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18-05-15
    纤维材料
    微流纺海藻酸盐基纤维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张小林 黄晨 靳向煜
    纺织学报. 2018, (05):  1-7.  doi:10.13475/j.fzxb.20170700507
    摘要 ( 381 )   PDF (2786KB) ( 2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一种可用于创面治疗的新型海藻酸盐基纤维敷料,以海藻酸、二氧化硅、羟基磷灰石为芯层流,氯化钙水溶液为皮层流,采用自制微流纺丝设备制备了海藻酸盐基复合纤维敷料,通过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化细胞增殖及迁移实验研究了其生物毒性,对海藻酸盐纤维的降解性能、力学性能、体外的生物矿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硅颗粒的加入使得海藻酸盐纤维敷料在降解过程中表面有矿物沉积,且表面呈现孔隙结构,有益于营养物质的运输及组织再生长;所制纤维敷料无细胞毒性;含有二氧化硅和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复合纤维比纯海藻酸盐纤维降解度降低20%左右,断裂应力提高约18%。

    胶原/高分子量壳聚糖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倩 丁长坤 张静 杜建华 程博闻
    纺织学报. 2018, (05):  8-13.  doi:10.13475/j.fzxb.20170709506
    摘要 ( 463 )   PDF (1960KB) ( 2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纯胶原纤维的强度,在相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高分子量壳聚糖与胶原进行共混,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不同壳聚糖含量的胶原/ 壳聚糖复合纤维,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胶原与壳聚糖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氢键作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棒状胶原分子的有序排列和一定的自组装结构随复合纤维中壳聚糖的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胶原分子的有序排列程度降低;与纯胶原和壳聚糖纤维相比,复合纤维的结晶性降低,胶原纤维分子链间距离的衍射峰约在6.7°和7.5°之间出现偏移;当胶原与壳聚糖质量比为8:2时,二者相容性最好,复合纤维断裂强度与纯胶原纤维相比提高了31.3%。

    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可织造性能
    林芳兵 蒋金华 陈南梁 杜晓冬 苏传丽
    纺织学报. 2018, (05):  14-19.  doi:10.13475/j.fzxb.20170601506
    摘要 ( 1011 )   PDF (1998KB) ( 2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推进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发展,分析了5 种商业化聚酰亚胺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并通过全自动剑杆小样织机对其可织造性能进行了研究。借助红外光谱仪、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纤维强伸度仪和纱线抱合力机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5 种聚酰亚胺纤维中强度及模量最高纤维的亚胺化程度为97.26%,结晶度为19.27%,取向度为0.92,以上结构参数赋予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模量分别为2 239.24 MPa 和56.62 GPa,但伸长率较小,仅为4.03%;该纤维表面光滑、致密、具有明显的原纤结构,但耐磨性差,对其织造性能和织物表观形貌具有一定影响。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脱盐新工艺及其应用
    李鹏飞 邓桦 马军 刘红斌 刘珍珠
    纺织学报. 2018, (05):  20-24.  doi:10.13475/j.fzxb.20170604805
    摘要 ( 578 )   PDF (1604KB) ( 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丝素蛋白溶液的脱盐效率,降低脱盐能耗,采用扩散渗析-电渗析集成膜分离技术对丝素蛋白溶液进行脱盐,并初步探索所得溶液的应用。研究了丝素蛋白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扩散渗析预脱盐率对脱盐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同时将所得丝素蛋白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制备不溶性丝素蛋白粉,测定了产品氨基酸的组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丝素蛋白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脱盐技术参数为丝素蛋白溶液浓度为5%、扩散渗析预脱盐率为40%,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盐时间缩短至9 h,能耗(动力能耗除外)为3.81×10-2 kw?h/L;产品中丝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接近50%,丝素蛋白粉末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

