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7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6-09-15
    研究论文
    异制件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焦亚男;李嘉禄
    纺织学报. 2006, (9):  1-4. 
    摘要 ( 1008 )   PDF (130KB) ( 4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具有不同减纱结构参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做纵向拉伸实验,分析了该类材料的拉伸性能随编织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材料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纤维体积含量相同时,减纱使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所降低,初始模量变化不大;减纱点缺陷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影响较小,试件断裂断面位置具有随机性;如出现一段纱线空缺对性能影响较大,试件大都在减纱截面断裂;如必须减纱才能完成制件的外形尺寸,应使减纱点在整个制件内均匀分布,每个截面的减纱数量不超过总数的10%。
    纳米材料在棉制品上的固着技术
    刘今强;邵建中;张玲玲;周岚;俞思琴
    纺织学报. 2006, (9):  5-8. 
    摘要 ( 1086 )   PDF (162KB) ( 6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功能性纳米材料在棉制品上施加和固着的方法,通过测试试样的抗紫外线功能及其耐久性,讨论了加固剂法各工艺参数对整理效果的影响,优选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3#加固剂具有优良的加固作用,应用优选的工艺条件,可使整理后棉织物的UPF值达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的“excellent”(极好)级,皂洗20次后的UPF值仍可达“very good”(很好)级;整理后织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100%,皂洗20次后抑菌率仍保持在98%。
    乙烯砜型活性染料水解动力学的HPLC研究
    王正佳;邵敏;邵建中
    纺织学报. 2006, (9):  9-13. 
    摘要 ( 1099 )   PDF (146KB) ( 8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活性艳蓝KN-R(C.I.活性蓝19)在不同时间、温度、pH值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在染料转变为乙烯砜型后,当[OH-]为常数时,该水解反应为准一级反应,水解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就染料的水解特性而言,活性艳蓝KN-R的最佳应用条件为温度50~70℃,pH值8~9,时间40~80 min。
    磁控溅射法制备纳米Ag薄膜的AFM分析和导电性能
    洪剑寒;王鸿博;魏取福;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06, (9):  14-17. 
    摘要 ( 1158 )   PDF (212KB) ( 6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控溅射法在PET纺粘非织造布上制备了纳米Ag薄膜,用原子力扫描显微镜(AFM)分析溅射功率、溅射真空室气压等工艺参数对纳米Ag薄膜结晶状态、粒径的影响;研究了溅射工艺参数与薄膜导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随着溅射功率增加,纳米Ag薄膜Ag粒子尺寸增大,功率为120 W时,薄膜导电性能最好;随着反应气体压强增加,Ag粒子直径变小,薄膜的导电性能变差。
    研究探讨
    锦纶66纺丝油剂用聚醚的合成与性能
    苑仁旭;郭建国;何素芹;朱诚身
    纺织学报. 2006, (9):  18-21. 
    摘要 ( 1169 )   PDF (109KB) ( 5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述了以丙二醇为引发剂,用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合成无规聚醚的方法,讨论了聚醚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用该类聚醚配制成锦纶66纺丝油剂,对油剂的可纺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用RP04和RP09配成的油剂具有良好的平滑性、耐热性及润湿性,能够满足锦纶66纺丝油剂的需要。
    挤出PPTA冻胶体厚度对浆粕性能的影响
    尤秀兰;刘兆峰;曹煜彤;胡祖明
    纺织学报. 2006, (9):  22-24. 
    摘要 ( 1089 )   PDF (223KB) ( 4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同向啮合旋转的双螺杆挤出机作为主反应器,采用半连续化直接缩聚法制备了PPTA浆粕。结果发现,由挤出机头狭缝厚度控制PPTA冻胶体厚度。PPTA挤出冻胶体厚度对冻胶体熟化效果、浆粕的相对分子量、长径比及表观形貌均有显著影响。
    夹持点涨落对棉纤维长度测量的影响
    何晓峰
    纺织学报. 2006, (9):  25-28. 
