柔弹和助引发一体化功能。有机硅氨基改性光敏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膜因其有机硅链段向膜表面迁移,当有机硅含量为5%时其固化膜力学性能损失小且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和耐水性。以合成的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复配构建光固化聚合体系,配制光敏剂樟脑醌、着色剂颜料及相关助剂,制备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墨水,其最终转化率为96%,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5%,拉伸应力为1.5 MPa,最大断裂伸长率为530%,100%伸长应力低于0.4 MPa。应用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制备的织物,其摩擦牢度可达4级。

    织物升温速率对活性染料轧-蒸无盐染色的影响
    舒大武 房宽峻 刘秀明 李新禹 刘曰兴 张健飞 张鑫卿
    纺织学报. 2018, (02):  106-111.  doi:10.13475/j.fzxb.20170600306
    摘要 ( 498 )   PDF (1828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固色率低的问题,通过测试湿织物热常数探究织物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染液组成和带液率对织物热常数、升温速率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织物升温速率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钠能够促进织物升温,提高染色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但不符合无盐染色的要求;增加带液率,湿织物导热系数和容积热容随之增大,而表面温度却呈现降低趋势;染料固色率与织物表面升温速率变化规律一致,说明提高织物升温速率有助于改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降低织物带液率可提高升温速率,是实现无盐染色的有效途径。

    Cu-有机骨架对染料废水的吸附和可见光降解
    李庆 张莹 樊增禄 朱炜
    纺织学报. 2018, (02):  112-118.  doi:10.13475/j.fzxb.20171009907
    摘要 ( 516 )   PDF (1744KB) ( 1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清除印染废水中的有机染料,采用Cu(NO3)2 与2,6-二(4- 羧基苯)-4-(三氟甲氧基)苯胺反应,合成了多孔的半导体型Cu-有机骨架材料(Cu-MOF),对废水中的有机染料进行物理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10 mg的Cu-MOF 对20 mL质量浓度为48.95 mg/L的阳离子艳红5GN的吸附效率高达98.88%,吸附速率为9.73×10-3 mg/(g•min)。其对不同尺寸的染料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在可见光照射下,5 mg的 Cu-MOF 在11 h内对40 mL质量浓度为35.81 mg/ L的活性翠兰KN-G的可见光降解效率为79.78%,光催化速率系数为0.14 h-1,最佳应用pH值为8;经5次连续的光催化循环测试,其对活性翠兰KN-G的光降解效率仍旧高达71.03%。

    碳纳米管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力学与热学性能
    王瑞 孙艳丽 刘星 杨华 李博
    纺织学报. 2018, (02):  119-125.  doi:10.13475/j.fzxb.20170501607
    摘要 ( 356 )   PDF (2409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相变微胶囊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时存在易破损、传热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原位聚合法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为壁材并掺杂等离子体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包覆正十八烷制备相变微胶囊,探讨CNTs对微胶囊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热常数分析仪对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掺杂CNTs的微胶囊近似圆球形,表面较为光滑,力学性能、热传导性能均有提高;当CNTs添加量为2%时,其弹性模量提高了约190%、导热系数提高了近187%;平均相变焓可达到224.4 J/g、包覆率为74.07%。掺杂CNTs对微胶囊的力学、热学性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蓄热调温纺织品调温性能。

    细菌纤维素/涤纶非织造布自编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黄婕妤 吕鹏飞 姚壹鑫 魏取福
    纺织学报. 2018, (02):  126-131.  doi:10.13475/j.fzxb.20171009006
    摘要 ( 464 )   PDF (2130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细菌纤维素/涤纶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涤纶非织造布为基材,利用生物复合的方法,自编织制得细菌纤维素/涤纶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热重分析仪、表面张力仪、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亲疏水性、拉伸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涤纶非织造布中纤维被细菌纤维素黏附、缠绕、穿插,二者实现较好地复合;复合材料中出现羟基官能团,红外光谱图发生轻微地红移现象;复合后材料的热稳定性、亲水性得到改善;对比涤纶非织造布,细菌纤维素/涤纶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提高,且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随细菌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不同溶剂对聚吡咯/涤纶材料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陈莹 王鸿达 李宥宣
    纺织学报. 2018, (02):  132-137.  doi:10.13475/j.fzxb.20171009306
    摘要 ( 332 )   PDF (1986KB) ( 1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涤纶材料的抗凝血性能,在涤纶织物表面涂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吡咯。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利用不同的溶剂获得具有不同表面性能的聚吡咯涂层,通过动态凝血性能测试表征复合材料的抗凝血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中可得到具有不同表观形态和表观深度的聚吡咯涂层,在水溶液中得到的表观深度最小;腈水混合溶剂中,随着腈水比的增大,K/S值越大,在腈水比较小时所得聚吡咯复合织物的聚吡咯镀膜较光滑。抗凝血试验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吡咯(CTAB/Py)量比为1:2条件下的抗凝血程度最好,5 min时所制得的试样抗凝血程度较未涂层的涤纶织物提高了140%;抗凝血程度与织物上聚吡咯的微观形态及表面性能有关。