    纺织工程
    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张岩 裴泽光 陈革
    纺织学报. 2018, (05):  25-31.  doi:10.13475/j.fzxb.20170607507
    摘要 ( 478 )   PDF (2468KB) ( 3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基于金属丝的织物导电线路的特性,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喷气涡流纺纱方法,制备出面向织物导电线路的,以超细金属丝(直径50 μm)为芯丝的包芯纱,并对其结构与电学、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喷气涡流纺纱装置可以250 m/min的纺纱速度实现对芯丝为超细金属丝的包芯纱的连续制备;制备的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金属丝、平行无捻的芯纤维及包缠纤维;金属丝在包芯纱横截面中的位置分布以位于中心至距三分之一位置区间和距中心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区间类型为主;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的断裂强力比金属丝提高100%~200%,纤维的包缠形式与包缠量对包芯纱内部金属芯丝的电阻值变化率随伸长率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具有与原金属丝相接近的电学性能。

    基于Stearns-Noechel模型的双通道环锭数码混色纱颜色预测
    贺玉东 薛元 高卫东 杨瑞华
    纺织学报. 2018, (05):  32-37.  doi:10.13475/j.fzxb.20170709306
    摘要 ( 649 )   PDF (1788KB) ( 1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环锭数码纺制备混色纱的纤维配色规律,梯度配置品红、黄、青三色纤维混纺比,纺制3种纯色纱线及两色混色纱线。在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结构特征基础上,利用Stearns-Noechel模型对其混色效应进行了探究和预测,提出并对比分析了基于最小色差法和波长法2种方法优化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Stearns-Noechel模型适用于环锭数码纺制备的混色纱;基于最小色差法得出的样本平均色差为1.80,基于波长法得出的样本平均色差为1.46,均优于经典混色模型;基于波长法的结果优于基于最小色差法,前者优化的模型中所有混色样色差平均值梯度占比均有所提高,优化方式效果显著,更适合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颜色预测。

    以柔性聚乳酸为材料的织物组织立体打印参数设计
    程燕婷 孟家光 支超
    纺织学报. 2018, (05):  38-42.  doi:10.13475/j.fzxb.20170701505
    摘要 ( 349 )   PDF (1619KB) ( 16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将聚乳酸材料应用于立体打印服装上,研究柔性聚乳酸材料的最佳打印参数,采用熔融沉积技术,通过在3 D 打印机中设置不同的打印温度、环境温度、分层厚度、填充速度、挤出速度,对比不同打印参数下熔融挤出细丝的效果,得到柔性聚乳酸材料的最佳打印参数:打印温度为205 ℃,环境温度为23 ℃,分层厚度为0.2 mm,填充速度为80 mm/s,挤出速度为130 mm/s。对建立的纬平针组织模型在最佳打印参数下进行打印,得到的立体打印纬平针组织打印效果良好,打印精度高,可看出线圈之间相互串套的关系,适合于立体打印服装。

    嵌入机织物的碳纳米管纱线应变传感性能
    王双 刘玮 刘晓霞 许福军 程琼 王晶
    纺织学报. 2018, (05):  43-48.  doi:10.13475/j.fzxb.20170706906
    摘要 ( 518 )   PDF (1815KB) ( 2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以碳纳米管(CNT)为传感元件的智能织物的传感性能,采用嵌入方式将碳纳米管纱线与机织物结合,测试碳纳米管纱线的电阻变化率与机织物的应变关系。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CNT 纱线的传感系数为1.02,采用5%的聚乙烯醇(PVA)溶液对其进行复合后的CNT/PVA纱线其传感系数提高到了1.43;将CNT 纱线与CNT/PVA 纱线分别沿经向和纬向嵌入平纹织物,均沿经向施加3%的应变,CNT/PVA 纱线传感系数经向为0.67,纬向为0.27,CNT 纱线传感系数经向为0.33,纬向为0.11。改变CNT/PVA 纱线嵌入平纹的经浮长,浮长越长时织物的传感系数越高,连续6 个经浮长对应的传感系数最高为0.81;改变CNT/PVA 纱线经向嵌入平纹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嵌入的纱线长度越长织物的传感系数越高,将3cm 的CNT/PVA 纱线经向嵌入平纹织物经向拉伸7%时对应的传感系数约为1.07。