    摘要 ( 936 )   PDF (116KB) ( 3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夹持点涨落对测量棉纤维长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基于照影仪曲线测量棉纤维的长度分布是困难的,因为需要照影仪上每个测量点的平均误差不超过0.08%;对主体长度、品质长度、短纤维率和平均长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准确测量。在50 000根的抽样空间里,它们的重复性在95%的置信水平,有很好的重复性。实验发现在相同抽样空间,品质长度和平均长度的方差较小,其中平均长度即便在2 000根的抽样空间,它的重复性也可达到0.83 mm。
    嵌入式系统在高速织机控制中的应用
    陈宗农;臧国杰;詹建潮
    纺织学报. 2006, (9):  29-31. 
    摘要 ( 1513 )   PDF (120KB) ( 8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织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及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外高速织机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将嵌入式系统应用于高速织机控制系统。给出了织机控制平台示意图,并对其硬件的关键部分(嵌入式处理器的控制接口部分)和软件实现方式进行了说明。该平台利用ARM嵌入式处理器S3C4510B的丰富硬件资源和嵌入式操作系统μCLinux的高实时、多任务等优点,实现了高速织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柔性化。
    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数学分析
    沈丹峰;叶国铭
    纺织学报. 2006, (9):  32-35. 
    摘要 ( 1039 )   PDF (129KB) ( 4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织机的高速化和织造品种的多样化,对送经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准确控制送经机构的运动。根据现有无梭织机的典型送经机构,介绍了一种具有PI补偿回路的经纱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离线系统辨识的方法得到该模型的传递函数,在主轴的1个回转中进行多次张力检测,以一个织物组织循环的张力平均值作为上机张力,考虑卷径值的不同,巧妙地引入了补偿系数,修正了织造过程中的张力误差,运用增量式PID控制方法对送经转速进行控制和调整,推导的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
    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及性能探讨
    张淑洁;王瑞;张丽;王欢
    纺织学报. 2006, (9):  36-39. 
    摘要 ( 997 )   PDF (159KB) ( 5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应用于非开挖纺织翻衬修复技术中的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织造工艺、压膜工艺与浸树脂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管状织物、纺织内衬软管与纺织内衬钢管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产品符合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标准。对厚度指标,采用灰色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GM(1,2)灰色预报模型,这样可通过工程的需要由最终所需的纺织内衬钢管厚度来确定或者预报预成型件管状织物的厚度,对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纳米ZnO分散液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王浩;林红;黄晨;陈宇岳
    纺织学报. 2006, (9):  40-42. 
    摘要 ( 1175 )   PDF (167KB) ( 4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比试验选用聚丙烯酸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作为联合分散剂对纳米ZnO进行分散处理,使纳米ZnO分散体系稳定性良好,并采用TEM法对分散体系中纳米ZnO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对复合整理前后织物的白度、折皱回复角等性能也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研究表明,棉织物经聚丙烯酸钠和钛酸酯偶联剂分散的纳米ZnO溶液整理后,抗紫外线性能显著提高。采用壳聚糖和氨基硅酮作为交联剂,通过复合整理法可使纳米粒子与棉织物牢固结合,抗紫外线性能持久。
    水针板清洗技术的研究
    王旭.;焦晓宁.;席敬.
    纺织学报. 2006, (9):  43-46. 
    摘要 ( 1082 )   PDF (174KB) ( 5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寻找一种新型高效的水针板清洗方法,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2种方法对水针板样品进行清洗,比较2种方法的清洗效果,分析不同方法对非织造布产品性能的影响,发现利用含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成分的化学清洗剂对水针板进行清洗,能取得良好的清洗效果,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黄麻/聚丙烯复合板材热压工艺参数的优化
    杜兆芳;张元明;黄晨;高春燕;胡凤霞;曹建飞
    纺织学报. 2006, (9):  47-50. 
    摘要 ( 1441 )   PDF (203KB) ( 5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黄麻/聚丙烯复合板材的热压工艺与纤维板材性能的关系,主要探讨了热压温度、时间、压力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找出最优热压工艺参数为温度166.26℃、时间3.32 min、压力4.34 MPa,且由显著性检验结果、回归方程式及相互关系图可以看出复合板材的强度是随着成型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面料性能对连翻领直上尺寸的影响
    吴志明;王薇薇
    纺织学报. 2006, (9):  51-54. 