    老颧草微胶囊复合织物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机制
    李孟轩 王瑞 刘星 杨华 丁艳然
    纺织学报. 2018, (02):  138-143.  doi:10.13475/j.fzxb.20170403606
    摘要 ( 382 )   PDF (1863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可持续释放,缓释时间较长的载药复合织物,采用界面聚合法,以聚乙烯醇为壁材,中药老鹳草水提取物为芯材制备得到老鹳草微胶囊。以水性聚氨酯为黏合剂,通过干法涂层将老鹳草微胶囊整理到纯棉针织物上制备得到复合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光谱等对老鹳草微胶囊及复合织物的形貌、耐热性、缓释性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老鹳草微胶囊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3.9 μm,载药率为33.0%,在325℃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备的老鹳草微胶囊具有缓释性能,其释放遵循非菲克扩散规律,在缓冲溶液中可持续释放24 h以上;复合织物中药物释放遵循同样的规律,在缓冲液中的释放时间有所延长。

    机械与器材
    基于物联网的经编制造执行系统关键技术
    冯勇 蒋高明 吴志明 徐存东
    纺织学报. 2018, (02):  144-149.  doi:10.13475/j.fzxb.20170202807
    摘要 ( 403 )   PDF (2160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经编制造执行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数据采集过程复杂、数据缺乏有效分析处理、数据展现形式不够直观和系统存在安全漏洞4 个突出问题,针对经编生产管理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经编制造执行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着重分析了通过紫蜂协议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快速采集生产数据,建立数据完整性约束和链路层协议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利用互联网前端设计技术实现经编车间数据可视化和安全性设计关键技术的具体内容及在经编制造执行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运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采集经编车间生产数据,实现对生产数据的高效处理并提供可视化数据展示,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基于Simulink的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仿真
    郑静 夏风林 刘浪
    纺织学报. 2018, (02):  150-156.  doi:10.13475/j.fzxb.20171102907
    摘要 ( 488 )   PDF (1891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经编电子横移系统电气与机械特性差异所导致的系统优化困难问题,根据电子横移系统的控制原理,分别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建模,包括伺服驱动与电机模型、信号调节与反馈模型、机械传动机构模型,再通过传递函数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了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并使用MatLab/Simulink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与对比,根据系统阶跃响应的仿真振荡逐渐收敛且迅速趋于稳定,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系统的稳定性。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的动静态特性,以速度调节器参数为例,分析不同速度比例增益下的系统阶跃响应,结果表明:增大速度比例增益有利于提高电子横移系统的动态响应性,但当增益增大到一定值,则会使系统振荡而无法使用。

    管理与信息化
    结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与评价
    袁理 代乔民 付顺林 鄢煜尘
    纺织学报. 2018, (02):  157-164.  doi:10.13475/j.fzxb.20171000508
    摘要 ( 370 )   PDF (2185KB) ( 1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评价标准,以纺织品数码测色理论为基础,设计并实现色纺纱大幅面微距图像采集系统,克服传统微距图像采集视野范围受限的问题,为色度学指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提供保障。重点针对大色差色纺纱特有的呈色机制与过程,建立了结合全局颜色特征与局部纹理特征的色度学指标表征模型,提取的三阶颜色矩特征和彩色局部方向模式特征,不仅利用全局与局部特征间的互补性,而且还能结合不同颜色空间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色纺纱色度学指标的细微改变,提取的多样性特征均能准确、稳定地进行表征,验证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更具有理想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基于K-SVD学习字典的机织物纹理表征及应用
    吴莹 汪军
    纺织学报. 2018, (02):  165-170.  doi:10.13475/j.fzxb.20171001106
    摘要 ( 895 )   PDF (2376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好地适应机织物纹理以及减少程序的运行时间,选取平纹、斜纹、缎纹3种组织结构采用K?奇异值分解(K-SVD)的方法训练得到一个自适应字典。以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为指标,探讨不同稀疏基数对机织物纹理图像重构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应用,选取了合适的稀疏基数T。利用该字典重构机织物纹理图像,在此基础上检测织物瑕疵。实验结果表明:T=6 时,算法不仅能有效重构机织物纹理图像(PSNR和SSIM),而且重构效果要优于初始离散余弦转换(DCT)字典;T=4 时,K-SVD 字典能更好地适应瑕疵样本,且鉴别瑕疵的能力更强。

    基于分形噪声和几何着色器的经编毛绒织物仿真
    张爱军 蒋高明 李欣欣 丛洪莲
    纺织学报. 2018, (02):  171-176.  doi:10.13475/j.fzxb.20171008506
    摘要 ( 421 )   PDF (1950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经编毛绒织物仿真效果的真实性,解决仿真过程中因毛绒方向完全一致而过分呆板或完全随机而效果杂乱的问题,采用分形噪声方法计算毛绒织物中毛绒方向的随机性,将生成的分形噪声作为纹理送入图形处理器(GPU)中进一步调整毛绒方向。采用1组沿毛绒切线方向分布的切片来表示1根毛绒,根据毛绒切线方向和观察视线方向的关系,定义了2种切片以保证在任意视线角度下都能生成连续的毛绒效果。利用GPU的几何着色器实现了三维毛绒的模拟,通过与实际织物的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在保证仿真速度的同时可实现具有自然纹理感的经编毛绒织物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