    电加热服装中加热片与织物组合体的稳态热传递模拟
    陈扬 杨允出 张艺强 范艳娟 金艳苹
    纺织学报. 2018, (05):  49-55.  doi:10.13475/j.fzxb.20170710107
    摘要 ( 644 )   PDF (1946KB) ( 3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冬季电加热服装设计,采用ANSYS 建立加热片、空气层与织物组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织物、不同加热片和不同空气层厚度等条件下模型内部与外表面的温度分布特征。同时探索增加空气层等效导热系数对加热片热量沿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热阻或空气层厚度增加,沿厚度方向的热量传递逐渐下降,且下降梯度逐渐变小,而沿织物平面方向的热量传递距离变大;通过分散发热区域可提高模型平面内的热量传递;增加空气层等效导热系数,模型中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热量传递均有增大。通过实验对热传递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织物外表面温度的模拟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9.7%,二者吻合度较好。

    梯度结构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赵宝宝 钱幺 钱晓明 范金土 朵永超
    纺织学报. 2018, (05):  56-61.  doi:10.13475/j.fzxb.20170802206
    摘要 ( 797 )   PDF (2070KB) ( 2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梯度结构对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双组分纺粘技术和不同水针压力作用下的水刺开纤技术,用一步法制备了不同面密度(80、120、160 g/m2 )的梯度结构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分析了水针压力对结构和透气透湿、力学、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面密度一定时,随着水针压力从15 MPa 的增大到28 MPa,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厚度减小,平均孔径减小,透气透湿性能下降;纵/横向断裂强力先增加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加;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均增加,其中当面密度为80 g/m2 ,水针压力为11MPa 时,过滤效率(0.85 μm 粒径)和过滤阻力分别达到66.8%和25.1 Pa。

    染整与化学品
    涤纶针织物数码印花清晰度的影响因素
    李敏 赵影 张丽平 张奕 付少海
    纺织学报. 2018, (05):  62-66.  doi:10.13475/j.fzxb.20170707705
    摘要 ( 696 )   PDF (1693KB) ( 1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涤纶针织物数码印花清晰度低的问题,采用阳离子改性剂、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分别对织物进行预处理,探讨了织物组织结构,预处理剂种类和用量以及焙烘固色条件对印花清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影响墨滴在织物上的扩散和渗化,织物的有效孔隙度越大,墨滴在织物上的扩散面积越小,表明织物润湿性相对较差,纤维或纱线间的毛细效应相对较弱;墨滴在织物上的扩散距离,印花的实际线宽和织物有效孔隙度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阳离子改性剂处理织物的印花清晰度优于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当焙烘固色温度为200 ℃,焙烘固色时间为1 min时,印花清晰度较佳。

    用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弱光响应的铈掺杂TiO2复合光催化剂
    李冰蕊 潘家豪 王挺 吴礼光 许智勇
    纺织学报. 2018, (05):  67-73.  doi:10.13475/j.fzxb.20170705107
    摘要 ( 460 )   PDF (2603KB) ( 2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拓展多相光催化的实际应用和满足环境治理的严格要求,利用吸附相反应技术设计并制备了弱紫外光响应高效的TiO2 多组分催化剂。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 射线衍射分析了不同焙烧温度下铈离子掺杂量对催化剂形貌的影响,并结合光致发光光谱和弱光降解甲基橙过程,探索了催化剂结构变化对光生载流子复合率和弱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杂量较低(小于0.10%)时,铈离子掺入引起TiO2 晶格膨胀,从而引入光生载流子的浅能级捕获中心,提升了催化活性;在较高掺杂量(0.20% 以上)时, 铈离子掺入抑制了TiO2 结晶,催化剂中大量无定形TiO2 严重抑制了其活性;焙烧温度越高,铈离子掺杂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活性的影响越显著;降解高浓度甲基橙时,催化性能最好的催化剂的活性是商用P 25 的2 倍多。