    摘要 ( 1016 )   PDF (112KB) ( 5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面料性能对连翻领直上尺寸的影响以及当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变化时,面料性能对翻领直上尺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回弹性、压缩回弹性及面密度是影响直上尺寸的主要因素,并总结出其定量关系。当连翻领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变化时,面料的性能对直上尺寸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规律是面料拉伸回弹性、压缩回弹性越大,直上尺寸的变化越小,反之,就大;面密度越大,直上尺寸的变化越大。
    服装业原材料订货零库存方案研究
    周建亨;刘泳
    纺织学报. 2006, (9):  55-57. 
    摘要 ( 1023 )   PDF (112KB) ( 4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服装行业所特有的供应链特征基础上,提出服装企业供应链总体框架。由于服装行业具有季节性、时效性等特点,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终端客户市场反馈的信息,向分销系统配送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必须与供应系统的相关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提出了服装生产原材料零库存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服装原材料零库存管理模式能够压缩企业库存成本并快速响应市场。
    基于下装设计的人体建模
    丛杉.;张渭源
    纺织学报. 2006, (9):  58-61. 
    摘要 ( 1083 )   PDF (200KB) ( 4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体主要是由腰腹部、臀部、臀沟和腿部组成,提取了这些部位中与下装设计直接相关的18个部位的尺寸,定义了人体的主要特征切面,减少了人体平均形态的计算,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人体躯干的三维体形信息。通过对这些部位特征形状的提取和分析,将控制服装款式变化的关键部位的变化转换为形值点参数的变化,进而进行曲面的拟合,建立了基于下装特征的参数化人体模型。结果可用于指导下装的定制开发。
    测试分析
    PTT短纤纱性能研究
    任永花.;刘颖;俞建勇
    纺织学报. 2006, (9):  62-64. 
    摘要 ( 1258 )   PDF (126KB) ( 4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4种不同捻系数(280、320、360、400)的PTT短纤纱做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力学性能(强伸性、拉伸回复性以及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纱线的强伸性能实验,初步得出了PTT短纤纱的临界捻系数范围在360左右;定伸长反复拉伸实验证明了PTT短纤纱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性能;同时,由蠕变实验可以看到捻系数的大小对其弹性回复性影响不显著。并引入四元件模型对纱线的蠕变性能进行了模拟,模型拟合的参数与实验结果可以较好地吻合。
    含轴纱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魏铭森;季涛
    纺织学报. 2006, (9):  65-67. 
    摘要 ( 1101 )   PDF (104KB) ( 3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包含有轴纱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合适比例的轴纱不但可以减少编织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构件的轴向受力性能;在交织纱和轴纱的比例分别为50/50和75/25时,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达到最佳值。
    纱线毛细管当量半径的测试
    赵恒迎
    纺织学报. 2006, (9):  68-70. 
    摘要 ( 1055 )   PDF (116KB) ( 5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验对由导湿纤维纺成纱线的毛细管当量半径进行了计算。利用纱线毛细管当量半径并结合其它参数,对毛细效应高度进行理论预测,从而实现了理论预测该种导湿纤维及纱线的导湿性能。利用切片法对5种纱线的切片进行拍照,得到纱线的横截面照片,从横截面中选取典型区域,并对典型区域的总面积、典型区域中纤维所占面积进行计算,利用两面积之差,得到典型区域中毛细管的总面积。统计典型区域中毛细管个数,参照圆面积公式得到纱线中毛细管当量半径。结果表明,5种纱线中负氧离子涤纶长丝的毛细管当量半径最大,Coolmax纱线的毛细管当量半径最小。
    生物酶处理对亚麻/棉织物杂质的去除作用
    范雪荣;纪惠军;王强;邰文峰
    纺织学报. 2006, (9):  71-74. 
    摘要 ( 1001 )   PDF (109KB) ( 5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单一及混合处理对亚麻/棉织物上果胶和木质素的去除作用及前处理效果,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生物酶前处理对织物的强力损失远低于传统的前处理工艺,但对木质素的去除率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对果胶的去除率也没有传统前处理工艺好。在前处理效果上,生物酶前处理的润湿性和麻皮去除情况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相比有一定差距。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改善PET非织造布润湿性能
    侯大寅;李良飞
    纺织学报. 2006, (9):  75-77. 