    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的抗菌亲水整理
    陈永邦 黄成 阎克路 叶敬平
    纺织学报. 2018, (05):  74-79.  doi:10.13475/j.fzxb.20170704906
    摘要 ( 545 )   PDF (1737KB) ( 4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便于工业化生产抗菌、导湿排汗的聚酯针织物,采用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AEM5700 对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同时采用亲水整理剂SE 进行复配,以改善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借助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AEM5700 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测试织物的抑菌率和接触角,讨论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烘干温度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借助液态水动态传递测试仪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进行测试。得到了AEM5700 整理导湿排汗涤纶针织物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在80 ℃下烘干,于160 ℃焙烘1 min。结果表明,经AEM5700 单独整理后的织物在10 次强烈洗涤(相当于普通家庭机洗50 次)后抑菌率仍有93.40%,但织物的亲水性下降,织物的亲水性可通过添加亲水整理剂SE 来获得改善。

    间位芳纶织物的导湿排汗整理
    尉霞 逯凯美 董晓宁
    纺织学报. 2018, (05):  80-86.  doi:10.13475/j.fzxb.20170406007
    摘要 ( 551 )   PDF (2226KB) ( 3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间位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能差而影响穿着舒适性的问题,采用酸性高锰酸钾和等离子体2 种改性方法分别处理芳纶织物,并对改性后的织物进行导湿排汗整理。结果表明:酸性高锰酸钾改性后纤维表面裂痕较深且数量较多,质量损失较大;等离子体改性后表面含有更多的氧元素和极性基团,整理后其含量进一步提高,其中羟基含量增加最多;改性后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整理后有所回升;整理后织物的回潮率增大,导湿性、透湿性、透气性及抗静电性均得到改善;改性后再整理织物的耐洗性明显好于未改性仅整理的织物;改性和整理均不会损害织物的阻燃性,阻燃性反而有所提高。

    光催化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及其性能
    吕赛龙 霍瑞亭 贾国强
    纺织学报. 2018, (05):  87-91.  doi:10.13475/j.fzxb.20170703405
    摘要 ( 441 )   PDF (1628KB) ( 3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耐久性光催化自清洁纺织品,以聚偏氟乙烯(PVDF)与纳米TiO2 为原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涂层加工,制得具有光催化自清洁性能的纺织品。借助DigiEye 数码图像测色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对涂层织物的自清洁性能、自清洁涂层的耐磨性能以及自清洁涂层的耐老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O2 质量分数的增加,涂层织物的自清洁效果增强,但涂层浆的流变性变差,自清洁涂层的均匀性降低,PVDF 对纳米TiO2 颗粒的黏合效果降低,自清洁涂层的耐磨性能下降,自清洁涂层的耐老化性能也逐渐下降;在纳米TiO2 质量分数为33.3%时,涂层浆流变性较好,自清洁涂层均匀性较好,涂层织物自清洁性能较好,且自清洁涂层的耐磨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较好。

    服装工程
    服装款式特征对人体局部传热性能的影响
    张昭华 倪军 王文玲 曾恋 胡青青 韩依恬
    纺织学报. 2018, (05):  92-96.  doi:10.13475/j.fzxb.20170704705
    摘要 ( 663 )   PDF (1790KB) ( 2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服装款式的衣下间隙分布特征,及其对人体局部区段向外环境热量传递的影响,采用同种纺织面料设计制作了3 款号型相同但款式不同的实验衬衫(H 廓型、A 廓型、X 廓型),应用红外热像仪对裸体与服装外表面温度分布进行无干扰高精度探测,并将人体划分为不同的部位区段,量化人体各区段的局部衣表温度与皮
    肤温度的差值,以此表征服装的局部传热性能。结果表明:人体局部的体型特征与服装款式共同影响服装局部传热性能,一方面,服装局部传热性能存在区段间差异;另一方面,款式A 的隔热性能最优,且在腹部、腰部、下背、前臀、后臀部位,其衣表温差显著高于其他2 款服装,而在上胸、下胸及上背区域,由于人体骨骼肌肉的隆起,3款服装间的局部传热性能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叠褶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
    陈莹 魏静 马俊淑
    纺织学报. 2018, (05):  97-102.  doi:10.13475/j.fzxb.20170702606
    摘要 ( 1079 )   PDF (2430KB) ( 3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叠褶立体造型手法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中的应用技巧的刻板、单一等问题,对叠褶的基本形式与构成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叠褶的不同分类和造型特征。通过实验、实证论述了叠褶造型变化与创新的思路方法,分别阐述了叠褶的形态变化、聚集变化、扭曲变化、旋转变化所产生的不同形态效果。通过对各类叠褶应用的具体案例进一步解析了叠褶在服装立体造型中的理念表达及应用效果,总结了叠褶用于服装上应该注意的工艺制作要点及应用规律与技巧,深入探讨了叠褶在服装造型中的构成技术与衍生形态。从创新实践中解读叠褶的造型方法与设计思维,总结褶饰的应用规律与技巧,拓展其应用领域。

    仿人体出汗比例的 Walter 暖体假人皮肤制备
    师云龙 钱晓明 梁肖肖 张文欢 邓辉 王立晶 范金土
    纺织学报. 2018, (05):  103-107.  doi:10.13475/j.fzxb.20170703305
    摘要 ( 705 )   PDF (1594KB) ( 2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使Walter 暖体假人各个部位具有与真人类似的相对出汗强度,采用了硅胶涂层的方法制备了非均匀出汗皮肤。通过对不同组分和不同厚度的硅胶涂层透湿率的分析,确定了最佳涂层工艺,以此工艺制备了3 种具有自相似结构的硅胶涂层,通过对3种涂层的分形维数的计算和热阻,湿阻的测量,选择出最佳涂层结构。使用此涂层结构制备了整套非均匀出汗皮肤。实验测量了使用非均匀出汗皮肤和均匀出汗皮肤的暖体假人的裸态与着装状态的热阻和湿阻。结果显示:分形维数最接近黄金分割数的涂层方法可使非均匀出汗皮肤具有最佳热湿性能;所制备的非均匀出汗皮肤与原始均匀出汗皮肤对比,假人裸态和着装状态下的热阻、湿阻测量结果均有增加。

    机械与器材
    应用给湿装置改善环锭纺成纱毛羽
    李沛赢 郭明瑞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8, (05):  108-112.  doi:10.13475/j.fzxb.20170604205
    摘要 ( 442 )   PDF (1447KB) ( 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少成纱毛羽,在环锭纺细纱机前钳口与导纱钩之间加装接触式给湿装置,对出三角区后的低捻段纤维须条给湿。借助高速摄影拍摄纱线与导纱轮接触所产生的水雾三角区长度发现,导纱轮直径越大,水雾三角区长度越长。通过测试一落纱平均耗水量,纱线细度相同条件下,随导纱轮直径增大,耗水量增多;同时,纱线细度增大也会增加纺纱耗水量。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纺纱试验并测试成纱毛羽,14.6 tex 精梳棉管纱3 mm 及以上有害毛羽较普通环锭纺降低了35.9%,19.5 tex精梳棉纱有害毛羽降低了41.1%。14.6 tex 精梳棉管纱络筒后3 mm 及以上有害毛羽较普通环锭纺筒纱降低了41.6%。结果表明,对环锭纺须条给湿可大幅度减少成纱有害毛羽,从而提高纱线品质。

    纱线束横向动态振动特性仿真与实验
    徐洋 程福荣 盛晓伟 孙志军 余智祺
    纺织学报. 2018, (05):  113-118.  doi:10.13475/j.fzxb.20170603006
    摘要 ( 344 )   PDF (1534KB) ( 1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纱线束振动噪声是簇绒地毯织机噪声源之一,为了识别纱线束振动噪声信号,实现地毯生产空间的噪声控制,研究了簇绒地毯织机纱线束横向动态振动特性。应用Burger四元件本构模型建立粘弹性纱线束轴向运动的横向振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离散横向振动偏微分方程,然后使用Runge-Kutta法对该方程数值求解。设置不同的提花轮转速,分别求解振动方程得到不同的纱线束横向振动频率。设置与仿真求解相同的条件下,采用激光测振仪测试纱线束横向振动特性。测试结果显示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存在倍频关系且频率较低。结果表明:该振动方程适用于研究纱线束横向动态振动特性,且仿真信号为纱线束振动的基频信号;同时,纱线束横向动态振动特性属于低频振动。