    摘要 ( 1006 )   PDF (256KB) ( 4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O2、N2等离子体分别对PET非织造布进行改性处理,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显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PET纤维表面产生明显的刻蚀,处理后PET非织造布润湿性能得到提高;用O2等离子体处理60 s时,PET非织造布瞬间吸水量以及最大吸水量较好。
    防护服用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
    黄机质.;张建春;王锋
    纺织学报. 2006, (9):  78-80. 
    摘要 ( 1152 )   PDF (122KB) ( 5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增强防护服用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膜的防护性和弹性,提出了PTFE与热塑性聚氨酯(TPU)共同拉伸制备PTFE/TPU复合膜的方法。这种方法还避免了PU涂层PTFE制备复合膜中PU溶剂污染环境等不足。采用扫描电镜、万能强力仪和透湿试验装置分别测试了共同拉伸和涂层复合膜的结构、弹性和透湿性。结果表明,与涂层复合膜相比,共同拉伸复合膜中的聚氨酯膜上完全没有微孔,这增强了薄膜制品的防护性和弹性;共同拉伸膜的透湿量也达到服装舒适性要求。
    应用技术
    竹浆粘胶长丝的结构形态及可纺性分析
    张瑞文;刘赤乾
    纺织学报. 2006, (9):  81-83. 
    摘要 ( 904 )   PDF (144KB) ( 4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竹浆为原料开发粘胶长丝产品,对其工艺和生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比分析了竹浆粘胶长丝与粘胶短纤维的不同工艺与技术要求。对竹浆纤维的结构形态与其可纺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讨论。通过溶解温度和凝固浴温度的调整,可以改善产品的结构形态,并用剩余酯化度的概念解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工艺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防止丝圈重叠的探讨
    俞加林
    纺织学报. 2006, (9):  84-85. 
    摘要 ( 917 )   PDF (102KB) ( 3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锭子传动筒子的卷绕机构中,如果产生丝圈重叠现象,将使筒子表面的丝圈分布不均匀,筒子退解时会造成断头或乱丝,因此必须避免产生丝圈重叠。防叠的方法从原理上看可分为轴向防叠与周向防叠。为了防止丝圈重叠,有的设备同时采用这2种防叠方法,不但使机构变得复杂,而且防叠效果也相互抵消了,显然这是不合理的。以B101卷纬机为例,通过计算说明,只要防叠小数设计合理,仅采用周向防叠,就能既简化机构,又有良好的防叠效果。
    羊毛衫收放针搭配变换的运算规则
    张伍连
    纺织学报. 2006, (9):  86-89. 
    摘要 ( 1094 )   PDF (114KB) ( 3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羊毛衫收放针搭配运算方法———收放针搭配变换法。依据羊毛衫收放针搭配的特点,结合其与对应方程组解的关系,给出了羊毛衫收放针搭配变换的14条运算规则。将收放针搭配变换的运算规则分为2大类:总的收放针针转数与针数相同的变换和总的收放针针转数与针数不同的变换。对前一类变换,分别给出了不同条件下收放针搭配的段数扩展、合并与各段转化的运算规则;对后一类变换,分别给出了总的收放针针数、收放针转数发生变化的运算规则。
    改性棉织物的清洁染色工艺
    孟春丽;许志忠;吕英智;盛庆中
    纺织学报. 2006, (9):  90-93. 
    摘要 ( 1008 )   PDF (115KB) ( 5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PECH-amine为改性剂对棉织物改性,探讨了改性后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棉织物相比,改性棉织物可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在中性无盐条件下染色,染料的上染率明显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提高;染相同深度时能节约染料80%以上;染色织物的各项性能符合GB 18401—2003的A类要求;染色残液能达到《纺织染整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中的Ⅱ级标准,实现了染色废水中无盐且基本无染料的清洁生产目的。
    图像处理技术在服装褶皱评价中的应用
    陈雁;陈伟伟
    纺织学报. 2006, (9):  94-96. 