    管理与信息化
    圆纬机互联互通关键技术
    彭来湖 陈青松 汝欣 胡旭东 沈春娅
    纺织学报. 2018, (05):  119-124.  doi:10.13475/j.fzxb.20170900206
    摘要 ( 655 )   PDF (1741KB) ( 1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适应针织设备生产规模化、网络化、智慧化、无人化的发展趋势,根据针织圆纬机的生产工艺要求,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各品牌各系列的针织圆纬机设备互联互通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应多产区、多车间、多设备的针织圆纬机机联网网络架构和设备侧机联网解决方案。针对联网通信介质、设备侧联网硬件模块、设备和云端服务器的联网通信协议等联网核心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开发了满足针织圆纬机互联互通要求的机联网系统,并在验证平台上进行了长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备侧联网模块工作正常,网络链接稳定,机联网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实现了针织圆纬机的远程实时监管。

    改进频率调谐显著算法在疵点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徐启永 胡峰 王传桐 吴雨川
    纺织学报. 2018, (05):  125-131.  doi:10.13475/j.fzxb.20170704007
    摘要 ( 543 )   PDF (2636KB) ( 1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织物疵点分割精度,提出了一种用于织物疵点图像分割的改进频率调谐显著(FT)算法。首先,利用织物疵点和背景区域透光率的不同,将光源和相机分别置于织物两侧来获取图像,提高疵点区域对比度;其次,应用非局部均值滤波器(NLM)替代FT 算法中的高斯滤波器,增强对背景纹理的平滑和降噪能力;研究发现NLM滤波器中滤波参数对疵点分割精度影响较大,提出了基于平均最大类间方差的参数优化方法;然后,将改进FT 算法应用于疵点图像预处理,进一步提高疵点对比度;最后,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疵点显著图进行分割。对2 种不同织物疵点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FT 算法对粗经、竹节、结头、断纬、油污和破洞等常见疵点图像进行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疵点分割精度。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成形毛衫设计系统开发
    丛洪莲 高梓越 张爱军 蒋高明
    纺织学报. 2018, (05):  132-136.  doi:10.13475/j.fzxb.20170709605
    摘要 ( 295 )   PDF (1642KB) ( 1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成形毛衫在互联网上的设计,使用HTML5、ASP.NET技术基于B/S架构,开发网页应用程序。通过研究成形毛衫的设计方法,分析毛衫成形原理,建立基于款式参数化的成形工艺计算方法;其次,从成形数据结构出发,根据成型规律将衣片分部处理,得到衣片分部成形数据,建立成形数据数据模型,与底组织工艺点结合,完成成形数据的转化;使用Canvas元素实现系统的花型设计与提花编辑,根据成形工艺计算流程图实现成形毛衫的设计,花型编译后可输出JAC、SET、SIN文件。以提花成形毛衫设计为例,验证了成形毛衫在互联网上设计的可行性。

    基于边缘和颜色特征的织物印花花型检索
    向忠 何旋 钱淼 胡旭东
    纺织学报. 2018, (05):  137-143.  doi:10.13457/j.fzxb.20170711007
    摘要 ( 904 )   PDF (2206KB) ( 2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织物印花花型同型不同色和同形异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花型边缘和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中值滤波对花型图像进行滤波去噪,并采用Canny算子获取花型边缘;以边缘像素坐标加权中心点为圆心,将各边缘点划分到若干等距环面内,提取花型边缘距离直方图,并在对边缘像素点直线拟合基础上,提取边缘方向直方图;然后在HSV空间内对彩色边缘进行颜色量化,提取各颜色分量构成颜色直方图;最后对3种特征分别进行相似性度量,并赋予三者不同权重予以结合,获得图像间相似度。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平移、缩放、旋转不变性,并能兼顾边缘特征和颜色特征对检索结果的影响,准确区分同型不同色和同形异构的花型图案,该算法平均查准率可达93.17%。

    综合述评
    高温液体及蒸汽防护服装防护性能研究进展
    陈 思 卢业虎 戴晓群 王敏
    纺织学报. 2018, (05):  144-149.  doi:10.13475/j.fzxb.20170709806
    摘要 ( 647 )   PDF (2058KB) ( 4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合理评价高温液体和高压蒸汽防护服的防护性能,通过回顾国内外实验室模拟高温液体和高压蒸汽环境中防护服装性能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高温液体和蒸汽防护服装防护性能的关键因素;总结了现阶段防护服高温液体和蒸汽防护性能的测评技术和标准;从服装材料基本性能和静态空气层等服装因素、人体体型、人体出汗、人体运动以及造成的磨损等人体因素,以及灾害种类、冲击角度、温度、距离、压力等环境因素3个维度归纳了各因素对服装防护性能的具体影响;指出了目前在服装、人体、环境3个因素中研究存在的不足,预测了未来探索高温液体及蒸汽防护性能的研究方向,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建立全面的高温液体和蒸汽防护性能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温液体和蒸汽防护性能测评的准确性。

    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专栏
    纤维材料与可穿戴技术的融合与创新
    王栋 卿星 蒋海青 钟卫兵 李沐芳
    纺织学报. 2018, (05):  150-154.  doi:10.13475/j.fzxb.20171205805
    摘要 ( 815 )   PDF (1586KB) ( 5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面临的产品功能单一、续航能力低、穿着舒适性差及三维扭曲形变时与人体贴合性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纺织、材料、电子、通信、生物、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析了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器件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三维形变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可
    穿戴技术与产品的研究进展及纤维材料在柔性应变传感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基生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等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最新应用,指出可穿戴技术与纺织材料的融合是可穿戴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

    面向超薄柔性器件加工的激光解键合方案
    张国平 夏建文 刘强 黄明起 陈伟 孙蓉 汪正平
    纺织学报. 2018, (05):  155-159.  doi:10.13475/j.fzxb.20180101205
    摘要 ( 1048 )   PDF (1505KB) ( 6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柔性超薄器件的加工精度问题,以及提高其制造良率,提出了一种可室温,无应力分离超薄柔性器件的基于激光解键合的临时键合方案。借助热失重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方法分别研究了紫外激光响应材料和临时键合材料这2 种材料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及紫外透过率等性能。结果表明,紫外激光响应材料在氮气中热质量损失5% 时的温度大于597 ℃,临时键合材料在空气中热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大于412 ℃;这2 种材料所构成的键合对具有良好的耐化学稳定性;膜厚为566 nm的激光响应材料在355 nm 处的紫外透过率为4.96%。最后,基于20 cm硅晶圆开展了整套工艺验证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为将来柔性超薄芯片或者器件加工,提供了一种高可靠的解决方案。

    柔性智能纺织品与功能纤维的融合
    杨晨啸 李鹂
    纺织学报. 2018, (05):  160-169. 
    摘要 ( 914 )   PDF (3161KB) ( 9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世纪柔性智能电子纺织品概念热销,但虽经过多年发展,产品市场中对其定义和要求还比较模糊和落后,部分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也以此自诩进入市场,而最先进的柔性可穿戴纺织技术则止步于学术研究成果,未被有效运用到产品设计开发中去,但终端市场将来对此类高附加价值产品的需求巨大。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前端生产商和终端消费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对柔性智能纺织品和功能纤维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的简述,对柔性可穿戴智能纺织技术进行新的界定,认为柔性、灵活地连结电子元件,通过纺织品载体实现人衣交互及纤维化的电子元件制造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3 个基础点。此外,在技术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综合考虑诸多产品设计和使用因素,提出一种全面的设计方案,辅助众多纺织企业实现转型。

    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田明伟 李增庆 卢韵静 朱士凤 张宪胜 曲丽君
    纺织学报. 2018, (05):  170-176.  doi:10.13475/20171203607
    摘要 ( 1166 )   PDF (2282KB) ( 5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成型构筑机理、传感响应原理、应用领域不明确、不清晰等问题,系统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并分别分析了纺织基电阻式力学传感器、电容式力学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生命体征检测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一维纤维状传感器和二维织物传感器因其结构可变化性、组合可设计性等特点成为主要的纺织基传感器结构,传感器具有理想的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等特性。高导电性、高弹性及回复性、高灵敏性和耐久性是纺织基柔性力学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