    摘要 ( 1018 )   PDF (117KB) ( 5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图像处理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成果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技术在服装表面褶皱评价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原理。分析了服装褶皱的形成方法和穿着后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提出了从服装表面提取褶皱图像的方法。经过对图像的处理提取了以灰度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褶皱数、褶皱深度、褶皱宽度和褶皱不匀度等服装褶皱的评价指标,以期对服装表面褶皱这一视觉效果进行数字化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评价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服装表面褶皱的形态特征。
    模糊聚类分析在领口性能评价系统中的应用
    李晓久;刘皓
    纺织学报. 2006, (9):  97-100. 
    摘要 ( 1030 )   PDF (119KB) ( 3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目前没有一个评价羊毛衫领口性能的统一标准,应用领口拉伸测试仪对领口性能从耐用性和舒适性两个方面进行客观的分类,构建了样本隶属函数,用迭代的方法得到最优模糊划分系数,以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样本进行分类,最后应用FE和最大类间模糊划分熵检验分类的合理性和聚类的有效性。基于模糊划分的聚类方法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其分类结果能为构建评价新样本的判别函数提供训练样本。
    综合述评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纺织工业
    曹敏
    纺织学报. 2006, (9):  101-104. 
    摘要 ( 1009 )   PDF (110KB) ( 3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助历史资料,分析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纺织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及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规律;探讨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纺织工业发展的进程及特点。结果表明,在纺织工业所有制方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以公营工业为骨干,生产合作社和私营工业及家庭手工业为助手,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经营管理方面,近代化企业经营方式和传统的手工业作坊、家庭手工业并存;产品的商品性成分很小,基本上是一种自给性工业。
    胶原蛋白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姚理荣;林红;陈宇岳
    纺织学报. 2006, (9):  105-107. 
    摘要 ( 1367 )   PDF (109KB) ( 12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胶原蛋白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胶原蛋白在造纸、纺织以及在高分子共混等领域的应用。指出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可生物降解性及良好的成纤、成膜特性。胶原蛋白这种优异的性能决定了其在生物材料、共混纤维和共混膜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纱线弹道冲击的有限元模拟
    练军;顾伯洪;王善元
    纺织学报. 2006, (9):  108-110. 
    摘要 ( 1116 )   PDF (158KB) ( 7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较低的面密度和较大的比吸收能,广泛应用在个体防护领域,而其中采用的高强纤维的断裂是最主要的吸能方式。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弹道实验后对破坏模式的观察,为此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Twaron○R纤维束受到弹体侵彻的破坏过程,并与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进一步说明了纤维束的吸能机制,对软体结构防护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棉尘接触限值标准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甘长德
    纺织学报. 2006, (9):  111-113. 
    摘要 ( 1221 )   PDF (112KB) ( 3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国内棉纺织厂棉尘控制标准的发展进程和职业接触限值对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意义,并进一步比较了中外标准中棉尘接触限值的数值大小及其采样方式上的差异,对GB Z2—2002标准中设立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接触上限值的必要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针对非正常工作班的限值调整和棉尘的采样粒径及方式进行了探讨,建议分类制定棉尘的接触限值,保证标准的可操作性。
    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ASP模式的探讨
    张晓倩;顾新建;徐园园
    纺织学报. 2006, (9):  114-117. 
    摘要 ( 1152 )   PDF (119KB) ( 5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和信息化需求的迫切性,提出了利用ASP(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推广行业专业化信息服务。从ASP的发展趋势、ASP服务提供者等角度分析了ASP模式在纺织服务行业的可行性。介绍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专业化服务内容和其中的CAD数据格式转换服务的应用。
    民间裙装中褶皱的效用价值
    梁惠娥;崔荣荣
    纺织学报. 2006, (9):  118-120. 
    摘要 ( 997 )   PDF (129KB) ( 4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服饰文化资源,是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研究了中国民间裙装中的造型和装饰细节———褶皱,探讨了其文化和艺术价值以及对我国现代服装设计的借鉴作用。重点分析了褶皱的形制和装饰特征,并且从形式美的角度探讨其对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发现传统裙装中褶皱实用和审美价值的一体性是现代服饰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内涵。二者的融合共同构成了传统民间裙装中褶皱的效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